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林家翹論文集第2卷天體物理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林家翹論文集第2卷天體物理學》,天體力學論文集。D.J.Benney,F.H.Shu和C.Yuan編。由新加坡和香港的世界科學出版社於1987年出版。本書收編於《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

內容簡介

這部論文集是由他的朋友、同事和學生編輯的,作為在他70歲生日時送給他的禮物。收入了他關於天體物理學方面的20篇論文,主要是他自60年代初以來近30年中關於盤狀星系旋渦結構的密度波理論方面的論文。由林家翹創立的現代密度波理論完滿地解決了關於旋溳星系的使天文界長期困惑的兩個疑難:由盤狀星系存在較差旋轉而導致「物質臂理論」的「纏卷困難」,和由「物質臂理論」難於解釋的、許多旋渦星系中存在的大尺度、規則的對稱雙臂圖案。不僅如此,現代密度波理論還為恆星形成這一天體物理學中的基本問題提供了一個重要機制,並成功地解釋了一系列天文觀測事實。該理論第2階段(大體是70年代)給出了密度波增長模式的動力學機制,從而回答了旋渦結構長期維持的問題;第3階段則通過漸近分析和浩繁的數值計算找到了區分正常旋渦星系和棒旋星系的機制,從而使哈勃的星系形態分類得到了動力學上的闡釋。本書包括了林家翹現代密度波理論幾個階段的主要文獻。書末並附有林家翹著作目錄。

作者簡介

林家翹(C.C.Lin,1916— ),華裔美籍應用數學家、力學家和天體物理學家。1937年畢業於清華大學,1941年在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獲應用數學碩士學位,1944年獲美國加州理工學院航空學博士學位。1945年到布朗大學任教。1947年到麻省理工學院數學系,任副教授。1953年升為教授。1966年當選為學院教授。曾任美國科學院院士,獲美國科學院應用數學獎金,美國物理學會頒發的第1個流體力學獎金,美國機械工程學會的鐵木森科獎金和麻省理工學院1981—1982年度的Killian獎金等等。他還是北京大學的客座教授,清華大學的名譽博士和名譽教授,香港中文大學的名譽博士。主要著作有《流體力學穩定性理論》、《應用於自然科學中確定性問題的數學》,以及關於應用數學、流體力學和天體物理學的100多篇論文等。

相關信息

《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為書籍文獻的綜合性、科學性和知識性的工具書。選收自然科學、技術科學、綜合性科學、社會和人文科學、文學藝術的各個學科,以及宗教的名著和重要典籍。以一部著作,或一篇論文、作品為一條詞目;古籍[1]中個別篇章,習慣上認為有特殊意義的,也獨立設目。一部著作[2]一般只在一卷出現。少數著作是幾個學科不可缺少的,在有關各卷互見。互見條目用(參見第 頁)註明。

視頻

林家翹論文集第2卷天體物理學 相關視頻

全球眼: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花落三位天體物理學家
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公布現場搶先看 三位天體物理學家獲獎

參考文獻

  1. 中國古籍和中國少數民族古籍的定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 2016-07-26
  2. 專著和論文哪個含金量高,搜狐,2020-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