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朋友圈文學的沉思(王軼智)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朋友圈文學的沉思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朋友圈文學的沉思》中國當代作家王軼智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朋友圈文學的沉思

(一)

據統計,中國智能手機用戶已經超過11億。依賴智能手機起家的微信,從2011年誕生,到現在還不到七年,活躍用戶數據說已經接近9億。生活中,毫不誇張地說,手機已經成為最重要的電器,微信成為了最重要的即時通訊工具。我們可以不用它聊天,不用它傳遞信息,不用它作各種炫酷,你很難堅決地說:我今天一天沒有打開過微信。不能,絕對不能,起碼絕大多數人不能,你不發言、不發朋友圈,不代表你沒有通過微信窺視朋友的生活。

微信形成的生態圈,就象雨後的蘑菇圈,沒有徵兆地爆滿你的視野,把你埋沒,把你變成滿山滿坡中的一個。由於某種原因,聚合成群,由於某種目的,創立公眾號,不知不覺,我們成了微信朋友圈中的一分子。文學類的公眾號,就是其中的一面山坡,文學群就是其中的一個圈子。

微信改變了生活,當然也在改變着文學。如果說,書刊文學是廟堂,只能仰視。網絡文學是江湖,大俠們能夠橫衝直闖,小嘍囉還可以搖旗吶喊。那麼,微信文學就是世井,任何人都可以吆喝幾聲,只要有朋友,就可以贏得關注和喝彩。

微信平台文學,是大眾文學。高高在上的文學走下神壇,每個人會動筆寫字的都作着燦爛輝煌的文學夢,都享受着被人崇敬讚賞的榮光。一時間,漫山遍野都是作家。你身邊整日沉默無言的同事,可能寫出了一篇幽默感十足的小文,整日與你飲酒神聊的朋友,竟寫出了充滿哲理的思辨文章,一身疲累的上班族、務工族抱着孤燈為謀篇布局而沉思冥想,夜半歸家的商務人、企業家竟會伏身案桌為遣字造句而徹夜不眠。

微信平台文學,多數是圈子文學。作品在朋友圈裡展示,靠朋友轉發支持轉發,文友們互相點讚打賞。如果不作這些,你的閱讀量可能會可憐地令你落淚。在微信文學圈中,你註定既是作家,是想要人注目的明星,你也得努力做好粉絲,殷勤地給人點讚、轉發,熱心幫人評價、拉票,身份不停地轉換。

就象這個時代,很難有明星,很少有英雄,很難出名人。要想出點小名,多數人只能炒作。

(二)

畢竟能令普普通通的人張揚一把,看着自己的名字掛上平台,照片被眾人傳看,文字被大家閱讀。庸庸碌碌的我們,默默無聞的我們,怎麼可能不心情激盪、志氣飛揚!

有人曾經作過統計與測算,全國公開發行的省級以上純文學期刊150家左右,每年可發表各類作品45000篇,全國作協、省作協會員超過30萬人,加上市、縣作協會員等實力寫手至少40多萬人,作品登上文學期刊的機會,每個人每年也只有十分之一。據說,即使是市、縣作協會員,作品一生都登不上文學期刊的,也大有人在。

紙質的文學,路徑如此狹窄。是微信,空前地打開了文學的天地,每個人都擁有了發表作品的機會,各類作品都有了公開展示的平台。文學的門檻,竟然變得如此之低,低得大多數人都可以輕易邁過。文學的標準,也變得如此簡單,仿佛只要成篇就可以稱為佳作。東家不要,還有西家,西家不要,還有本家。不高興了,自己搞個公眾號,自己寫自己發。我手寫我口,我筆描我心,反正是遊戲。

簡單和容易之後,跟着的必然是懈怠,肯定是漫不經心和隨心所欲,絕不會有「十年磨一劍」的構思,也很難有「十易其稿」的修改,幾乎不可能出「一字難易」的精品佳作。習慣於用纖弱的文字描摹自己的柴米油鹽和歡樂悲苦,顧不得打開門去看看世界翻天覆蓋的變化;總想用精緻的謀篇和奇險的情節去驚世駭俗,來不及深入體驗真實的生活和事理邏輯;喜歡用居高凌下的身姿去批評世道人心,導引道德良知,和成功的路徑,忘記了剛才還在和家人因為瑣事而拌嘴。

在這個不太需要文學的經濟迅速增長時期,在這個文學浪潮正處於沉寂的低潮階段,一片瘋狂的文學野草地在微信生態圈野蠻地生長,誰都可以自稱為作家,誰都可被恭維為作家。只是當微信圈關閉,真正留下的是什麼,令人記住的有幾人?

草場沒有牛羊的啃噬和踏踩,會退化;潮頭沒有前進的阻擋,會空蕩無力。在汪洋恣肆的成長中,期待有木秀於林。大浪淘沙中,期盼淘出的是珍珠明玉。

(三)

毫無疑問,文學公眾號的經營者,絕大多數是死心踏地的文學愛好者,甚至是成績卓著的一流作家。

除了少數期刊社的企業公眾號,個人文學公眾號的經營者多半是業餘編輯。在一天的勞作之餘,他們思考的不是如何做一餐美味的晚餐犒賞自己和家人,也不是窩在沙發上享受夜晚的溫馨。在別人體會假日休閒時,他們可能正在閱讀着一篇篇來稿,在網絡上搜索着一幅幅合適的配圖,揮汗如雨地一遍遍編輯。甚至在工作的閒暇,在同事放鬆筯骨時,也在翻閱來稿、回複查詢、審核評價,甚至身旁就瀰漫着同事的不解和領導的白眼。

他們把公眾號的經營當成事業,他們賴以為生的工作只能說是他們的職業。他們活得很自足,因為服務於高雅的文學;他們活得太忙碌,時間被無情地瓜分;他們活得驕傲,平台影響力在擴大;他們有時很委屈,有太多的誤解和指責。他們只是與你我一樣的普通人,有生活的困擾、親情的羈絆、身體的不適,他們也是不同於你我的普通人,充滿着奉獻和激情。也許他們在平台上能有些微收入,依靠打賞、贊助,甚至廣告,但收入甚至不夠在精疲力竭時坐下來飲一杯咖啡。

確實,有一些公眾號的經營者,把文學平台作為商機,辦作者自費購買的雜誌,出作者出資編輯的書籍。

在這個連路遙都不得不為領獎而借路費的時代,在這個只有莫言劉震雲等少數名家能依靠文學過上「體面生活」的時代,文學要生存,你覺得不正常的事情可能都很正常,作者既出力又出錢,寫了文字再花錢出版,想想那些名家和大家,你不會覺得太吃虧。在市場經濟時代,固執地認為平台經營者能夠不沾銅臭氣,已經不可能。你可以繞開他,避着走,但也不應減了你對他的尊重,畢竟他還做着文化人該做的事。

只是希望有一天,文化人能夠更有尊嚴,不再是只是自己尊重自己。

(四)

作品就是要拿出來,給人看的。再浪漫的作者,也得俯下身子,把作品向別人展示。再孤傲的作者,也會略帶媚意地感謝別人的評價和打賞。

懷揣文學夢想的人,很多只有到微信文學來臨,才有可能將文字呈現給讀者。雖然不是墨香四溢的書刊,但卻更精確地知道被多少人欣賞,閱讀量、點讚量就是明確的計數,通過的評價更能及時反饋,讓你愉悅或者沉思。

我寧肯把微信文學叫做朋友圈文學。你要把作品在朋友圈展示,一篇文章你持續地不停地發着鏈接,還得加上央求與希望的話語,拜託朋友們參與轉發。你時不時去打開鏈接,查看數目字的進展。為了得到更多的閱讀量,你不得不進了很多群,加了很多你甚至不知道真實姓名的朋友,甚至直接建個群,目的就是讓大家互相點擊、點讚、轉發,或者互換打賞。

但多少是真實的呢,朋友圈轉發的鏈接下,點讚者可能只是一略而過,他甚至連你的文章都沒打開。點擊你文章的,可能只是一滑而過,文章是什麼,他都沒想粗略地看一眼,給你打賞的,多數也是你的親友,他們打賞你,不是欣賞你的文章,而是回報你的其它什麼。

有什麼價值呢?你的點擊量可能來自於你親情綁架下的無奈,你的點讚、打賞,可能來自於你現實中的付出與網絡上的交換。

文學應該更純粹,可這種純粹,什麼時候能到來呢?也許不遠,也許很遠,我也不知道,也許你也不知道。或許,有人知道?

作者應該更冷靜、更淡泊,有坐得冷板凳的耐心,才可能有動人心魄的佳作。

別人冷靜不冷靜,管不着,不妨自己先淡泊下來。

只能這樣了。

(五)

有一個文學平台,作品發出來,交給作者,叫「領娃」。作者展示出來,叫「曬娃」。平台的經營者,被大家公稱為「姥姥」。由此推斷,作者就是作品的「父母」。

多麼貼切的稱呼,多麼溫馨的名字!

自古有言,「媳婦是別人的好,孩子是自己的好」。既然是自己的娃,三角眼、塌鼻樑、豁嘴唇,甚至缺隻眼、少只耳,也會越瞅越好看。別人的孩子丑,是真醜,自己的孩子丑,那叫耐看。

閱讀是肯定,點讚是讚揚,評價更多是恭維。儘管隔着屏幕,儘管五海四湖,儘管從未相識,甚至名字都是個筆名,溫良恭讓,見文說好話,從現實走入虛擬的交往空間,成為現實的翻版。

總認為人心智成熟與否,在於是不是能夠謙虛地傾聽別人的意見,接受別人的批評。儘管汗出如漿、如芒在背,揩乾了汗,抹去了刺,突然覺得思路大開,如入仙界。

有兩個交流群正是如此,十分慶幸,能夠有如此多的朋友幫我進步!

(六)

即使只是圈子文學,新的文化生態在生長。每一個平台,都培養起了一批寫手。每一個寫手,都帶動了一個參與閱讀的群體。

朋友圈文學己經成為一個現象,方興未艾。也許幾年後,會崛起一批大家,形成新的讀書文化。儘管有人會退出,有人會中斷,也會有更多人加入,匯成一股洪流。

朋友圈文學,可能會真正突破朋友圈,形成一個獨特的文學部落! [1]

作者簡介

王軼智,全國微型小說學會會員,河北省散文學會會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