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曲江對酒(杜甫)

《曲江對酒》

作品名稱:《曲江對酒》

創作年代:盛唐

文學體裁:七言律詩

作者:杜甫

《曲江對酒》是中國唐代詩人杜甫創作的一首詩,作於乾元元年(758)春,是杜甫最後留住長安時的作品。此詩前兩聯是曲江即景,接寫坐時所見,然後對酒述懷,轉寫心中的牢騷,最後抒寫愁緒反映出詩人報國無門的苦痛之情。全詩語意委婉,情景交融。

目錄

原文

譯文

我還不想回去,我就想守着一江流水,就守着這座被戰爭浪費的皇家園林。

桃花與楊花隨風輕輕飄落,黃色的鳥群中不時地夾雜着幾隻白色的鳥一同飛翔。

我整日縱酒,早就甘願被人嫌棄,而我懶於參朝,的確有違世情。

只因為微官縛身,不能解脫,故而雖老大傷悲,也無可奈何,終未拂衣而去。 [2]

賞析

此詩前兩聯是曲江即景。「苑外江頭坐不歸」,「坐不歸」,表明詩人已在江頭多時。這個「不」字很有講究,如用「坐未歸」,只反映客觀現象,沒有回去;「坐不歸」,則突出了詩人的主觀意願,不想回去,可見他心中的情緒。這就為三、四聯的述懷作了墊筆。

以下三句,接寫坐時所見。「水精宮殿轉霏微」,在「宮殿」「霏微」間,又着一「轉」字,突出了景物的變化。這表面上是承「坐不歸」而來的:久坐不歸,時間已經快到晚上,所以宮殿霏微。但是,下面的描寫中,卻沒有日暮的景象,這就透露了詩人另有筆意。「水精宮殿轉霏微」所顯示的,即是一種虛空寥落的情景,這個「轉」字,則有時過境遷的意味。

與此剛好成對照的,是如期而至的自然界的春色:「桃花細逐楊花落,黃鳥時兼白鳥飛。」短短一聯,形、神、聲、色、香俱備。「細逐」「時兼」四字,極寫落花輕盈無聲,飛鳥歡躍和鳴,生動而傳神。兩句襯托出詩人的此時的心緒:久坐江頭,空閒無聊,因而才這樣留意於花落鳥飛。「桃花細逐楊花落」一句,原作「桃花欲共楊花語」,後杜甫「自以淡筆改三字」(胡仔《苕溪漁隱叢話》),由擬人法改為描寫法。之所以這樣改,是因為「桃花欲共楊花語」顯得過於恬適而富有情趣,跟詩人當時仕途失意,懶散無聊的心情不相吻合。

這一聯用「自對格」,兩句不僅上下對仗,而且這一句的某些字詞也相對。此處「桃」對「楊」,「黃」對「白」。鳥分黃白,這是明點,桃楊之色則是暗點:桃花紅而楊花白。這般色彩又隨着花的「細逐」和鳥的「兼飛」而呈現出上下飄舞的動人景象,把一派春色渲染得異常絢麗。

風景雖好,卻是暮春落花時節。落英繽紛,固然賞心悅目,但也很容易勾起傷春之情,於是三、四聯對酒述懷,轉寫心中的牢騷和愁緒。

先寫牢騷:「縱飲久判人共棄,懶朝真與世相違。」這兩句的意思是:「早不怕被人們遺棄何妨縱酒,懶得上朝參謁真的是與世相違。」這是詩人的牢騷話,實際是說:「既然人家嫌棄我,不如借酒自遣;既然我不被世用,何苦恭勤朝參?」正話反說,更顯其牢愁之盛,又妙在含蓄委婉。這裡所說的「人」和「世」,不光指朝廷碌碌無為之輩,牢騷已經發到了唐肅宗李亨的頭上。詩人素以「忠君」為懷,但失望過多的時候,也禁不住口出微辭。以此二句,足見詩人的憤懣不平之氣。

最後抒發愁緒:「吏情更覺滄洲遠,老大徒傷未拂衣。」這一聯是說:只因為微官縛身,不能解脫,故而雖老大傷悲,也無可奈何,終未拂衣而去。這裡,以「滄洲遠」、「未拂衣」,和上聯的「縱飲」、「懶朝」形成對照,顯示一種欲進既不能,欲退又不得的兩難境地。杜甫雖然仕途失意,畢生坎坷,但「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政治抱負始終如一,直至逝世的前一年,他還勉勵友人「致君堯舜付公等,早據要路思捐軀」(《暮秋枉裴道州手札率爾遣興》),希望以國事為己任。可見詩人之所以縱飲懶朝,是因為抱負難展,理想落空;他把自己的失望和憂憤托於花鳥清樽,正反映出詩人報國無門的苦痛。

作者簡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原籍湖北襄陽,生於河南鞏縣(現鞏義市)。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人稱「詩聖」,以古體、律詩見長,風格多樣,而以沉鬱為主。一生寫詩一千四百多首,其詩顯示了唐代由盛轉衰的歷史過程,被稱為「詩史」。有《杜工部集》傳世。因在唐肅宗時,官左拾遺(從八品小官)。入蜀後曾在友人嚴武推薦他做劍南節度府參謀,加檢校工部員外郎。故後世又稱他杜拾遺、杜工部。大曆五年(770) 公年五十九。春,在潭州。夏四月,避臧亂入衡州。欲入郴州依舅氏崔偉,因至耒陽,泊方田驛。秋,舟下荊楚,竟以寓卒,旅殯岳陽。[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