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淒涼的聲音,最甜蜜的聲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最淒涼的聲音,最甜蜜的聲音》是美國傳奇詩人艾米莉·狄金森(1830年12月10日-1886年5月15日)的作品。
作品
最淒涼的聲音,最甜蜜的聲音,
最瘋狂的聲音,越來越清晰——
那是春天鳥兒們的歌唱,
在那美麗的時刻,當夜將消逝。
在三月和四月之間——
一旦越過那奇妙的邊界,
猶疑的夏天就像天堂一樣,
幾乎伸手便可採擷。
它讓我們想起所有的死者,
他們曾和我們在此漫步,
彼此隔絕,卻更加渴念,
這是別離的殘忍法術。
它讓我們想起曾擁有的一切,
現在卻只剩下感傷的回憶。
我們幾乎希望這些可愛的塞壬
能遠遠飛走,留一片靜寂。
耳朵也能刺穿一顆心,
就像長矛一樣迅速,
但願世間沒有一顆心
與危險的耳朵比鄰而居。 [1]
寫作特點
狄金森的詩富於睿智,新奇的比喻隨手拋擲,順心驅使各個領域的詞彙(家常或文學的,科學或宗教的),舊字新用,自鑄偉詞。喜歡在詩中扮演不同角色,有時是新娘,有時是小男孩,尤其喜歡用已死者的身份說話。狄金森描寫大自然的詩篇在美國家喻戶曉,常被選入童蒙課本。痛苦與狂喜,死亡與永生,都是狄金森詩歌的重要主題。
狄金森詩作的音樂性和圖象性,成了批評家關注的題目。其詩用的破折號,時長時短,有時向上翹,有時向下彎,有批評家指這些是音樂記號,代表吟詠或歌唱那首詩時的高低抑揚;其詩的詩行往往不是一寫到尾,有時一句詩行會分開兩、三行寫(即是說每行只有兩三個字),有學者認為這是刻意的安排,跟詩意大有關係(另外,狄金森有時會在寄給朋友的詩里會附上「插圖」)。因此,有人主張要研究狄金森的詩,必須以她的手稿(或手稿的影印本)為文本,才不致扭曲詩意。[2]
作者簡介
艾米莉·狄金森(1830年12月10日-1886年5月15日),美國傳奇詩人。出生於律師家庭。青少年時代生活單調而平靜受正規宗教教育。從二十五歲開始棄絕社交,在孤獨中埋頭寫詩三十年,留下詩稿一千七百餘首;生前只是發表過七首,其餘的都是她死後才出版,並被世人所知,名氣極大。狄金森的詩主要寫生活情趣,自然、生命、信仰、友誼、愛情。詩風凝練婉約、意向清新,描繪真切、精微,思想深沉、凝聚力強,極富獨創性。
她被視為二十世紀現代主義詩歌的先驅之一。美國詩人中最著名的佼佼者便是美國文學之父歐文,以及惠特曼和狄金森。她深鎖在盒子裡的大量創作詩篇是她留給世人的最大禮物。在她有生之年,她的作品未能獲得青睞,然而周遭眾人對她的不解與誤會,卻絲毫無法低損她豐富的創作天分。根據統計,艾米莉驚人的創作力為世人留下1800多首詩,包括了定本的1775首與新近發現的25首。[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