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南/憶江南(周邦彥)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望江南/憶江南(周邦彥) |
作品名稱:望江南/憶江南(周邦彥) 創作年代:宋朝 文學體裁:詩 詞 作者:周邦彥 |
望江南/憶江南(周邦彥)是北宋著名詞人周邦彥的作品之一。
周邦彥(1056-1121)北宋詞人。字美成,號清真居士,漢族,錢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官曆太學正、廬州教授、知溧水縣等。少年時期個性比較疏散,但相當喜歡讀書,宋神宗時,寫《汴都賦》讚揚新法。徽宗時為徽猷閣待制,提舉大晟府(最高音樂機關)。精通音律,曾創作不少新詞調。作品多寫閨情、羈旅,也有詠物之作。格律謹嚴,語言曲麗精雅,長調尤善鋪敘。為後來格律派詞人所宗。作品在婉約詞人中長期被尊為「正宗」。舊時詞論稱他為「詞家之冠」或「詞中老杜」。[1]
正文
一
歌席上,無賴是橫波。寶髻玲瓏欹玉燕,繡巾柔膩掩香羅。人好自宜多。 無個事,因甚斂雙蛾。淺淡梳妝疑見畫,惺忪言語勝聞歌。何況會婆娑。
二
游妓散,獨自繞回堤。芳草懷煙迷水曲,密雲銜雨暗城西。九陌未沾泥。桃李下,春晚未成蹊。牆外見花尋路轉,柳陰行馬過鶯啼。無處不淒淒。
【注釋】:
這首詞起筆「 游枝散 」,即道繁華及過眼雲煙,文脈貫到底 ,終成「無處不淒淒 」之境,語約而意豐。
「芳草 」句以下全系寫景 ,烘染之筆。「懷」、「迷」、「銜」、「暗」,下得極精妙。「芳草」三句寫盡天陰欲雨,春寒中人 。下「銜」字、「暗 」、意謂雨意垂垂已在眉睫之間,復以「 九陌未沾泥 」略略一挑,雖境界不復盡同,而亦正堪融會。結尾挑起,似寬放出一句,而實緊追了一句,文心細甚。
詞中不忌重字 ,故上雲「未沾泥」,下雲「未成蹊 」,桃李甜美,人孰不愛吃,但至春晚其下仍未成蹊 ,寫出荒涼孤迥之味 。見花而尋路,說行馬而鶯啼 ,點明無人 。此情此景 ,舊之為「淒淒」,冠以「無處不」則全詞景語皆活。[2]
簡介
周邦彥(1056年-1121年),字美成,號清真居士,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北宋文學家。父周原,字德祖。
周邦彥在元豐初年成為太學生,七年(1084年),呈獻《汴都賦》,受到宋神宗賞識,升為太學正。元花二年(1087年),任廬州教授。元符元年(1098年),任秘書省正字。宋徽宗即位後,任校書郎。宣和二年,徒處州(今浙江麗水),後辭職奉祠。宣和三年(1121年) 去世,年六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