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朗盛集團
圖片來自lanxess

朗盛集團(Lanxess AG)是德國一家化工公司,總部設於科隆

2004年,拜耳進行戰略重整,將化學品業務和部分聚合物業務進行剝離,朗盛隨之誕生。按銷售額計算,朗盛是德國第四大化學品集團,產品主要是特殊化學品、基礎化學品、精細化學品、橡膠和塑料等。

目錄

歷史

朗盛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863年,當年弗里德里希·拜耳公司(Friedrich Bayer & Co.)成立,為合成染料製造商。[1]2004年,拜耳公司為了專注於醫療保健和營養品業務,將大部分化學品業務和將近三分之一的聚合物業務剝離出來,成立了獨立公司,命名「朗盛」。

朗盛集團自2005年1月31日起,在法蘭克福證券交易所上市,當時拜耳為每一股東配發一股朗盛集團股份。

命名

名稱「Lanxess」是一個合成詞,由法語lancer」(意指「向前開拓」)和英語詞「success」(意指「成功」)結合而成。

業務重組

2015年9月,朗盛宣布與沙特阿美石油公司(Saudi Aramco)計劃共同籌建一家合成橡膠合資公司。雙方將各持有合資公司50%的股權。朗盛將把合成橡膠業務注入新的合資公司,包括輪胎和特種橡膠業務部(TSR)與高性能彈性體(HPE)業務部。

業務剝離

成立後,朗盛實施一系列重組。最初主要是將一些業務剝離。精細化學品業務部被轉入朗盛旗下的獨立子公司 - Saltigo。接着Dorlastan合成纖維業務,被售給日本旭化成纖維(Asahi Kasei Fibers);總部設在德國Kürten的顏料製造商iSL-Chemie,被售給Berlac集團,造價2千萬歐元;而造紙化學品業務部,也售給芬蘭紙業集團Kemira,價格8800萬歐元。

2006年,朗盛以5400萬歐元價格,將紡織加工化學品業務部(北美資產除外)出售給Egeria Capital。北美紡織化學品業務部的資產,則被出售給了StarChem。

2007年,原先的集團職能部門技術服務部被重組為了全資子公司Aliseca。[2]作為塗料、乳膠漆和油墨製造商的朗盛子公司Borchers被出售給了美國的OM集團。同年六月,朗盛將其子公司Lustran轉讓給了與英國化學品集團Ineos成立的一家合資企業。

業務併購

2006年末,朗盛從其合資夥伴企業陶氏化學手中收購了南非鉻礦國際公司(CISA)剩餘的50%的股份。2007年12月,朗盛宣布併購巴西合成橡膠製造商Petroflex S.A.。 2009年2月,Petroflex更名為朗盛巴西彈性體公司(Lanxess Elastomeros do Brasil)。

2008年6月,朗盛通過從中國合作夥伴金卓化學品有限公司手中收購兩處氧化鐵顏料生產廠,擴張了其在亞洲的無機顏料業務。

2009年3月,朗盛在莫斯科開設了銷售子公司,負責其在俄羅斯和其他獨聯體國家內的業務。

2009年6月,朗盛以8240萬歐元的價格從印度公司Gwalior化學工業有限公司手中購得其製造業資產,同時收購了中國江蘇波力奧化工有限公司的生產設施和所有業務,收購價格沒有透露。

2011年1月,朗盛併購了阿根廷特殊化學品公司Darmex,後者專長於生產用於輪胎產業的脫模劑和硫化膠囊。5月,朗盛以3.1億歐元的價格完成了對荷蘭皇家帝斯曼公司Keltan彈性體業務的收購,從而將原先已有的三元乙丙(EPDM)橡膠業務與Keltan業務合併,成立了Keltan彈性體業務部。

同樣在2011年,朗盛還收購了先正達(Syngenta)的材料保護品業務和美國殺菌劑公司Verichem。

2012年,朗盛併購了美國硫化膠囊公司TCB。

參考文獻

  1. Bayer AG, 「History」 webpage, accessed December 8, 2009.
  2. Aliseca.com, 「About Us」 webpage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2-03-24., accessed December 8,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