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植物篇:開花的種類(西藏水黃連(毛茛科、唐松草屬植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植物篇:開花的種類(西藏水黃連(毛茛科、唐松草屬植物))

西藏水黃連,中藥名。為毛茛科植物狹序唐松草Thalictrum atriplex Finet et Gagnep.的根莖及根。具有清熱解毒,涼肝,止痢之功效。用於瘡癰腫毒,濕熱黃疸,痢疾,結膜炎。分布於四川、雲南、西藏。

基本信息

  • 中文學名:西藏水黃連
  • 界 :植物界
  • 門 :被子植物門
  • 綱 :雙子葉植物綱
  • 目 :毛茛目
  • 科 :毛茛科
  • 屬 :唐松草屬
  • 種 :狹序唐松草
  • 採集時間:8-10月
  • 分布區域:四川、雲南、西藏

形態特性

植株全部無毛。莖高40-80厘米,有細縱槽,上部分枝。莖下部葉長約25厘米,有長柄,為四回三出複葉;葉片長約15厘米;小葉草質,頂生小葉楔狀倒卵形、寬菱形或近圓形,長0.8-2.2厘米,寬0.8-3厘米,頂端圓或鈍,基部寬楔形、圓形或淺心形,三淺裂或深裂,邊緣有粗齒,兩面脈近平,脈網不明顯;葉柄長約12厘米,基部有狹鞘,鞘邊緣有薄膜質托葉。莖中部以上葉漸變小。花序生莖和分枝頂端,狹長,似總狀花序,有稍密的花;花梗長1-5毫米;萼片4,白色或帶黃綠色,橢圓形,長2.5-3.5毫米,寬1-1.5毫米,鈍,早落;雄蕊7-10,長約4毫米,花葯橢圓形,長約0.7毫米,頂端有短尖,花絲比花葯窄,上部棒狀,下部絲形;心皮4-5(-8),花柱長,拳卷,腹面有不明顯的柱頭組織。瘦果扁卵球形,長約2.5毫米,粗1.2-2毫米,有(6-)8(-10)條低而鈍的縱肋,基部無柄或突縮成極短的柄(長0.1-0.3毫米),宿存花柱長1-2毫米,拳卷。6-7月開花,8-9月結果。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2300-3600m的山地草坡、林邊或疏林中。分布於四川、雲南、西藏。

入藥部位:根莖及根。

性味:味苦,性寒。

歸經:歸肝、心、大腸經。

功效:清熱解毒涼肝,止痢

主治:用於瘡癰腫毒濕熱黃疸痢疾結膜炎

使用注意:脾胃虛寒者慎服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10g。外用:鮮品適量,搗爛敷。

採集加工:8-10月採挖根莖和根,除去莖苗、泥沙,曬乾。 [1]

相關論述

《西藏常用中草藥》:「清熱解毒,祛風涼血,消炎,止痢。主治結膜炎傳染性肝炎,癰腫瘡癤,痢疾。」

西藏水黃連(中藥材)

拼音注音:Xī Zànɡ Shuǐ Huánɡ Lián

來源 藥材基源:為毛茛科植物狹序唐松草的根莖及根。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Thalictrum atriplex Finet et Gagnep.

採收和儲藏:8-10月採挖根莖和根,除去莖苗、泥沙,曬乾。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於海拔2300-3600m的山地草坡、林邊或疏林中。

資源分布:分布於四川、雲南、西藏。

原形態

狹序唐松草,多處生草本,高40-80cm。全株無毛。莖直立,上部分枝。葉互生;葉柄長約12cm,基部有狹鞘;插葉薄膜質;葉為三至四回三出複葉;葉片長約15cm;小葉草質,楔頭腦 倒卵形、寬菱形或近圓形,長0.8-2.2cm,寬0.8-3cm,先端圓或鈍,基部寬楔形、圓形或淺心形,3淺裂或深裂,邊緣有粗齒,兩面脈近平,網脈不明顯。花序似總狀,有稍密的花;花兩性,花梗長1-2mm;萼片4,花瓣狀,橢圓形,長2.5-3.5mm,寬1-1.5mm,白色或帶黃綠色,早落;花瓣無;雄蕊7-10,長約4mm,花絲上部比花葯窄,下部絲狀,花葯橢圓形,長約0.7mm,先端有短尖;心皮4-8,花柱長,拳卷,柱頭生於腹面。瘦果扁卵球形,長約2.5mm,有6-10條縱肋,無柄或有格短的柄、宿存花柱長1-2mm,拳卷。花期6-7月,果期8-9月。

化學成分:根莖含鶴氏唐松草鹼(hernandezine),隱品鹼(cryptopine),黃連鹼(coptisoine),異粉防已鹼(isotetrandrine),小檗鹼(berberine),木蘭花鹼(magnoflorine),藥根鹼(jatrorrhizine)。 [2]

性味:味苦;性寒

歸經:肝;心;大腸經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涼肝;止痢。主瘡癰腫毒;濕熱黃疸;痢疾;結膜炎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10g。外用:鮮品適量,搗爛敷。

摘錄 《中華本草》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