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板房子鎮,隸屬於陝西省西安市周至縣,地處周至縣南部,秦嶺北麓。東鄰王家河鎮,南與漢中市佛坪縣長角壩鎮接壤,西接厚畛子鎮,北與陳河鎮相連,總面積374.44平方千米。板房子鎮境內景點有秦嶺梁,南天門,黑龍潭黑河森林公園等。截至2020年6月,板房子鎮下轄8個行政村。2018年,板房子鎮戶籍人口3279人。2019年,板房子鎮收入總計601.45萬元,其中,本年收入601.45萬元,較上年減少104.29萬元。[1]

中文名: 板房子鎮

別 名: 板房子

行政區類別: 鎮

所屬地區: 陝西省西安市周至縣

地理位置: 周至縣南部,秦嶺北麓

面 積: 374.44 km²

下轄地區: 8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高潮村

電話區號: 029

郵政區碼:710409

氣候條件: 暖溫帶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

車牌代碼: 陝A

人 口: 3279人(2018年)

目錄

歷史沿革

地名由來

明崇禎十七年(1644年),當地住戶用木板蓋房子而得名,因鎮政府駐板房子(村)得鎮名。

建置沿革

1958年,改為公社,並劃歸周至縣,不久又劃回佛坪縣。

1962年,又劃歸周至縣,設為板房子公社。

1984年,改為板房子鄉。

2001年,將原安家岐鄉併入板房子鄉。

2011年,板房子鎮改設為鎮。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1996年,板房子鄉轄高潮、太平河、廟溝、長坪、清水河、東石門6個行政村。

1996年,安家岐鄉轄新紅、紅旗、齊心3個行政村。

2001年12月,安家岐鄉併入板房子鄉,轄高潮、長坪、太平河、清水河、東石門、廟溝、紅旗、新紅、齊心9個行政村。

截至2011年末,板房子鎮轄高潮、紅旗、新紅、齊心、清水河、東石門、廟溝、長坪、太坪河9個行政村;下設27個村民小組。

區劃現狀

截至2020年6月,板房子鎮下轄8個行政村。人民政府駐高潮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板房子鎮地處陝西省西安市周至縣南部,秦嶺北麓。東鄰王家河鎮,南與漢中市佛坪縣長角壩鎮接壤,西接厚畛子鎮,北與陳河鎮相連。轄區東西最大距離8.23千米,南北最大距離61.2千米,總面積374.44平方千米。距縣政府72千米。

地形地貌

板房子鎮地處秦嶺北部山區,地勢南高北低。地形山勢起伏,層巒疊嶂,溝壑交橫,主要山脈以秦嶺山為主。

氣候特徵

板房子鎮屬暖溫帶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其特點是四季分明,春季乾旱少雨,夏季炎熱多雨,秋季涼爽濕潤,冬季寒冷少雪。多年平均氣溫9.2℃,1月平均氣溫-3℃,7月平均氣溫21℃。無霜期年平均230天,最長達240天,最短為220天。年平均日照時數2002小時,年總輻射108.76千卡/平方厘米。0℃以上持續期245天(一般為2月10日—10月10曰)。年平均降水量850毫米,降雨主要集中在每年的5—10月。

水系水文

板房子鎮境內河道屬黃河流域渭河水系。主要河流有魚沙河、虎豹河等,均為黑河支流。河流總長度106.3千米,河網密度0.22千米/方千米。

自然災害

板房子鎮境內自然災害主要有乾旱、洪澇、冰雹、連陰雨、倒春寒等。洪澇災害主要發生在5月下旬至10月上旬,最嚴重的一次洪澇災害發生在2011年7月29日,境內有9個村27個村民小組遭受暴雨襲擊。

自然資源

生物資源

板房子鎮境內有被列為國家一類保護動物的有大熊貓、金絲猴,二類保護動物有羚牛、黑熊、麝等野生動物。

礦產資源

板房子鎮境內已查明礦藏資源主要有鐵、金等,其中鐵礦,位於板房子鎮人民政府西南方6.2千米處。

人口

截至2011年末,板房子鎮總人口3150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82人,城鎮化率2.6%。另有流動人口35人。總人口中,男性1921人,占61%;女性1229人,占39%;14歲以下310人,占9.8%;15—64歲2551人,占81%;65歲以上289人,占9.2%。人口均為漢族。2011年,板房子鎮人口出生率5‰,人口死亡率3‰,人口自然增長率2‰。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7.6人。2018年,板房子鎮戶籍人口3279人。

經濟

綜述

板房子鎮糧食作物以玉米、小麥、豆類為主。主要經濟作物有山芋、核桃。

2019年,板房子鎮收入總計601.45萬元,其中,本年收入601.45萬元,較上年減少104.29萬元。其中:財政撥款收入601.45萬元,占收入的100%,較上年減少104.29萬元。

2019年,板房子鎮支出總計601.45萬元,其中:本年支出601.45萬元,較上年減少104.29萬元。

第一產業

2011年,板房子鎮耕地面積3130畝,人均1畝,林地面積480畝。

種植業

2011年,板房子鎮糧食生產940噸,人均298千克。其中玉米500噸,小麥245噸。

林業

截至2011年末,板房子鎮累計造林1.32萬畝,經濟林木4719畝,農民住宅四旁樹木0.116萬株,林木覆蓋率73.2%,活立木蓄積量130.2萬立方米。

畜牧業

板房子鎮畜牧業以飼養牛、生豬、家禽為主。2011年,板房子鎮生豬飼養量2160頭,年末存欄0.14萬頭;牛飼養量1420頭,年末存欄1100頭;家禽飼養量2300羽,上市家禽2200羽。

第二產業

2018年,板房子鎮有工業企業2個。

第三產業

截至2011年末,板房子鎮郵政網點1個,投遞路線單程總長度35千米,投遞點9個,鄉村通郵率30%。全年投遞國內函件0.4萬件,國內異地特快專遞信件完成0.24萬件,征訂報紙2300份、期刊70冊。2018年,板房子鎮有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個數2個。

交通運輸

交通

板房子鎮已形成由公路運輸方式構成的交通運輸網絡,108國道過境,境內長度24.8千米,由縣城通往漢中。

運輸

2011年,板房子鎮客運總量達1.12萬人次,貨運總量30噸。

社會事業

文化事業

截至2011年末,板房子鎮文化站1個,建築面積120平方米。

衛生事業

截至2011年末,板房子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2個,其中衛生院2個;病床10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3張,固定資產總值86萬元。專業衛生人員6人,其中執業醫師3人,執業助理醫師1人,註冊護士1人。2011年,板房子鎮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0.36萬人次。2011年,板房子鎮法定報告傳染病發病率為0,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38%,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12%,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2740人,參合率91.6%;孕產婦死亡率、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嬰兒死亡率、新生兒死亡率均為0。

社會保障

2011年,板房子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11戶,人數18人,支出2.01萬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144戶,人數293人,支出32.4萬元,比上年增長38.5%。月人均35.4元,比上年增長38.5%;農村五保分散供養22人,支出4.75萬元;農村醫療救助17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7人次,共支出1.21萬元,比上年增長1.2%;農村臨時救濟54人次,支出1.31萬元,比上年增長31%。2011年,板房子鎮自然災害受災人口1970人,緊急轉移安置249人,農作物受災面積4061畝;倒塌房屋156間,直接經濟損失2142.5萬元,救災支出107.1萬元,比上年增長181.2%。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6人。

視頻

愛剪輯-板房子鎮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