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態度的生活方式(支賢)
作品欣賞
有態度的生活方式
徐聞,是廣東省湛江市的轄縣。徐聞最南端的角尾鄉放坡村,引進一位藝術家——連君,他改造的南極村二三四號民宿,2017年春節開放,使得當地掀起了民宿潮。起源於日本、英國和我國台灣地區的度假式深度體驗民宿游,近30多年在全球大規模地興起,是否是因為人們在焦慮感與溫情體驗之間徘徊的原因?
實際上,這也是設計師連君在出世與入世之間的糾結。他用將近半年的時間完成南極村三間民宿的設計和改造後,心境豁然開朗:決定從廣州回歸家鄉,在南極村打造一個藝術家部落。走出家鄉,回歸家鄉,這正驗證了他人生的每一個十幾年都是一個轉折點。這裡的海、空氣、風俗民情、海耕、農耕文化竟是如此地吸引,骨子裡的鄉村情結在日復一日的時光里蠢蠢欲動。
連君邀請幾位珠三角的藝術家,在放坡村的珊瑚海邊租下了幾間漁民的舊房子,打造出了南極村藝術家部落的第一期。藝術家部落也就是藝術家民宿客棧,平時藝術家們在各自的工作室創作,閒時把工作室或者多餘的房間租給遊客。
設計界流行着這樣的一句話:民宿設計,不是設計一幢房子,而是設計一種有態度的生活方式。走進南極村藝術家部落,就可以走進藝術家的生活,感受他們有態度的生活方式。貼在放坡村村道入口牆上的紅貝殼,就是設計師在海邊、路邊撿來的,就地取材,變廢為寶的理念體現在每一個細節。沿着貼着紅貝殼的村道,沿着珊瑚圍牆夾着的珊瑚石徑,一直通到珊瑚海邊的南極村藝術家部落。
遠遠地就能看見,珊瑚牆的燈塔圖書館泰然站立在院子裡,舊船木柵欄圍着一個大院子。推開柴門,院子內海麻樹的濃蔭下,晾曬着漁網,隨意擺放着一艘小船,船上隨意搭着木板為桌,繁花肆意伸展,圍着一圈的木椅上有幾朵落英。旁邊的竹棚下,懸掛着花草,花草下一艘五六米長的舊漁船上也擺滿花草,白天滿載一船絢爛,晚上滿載一船星輝。
院子的一個角落,用珊瑚石圍出一畦菜地,目光穿過綠油油的葉子,穿過柵欄,窺見一片蔚藍,濤聲陣陣,海風舒爽,出門便可跨入綿延的沙灘。
燈塔圖書館的外形就是一座燈塔,是新建的建築。分為三層,凹凸不平的珊瑚牆,簡潔的外形,凌厲的線條,本身的肌理質感和精緻的形體組成一種自然的裝飾效果和強烈的構成美感。塔下是圖書館,書吧。地方不大,擺着兩張桌子,兩邊塔壁沿牆設計成了大書櫃;內牆為紅磚,從高空懸下的一盞超大貝殼燈也是設計師用撿來的貝殼,手工打造的;聽說房子的許多材料都是從海邊撿來的,第一次聽到看到都會很興奮。簡單的東西越深入越奇妙,質樸的珊瑚石,經雙手打造成房子和擺件,這就是本土創作對它的偏愛與偏執。文化,無所謂貴賤高低,用心處,廢物與珍寶用恰當的設計也能讓它們煥發出耀眼的光芒。
有樓梯從塔外牆攀沿而上到二樓和三樓,二樓是黃禮孩詩歌工作室。將一個2.8米的圓床置於整個房間的中間,而所有的客房設施都繞床展開,房間也不做作,面積寬敞,樸實。紅磚牆上掛着黃禮孩的照片,掛着印有他詩歌的明信片。推開環塔身設計的無數的木窗,大海只是一扇窗的距離。這時,陽光進來了,海的聲音也進來了,無論何時,海都會無死角呈現在你的眼前。早上醒來或者夜晚入睡前,這裡安靜得只能聽到鳥鳴和海濤聲。
三樓的空中樓閣,可攬珊瑚海,可指點眼前的漁舟千帆。所有的寧靜祥和,讓您自己的呼吸聲和天空划過的鳥鳴聲唱和。所有的美好都在咫尺之間,觸手可及。煮一壺熱茶,笑看日出日落,雲捲雲舒,月出星稀;感受田野的綠肥紅瘦,時序更換;捕捉大海四季的更迭幻化,晚霞餘暉盡染天空海面的瀟灑和揮霍。
燈塔圖書館左右兩邊分別有兩間套房。
左邊是連君藝術工作室,一客房,一書房,白牆,簡約素雅。門前有迂迴曲折的珊瑚石徑,珊瑚石徑點綴着珊瑚石屋,門前倚着的舊船木隔板,擺着珊瑚石、木件、魚簍等,坐在屋前搭建的茅草棚子裡,海風微微,沉醉在珊瑚的世界裡。
書房裡,木窗竹簾,陽光打上淡淡的光影;書架擱物架上,設計師一股腦兒充滿熱忱地把自己得意的收藏品或者品味趨向傳達在民宿的每一處小角落,牆上的書法,老船木大書桌。設計整體上偏愛木材,保持原木的素色和紋理;偏愛珊瑚石和綠植,隨意點綴運用。乾淨的象牙白牆和床帶給人枯瘦的禪意,讓嘈雜遠去,寧靜歸來。材料的簡素本色,粗糙的質地,隨意的形態,體現出自然本色的美,溢出一種天真、淡泊灑脫的景象。
南極村藝術家部落,外表的滄桑掩蓋不了內在的魅力,美在細節和不經意的地方。衛生間有珊瑚石牆和紅貝殼裝飾的牆;牆上從大螺殼口中流出的潺潺流水,洗手的時候我的手怎麼都捨不得離開;玻璃頂的浴室,與自然之境連接一起,整個視野感覺非常自然純樸:日間,天特別的藍;晚上,一個仰視,你可能看到星如雨,或者深邃天際水墨畫般的寧靜。沐浴的時候,仿佛嗅到海洋深處的氣息,感受到那份的自由,有把自己赤裸裸地融入自然中的舒暢。
右邊是符凡迪音樂工作室,專為帶有孩子的家庭而設計的大坑鋪,可睡4-6人,裡間是標雙房。外牆為青磚牆,裸露的石地板,原木質感的色調,靜謐,透出時下盛行的「冷淡」風。
設計師對古舊純正的熱愛,喜歡大限度利用最原始的材料,房屋外部形態被完整地保留下來,在朝向良好的兩面開設了窗口,將陽光、空氣和院子的景色引入室內。設計處處流露着整體上的粗放與細節的精緻。
南極村藝術家部落妥善處理了建築之間的新舊關係,並將藝術家們的生活浸入民宿之中,以內斂而沉穩的設計為角尾村增添了溫暖一隅。在這裡,簡單的生活不再是奢望,出則熱鬧的鄉村小市場、小飯館,入則安逸靜謐的隱居,可撒網抓魚,種菜做飯,流淌着生活的另一種味道。
國內的許多民宿,還停留在單一化枯燥化的經營方面,沒有代入消費者渴望體驗到的品味差異化以及藝術細節處理上的亮點。但這裡有濃厚的在地化氛圍,每一個工作室(房間)都各有他主人的風格。如果你有機會入住,或者有機會和這些藝術家們喝上一杯呢。
是的,一段想要走得更遠的道路,應先從平視一件事情做起。這座燈塔圖書館免費為遊客和村民開放,設計師的目的就是希望圖書館可以更好地引領鄉村孩子,點亮他們的人生。我入住的那一天上午,不斷地有遊客走進來參觀,有遊客帶着孩子在看書;下午,有文藝界志願者來這裡捐書。這些,無形中帶動了很多村童。
鄉村的美,從村落田野中傳遞出來,從歷史文化中傳遞出來。設計師希望通過藝術家部落的理念與實踐,復甦那片土地的記憶。一群藝術家的民宿,藝術家的作品自然而然的成為這裡的裝飾品,藝術家部落也會變成藝術展覽館。在面朝大海的地方,有一座屬於自己的小屋,有大院子,小菜園和讀書的圖書館,有意思的人從四面八方來。這裡還要擴大,還會有更多的有意思的人從四面八方來……[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