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篇:開花的種類(扁竹蘭(鳶尾科、鳶尾屬植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目錄
開花的種類——扁竹蘭(鳶尾科、鳶尾屬植物)
是鳶尾科鳶尾屬植物,多年生草本。根狀莖橫走,直徑4-7毫米,黃褐色,節明顯,節間較長;鬚根多分枝,黃褐色或淺黃色。地上莖直立。葉10餘枚,密集於莖頂,基部鞘狀,互相嵌迭,排列成扇狀,葉片寬劍形,黃綠色。花莖長20-30厘米,總狀分枝;苞片卵形,其中包含有3-5朵花;花淺藍色或白色。蒴果橢圓形,表面有網狀的脈紋及6條明顯的肋;種子黑褐色,無附屬物。花期4月,果期5-7月。分布於中國廣西、四川、雲南。生長於林緣、疏林下、溝谷濕地或山坡草地。
根狀莖供藥用,治急性扁桃腺炎及急性支氣管炎。可在園林中叢植,用作花境或在草地,林緣種植,也可點綴於路邊或用作林下地被。
扁竹蘭(學名:Iris confusa Sealy)
基本信息
- 中文名:扁竹蘭
- 拉丁學名:Iris confusa Sealy
- 別 名:扁竹根、扁竹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 綱:單子葉植物綱
- 目:百合目
- 亞 目:百合亞目
- 科:鳶尾科
- 屬:鳶尾屬
- 亞 屬:雞冠狀附屬物亞屬
- 組:雞冠狀附屬物組
- 種:扁竹蘭
- 命名者及年代:Sealy,1937
形態特徵
扁竹蘭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狀莖橫走,直徑4-7毫米,黃褐色,節明顯,節間較長;鬚根多分枝,黃褐色或淺黃色。地上莖直立,高80-120厘米,扁圓柱形,節明顯,節上常殘留有老葉的葉鞘。葉10餘枚,密集於莖頂,基部鞘狀,互相嵌迭,排列成扇狀,葉片寬劍形,長28-80厘米,寬3-6厘米,黃綠色,兩面略帶白粉,頂端漸尖,無明顯的縱脈。
花莖長20-30厘米,總狀分枝,每個分枝處着生4-6枚膜質的苞片;苞片卵形,長約1.5厘米,鈍頭,其中包含有3-5朵花;花淺藍色或白色,直徑5-5.5厘米;花梗與苞片等長或略長;花被管長約1.5厘米,外花被裂片橢圓形,長約3厘米,寬約2厘米,頂端微凹,邊緣波狀皺褶,有疏牙齒,爪部楔形,內花被裂片倒寬披針形,長約2.5厘米,寬約1厘米,頂端微凹;雄蕊長約1.5厘米,花葯黃白色;花柱分枝淡藍色,長約2厘米,寬約8毫米,頂端裂片呈繸狀,子房綠色,柱狀紡錘形,長約6毫米。蒴果橢圓形,長2.5-3.5厘米,直徑1-1.4厘米,表面有網狀的脈紋及6條明顯的肋;種子黑褐色,長3-4毫米,寬約2.5毫米,無附屬物。花期4月,果期5-7月。
近種區別
該種的花、果與蝴蝶花(Iris japonica Thunb.)很近似,而營養體又與扇形鳶尾(Iris wattii Baker)很近似,略疏忽極易混淆。
繁殖方式
分株:扁竹蘭植物可用分株、播種的方式繁殖。分株一般可於春季剛發芽時或花後進行。由於扁竹蘭喜叢生,分割根莖時一般每個根莖上應有多個芽,不宜分成單株,以免影響生長勢。分株時,將老殘根莖減去以利新株髮根。扁竹蘭的花芽多在8-9月間分化完成,次年春季開花,因而多在花後分株。凡秋冬來臨前花芽分化好的,多不會影響次年開花。
播種:需大量繁殖時可用播種法。對冬季休眠的種類,可於種子成熟後即播,第二年春季即可發芽;也可採收後將種子在4℃條件下沙藏,次年3月天氣轉暖時再播,一般14天後發芽。欲使種子提前發芽,可在種子成熟後,冷水浸種24小時,置於3-4℃條件下進行20天左右的低溫層積,再播於溫室中,兩周後即可發芽,發芽在本地小苗不可露地越冬,應置於溫室中,於翌年春天氣溫轉暖時移至室外光照充足之處。對於四季常綠的種類,可隨采隨播,當年即可發芽,冬季來臨時,應適當遮蓋,以防霜害。播種苗一般兩年即可開花。 [1]
主要價值
藥用:根狀莖供藥用,治急性扁桃腺炎及急性支氣管炎。
觀賞:由於扁竹蘭栽培管理簡便,適應性強,可在園林中叢植,用作花境或在草地,林緣種植,也可點綴於路邊或用作林下地被。
扁竹蘭的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
養殖方法:配製土壤,可將粗砂、園土、腐殖土、沙壤土混合製作成栽培的基質;水肥管理,每年春秋季節需施加一次腐熟有機肥,氣候乾旱時每天澆一次水;光溫管理,需將室溫穩定在15~17℃之間,夏季需弱化光線的強度。
注意事項:需定期觀察苗株的生長狀態,及時修剪掉染病的葉片。
扁竹蘭的養殖方法
1、配製土壤
扁竹蘭適宜生長在疏鬆透氣、排水性能優越的中性或微酸性土壤環境中,栽培期間,可將粗砂、園土、腐殖土和沙壤土混合製作成栽培的基質,並往內部摻入少量的石灰調節土壤的酸鹼性。並且土壤在使用前還需進行殺菌消毒處理,避免苗株出現腐爛發黑的狀況。
2、水肥管理
日常養護扁竹蘭的過程中,可在每年春秋季節施加一次肥料,主要以腐熟的農家肥為主,搭配氮磷鉀複合肥。此外,扁竹蘭生長期間對水分的需求較大,在氣候乾旱時每天都需澆灌一次水分,在其餘時間段內,每周需澆一次水,避免苗株出現積水腐爛的狀況。
3、光溫管理
在日常養扁竹蘭的過程中,還需注意光照和溫度的把控,養護期間建議將環境溫度穩定在15~17℃之間,保證環境的通風透氣,在夏季光照過強時,需在上方搭建一層遮陽網來弱化光線的強度。冬季低溫環境下,需將苗株轉移到溫暖的室內養護,避免葉片被凍傷。 [2]
養殖扁竹蘭的注意事項
養殖扁竹蘭的過程中,需做好病害的防治工作,保證環境的通風透氣,避免土壤產生積水,定期檢查苗株的生長狀態,發現病害枝葉後,需及時剪除,減少細菌滋生。此外,還需噴灑稀釋後的波爾多溶液以及銅殺菌劑進行防治。
扁竹蘭是什麼?
【別名】白跌打、見血封口
【來源】藥材基源:為百合科植物彎蕊開口箭的根莖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Tupistra wattii (C.B.Clarke)Hook.f.[Campylandra wattii C.B.Clarke]。
採收和儲藏:全年均可採挖,除去葉及鬚根,洗淨,切片後用米泔水浸泡,再用京竹葉煮3h,曬乾或鮮用。
【原形態】
柄葉開口箭,多年生草本。根莖長,下部多少彎曲呈弧形,圓柱形,直徑0.8-1.2cm,黃褐色。中3-10枚生於延長的莖上;葉柄長3-9cm,基部擴大,抱莖;葉片紙質,窄橢圓形、橢圓狀披針形至橢圓狀卵形,長6.5-20cm,寬3-7cm,先端漸尖,基部楔形。穗狀花序直立或外彎,側生,長2.5-6cm;苞片披針形或條狀披針形,綠色或黃色,有幾枚無花包片聚生於花序頂端;花被圓筒狀,筒長3-5mm,上部6裂,裂片開展,寬卵形,長3.5-4mm,寬2-4mm,肉質,紅褐色或黃綠色;雄蕊6,花絲下部擴大,貼生於花被筒上,上部分離,長1.5-2mm,內彎,花葯寬卵形;子房球形,花柱不明顯,柱頭鈍三棱形,先端3裂。漿果球形,直徑9-11mm,紅色,具種子1-3顆。花期2-5月,果期次年1-4月。
【生境分布】生態環境:生於密林下陰濕處或溪邊和山谷旁。
資源分布:分布於西南及廣東、廣西等地。
扁竹蘭的功效與作用
【性味】辛苦,寒,小毒。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散瘀止血;消腫止痛。主感冒風熱;咳嗽咽痛;扁桃體炎;淋巴結炎;跌打骨折;胃痛吐血;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2-6g;或浸酒;研末,1-2g。外用:適量,鮮品搗敷;或研末撒布。 [3]
扁竹蘭的附方
①治外傷出血,跌打損傷,胃出血:鮮扁竹蘭根一兩,水煎,酒引服;外用粉末撒布患處。
②治目赤眼霧,扁桃體炎,淋巴結炎:扁竹蘭粉五分,開水送服。(性味以下出《雲南中草藥》)
參考文獻
- ↑ 扁竹蘭(鳶尾科、鳶尾屬植物)的信息介紹
- ↑ 扁竹蘭的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中醫世家
- ↑ 扁竹蘭的功效與作用中藥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