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東涌天主教學校 (中學)

東涌天主教學校 (中學)

圖片來自schooland.hk

東涌天主教學校英語:Tung Chung Catholic School,英文簡寫為TCCS)是一所由天主教香港教區舉辦的全日制津貼中學,於2000年創校,位於香港新界大嶼山東涌逸東邨。該校為首間由天主教香港教區舉辦的「一條龍學校」,中、小學部校舍皆在同一校園內。

目錄

歷史

為配合東涌新市鎮的發展,加上響應政府推行「一條龍學校」的政策,天主教香港教區於1999年申辦此校,而該申請於同年8月獲得受理[1]。至2000年,此校正式於逸東邨開辦,初期僅有中學部校舍。

而在中學部開辦前夕,毗鄰的小學部校舍申請亦獲受理[2]。按照最初的計劃,小學部將於2002年4月完工,但最後工程延誤一年才完成[3]。至此,中、小學部的校舍均已落成。

辦學使命

每個學生都有價值,並擁有至少一方面的天賦才能,有待發揮及獲賞識。我們的學生自信,能愉快學習,發揮專長,樂觀積極,熱愛社群,關心國家。

天主教全人教育

為達成天主教會使命,本校按照基督福音啟示和我國文化精粹,培養學生成為身心健康、品味高尚、勇於創新、愛人如己、明辨是非、具道德勇氣,以及終生履行責任的良好公民。

天主教教育五大核心價值

願景

天主教學校矢志延續天主教會對教育的貢獻,故須維護下列核心價值,以及將有關價值傳授給青少年,為他們日後立身處世作準備,並以此作為學校的願景與使命:

真理

這是人的理智所追求的對象。

人的理智具有尋求真理的能力;這能力是我們必須維護的。我們也應鼓勵和激發人對真理──尤其對有關天主和生命意義的真理──的渴慕。 我們必須特別重視那使人明辨是非善惡的智慧,勝過其他方面的知識。 誠實的美德要求我們講真話,並付諸實行,即使要為此付出重大的犧牲代價亦在所不辭。

義德(公義)

這是一種倫理上的德行,要求我們時常毫無保留地讓天主和我們的近人得到各自所應得的。

對天主的義德稱之為持守宗教信仰的德行;相對鄰人的公義,則促使人尊重他人的權益和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以促進人與人之間公平相待和公益共享。 只有當人權受到尊重,而每個人都承擔彼此之間的責任,以及承擔對家庭和社會的責任時,人性的尊嚴才會得到保障和提升,而社會才能享有幸福。

愛德

這是諸德之冠。

天主是生命與美善的泉源,祂基於愛創造了萬物,並召叫整個人類成為祂的兒女。作為天主大家庭的成員,我們的人生目標就是分沾天主的福樂,愛天主在萬有之上,以及如兄弟姊妹般愛自己的近人。 耶穌基督──天主子、人類救主──是無私大愛和謙卑服務他人的楷模。 為使人的生命和所有層面的人際關係能在完美的和諧中彼此連繫,所有德行的實踐須由愛德啟發和推動。 愛德超越公義的嚴格尺度,並促使我們關懷貧苦大眾和需要幫助的人,並以優先地扶助社會上的弱勢社群和邊緣人士為己任。

生命

這是天主賦予人的無價之寶;生命在本質上就是神聖的。

每個人都是按照天主的肖像而受造,並且自受孕至去世為止,都享有生存的權利。 我們應秉承福音所傳授的真福八端精神,懷著平和的心境和望德,面對人生的種種困難逆境。 每個人都有權利享有足以令其過合乎人性尊嚴的生活的一切條件。 唯獨真正尊重人類生命的社會,才能為大眾帶來幸福。

家庭

這是組成社會的基本單位。

唯獨夫婦之間那份毫無保留、彼此無私託付而純潔的愛,才能令人真正欣慰滿足。要促成幸福美滿的婚姻,我們必須以實踐貞潔的美德作婚前準備,並以忠誠和不可解除的終身承諾來維繫婚姻生活。 性愛是夫婦生活的構成部分,且具有其尊嚴。職是之故,均衡完整的性教育,必須採取兼顧全人發展和具深度的方式,並強調自律自製和男女互相尊重的德行。 婚姻是家庭的基礎;整全而團結和睦的家庭給予夫婦之間及父母與子女之間恆久穩固的支持,讓他們各自達成人生目標。整全而團結和睦的家庭,同時是養育子女的最有利環境,以及造就人類社會福祉的必要條件。

校歌

東涌天主教學校歌曲與詞由陳以誠先生創作。

校歌校詞:

東涌天主教我校,導我修身添愛心。

胸襟廣闊,自我挑戰,快樂、堅定、謙遜。
盡力好學,立己愛人,同窗新生同創。
共建根基,一起向上,立志作家國棟樑。

學校設備

該校共有兩座校舍,分別為一座30班小學,以及30班中學千禧校舍,均採用早期設計。雖然兩座校舍的各種設施及特別室按照中、小學的不同需要而設計,但中、小學部師生均可使用。

值得一提的,中學部校舍是全港首份付諸立法會表決的千禧校舍建設計劃[4],於1998年1月尾已經交付議會。該校舍由正宏工程承建,於2000年完工。

課程特色

協作學習

  1. 本校以協作學習為課堂常規,照顧學生的學習差異。學生按混合能力分組,每組都有不同成績的同學,互相切磋、互相幫助。
  1. 本校的課程鼓勵學生主動學習,從「做中學」,調整學習,建構知識。協作學習正好發揮促進學習的作用。
  1. 組內不同能力的學生能夠在增益、互補下,合力完成課堂的學習任務,在互助的安全網下,放膽學,學得深刻;
  1. 協作學習講求組內各人的承擔,利用比賽氣氛,寓學習於遊戲,激勵組員投入學習;
  1. 小組任務,鼓勵了組內討論交流。溝通協商,成了他們恆常的學習模式,潛移默化下,磨練了溝通能力和解難能力,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群性情意。

校本語言政策

本校是教育局轄准開設英語班的學校。初中每級分英文班和中文班。英文班以英文學習數學、科學、通識一個單元、 音樂、視藝。高中銜接初中,也開設數學及數學M1 英文組;選修科也開設生物、物理、化學英文組。

中文班

  1. 以粵語為主要學習語言(英文除外)。不過,學生會學習各科的重點英文詞語,擴大英文詞彙量,為銜接英文班做準備。只要學生的水平適合用英語學習,也有機會轉入英文班。
  1. 為中文班學生設課後支援小組,提升英語能力,幫助能力稍為落後的學生,可以及時達到應有水平。
  1. 由於英文班採用開放、流動的模式,所以本校設置「旋轉門班」,學生用英文來學習數學和科學。
  1. 校園的英語學習環境豐富,讓學生能走出課室學語文。本校每年有不少英文活動,例如:定期由學生主持英文早會;各班學生輪流早會短講;班際串字比賽;還有一年一度的班際話劇比賽、天主教教區聯校英文天才表現、香港學校朗誦節比賽等。

英語小班教學

初中及高中各級都有英文小班。一般班的師生比例較細,相反兩班英文班的人數較多,故把兩班拆分三組。提高師生的互動和交流。

由2019-20年開始, 中一由5班細分6班,全面降低師生比例,對學生加強照顧和培育。故中一不須再分英文小班。

為非華語學生設計中文課程

本校關愛滿園,我們歡迎不同國籍、種族的學生加入我們的多元文化小社區。我們有專業的教師團隊,教學經驗豐富,能適切照顧非華語學生的學習需要。我們的中文課程銜接英國普通中等教育證書,部份科目設英文班,用英語教授,全校師生均能以英語溝通。

歷屆校長

此校的中、小學部各自設有一名校長,不設總校長一職。以下僅列出歷任中學部校長:

  • 顧兆敏先生(2000-2003)
  • 劉中元先生(2004-2016)
  • 林志江先生(2016-現在)

事件

  • 2010年5月,一名就讀該校的中四學生黃凌鋒,於近千名師生上早會時在校舍梯間一躍而下,當場血濺操場。事後該校被揭發於事主墮樓前,曾先後要求事主在「敬師日」上台向全校師生道歉、記下大過,又在未諮詢其主診醫生意見下要求事主每日由教師監管下服食精神科藥物,更擅自更調學生之服藥時間。[5]輿論認為校方對待被情緒困擾學生的手法可稱為「精神虐待」[6],並指出這些遭遇即使是落在一般學生身上亦會難以忍受。[7]
  • 2015年7月,一名就讀該校的中六學生被發現浮屍於南丫島海面。警方及後認為事件有可疑,決定循兇殺案程序調查。[8]

參見

資料來源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