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柴口浮潛區位於台灣台東縣綠島鄉。在綠島北岸,近岸海底屬礁岩平台地形,海域變化層次多,大約在離岸30公尺處,就有4層不同水深的變化,最深的地方大約有3層樓那麼高,因此適合浮潛也適合深潛。這裡以石珊瑚景觀著稱,團塊形、分枝形的珊瑚最為常見,如藍珊瑚、團塊微孔珊瑚、腦紋珊瑚、中國角菊珊瑚和巨枝鹿角珊瑚等種類繁多,且歧異度甚高,軟珊瑚則不多見。 [1]


目錄

歷史沿革

柴口昔日稱此地為柵口,漢人在開墾綠島時,曾與島上雅美族人發生爭鬥,兩聚落於此地以木材築牆對峙而得名,現已規劃為浮潛區,並更名為更名為柴口,此區域近岸海底屬礁岩平台地形,以團塊和表覆形珊瑚群體等石珊瑚種類為主,每每夕陽黃昏,這裡也經常人群滿滿在此欣賞滿天晚霞[2]

環境介紹

綠島主要的浮潛區有二處,分別為柴口與石朗,而柴口不僅十分適合新手來體驗浮潛,也是每年6-8月強勁的西南風吹臨綠島時,位在避風面的柴口是絕佳浮潛區。柴口以壯麗的石珊瑚景觀著稱,海水深淺變化具有層次感,讓人能夠盡情享受瑰麗的海底景觀。柴口潛水區近海與大礁石間的潮間帶,海域變化層次多,海底礁石林立,近岸海底和大礁石間為礁岩平台地形,覆蓋在礁石上以團塊和表覆形珊瑚群體等石珊瑚種類為主;浮潛完後,走在潛水步道上近距離觀察潮間帶生物,可找到海藻海膽海星的蹤影。[3]

符合甲類海域水體標準的優質浮潛區

臺東縣擁有美麗的太平洋以及兩處離島風光,吸引許多遊客前來悠活度假,以往每年已有定期安排港口海域水質檢測,2019年新增6處民眾戲水區域進行海域水質監測,有效掌握台東縣海域水質狀況,維護民眾遊憩戲水品質。環保局今年新增一般海域監測地點,除了綠島鄉公館村柴口浮潛區外,尚有成功鎮基翬漁港、杉原灣海水浴場、太麻里鄉金崙出海口、達仁鄉南田海岸、、蘭嶼鄉東清灣等6處,也都符合甲類海域水體標準。值得旅客前往一遊。 [4]


視頻

【綠島浮潛-柴口潛水區】

【綠島潛水~柴口浮潛區外】

【綠島浮潛2(柴口浮潛區)】

外部連結

參考文獻

  1. 柴口浮潛區台東觀光旅遊網
  2. 綠島柴口潛水區玩全台灣旅遊網
  3. 柴口浮潛區 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觀光資訊網
  4. 台東14處港口海域水質監測合格率100% 環保局籲共護海域水質 yamNews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