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篇:開花的種類(野天胡荽(傘形科、天胡荽屬植物))
植物篇:開花的種類(野天胡荽(傘形科、天胡荽屬植物))
是傘形科、天胡荽屬植物。多年生整株挺水或濕生草本。植株蔓生性,草髙5-15厘米,橫走莖節上常生根和葉。莖頂端呈褐色。沉水葉互生,具長柄,圓盾形,呈放射狀。花兩性;傘形花序;小花白色或粉黃綠色。分果,小。花期6-8月。
該種植物在溫暖地區可露地盆栽,亦可用於室內水體綠化,在水族箱栽培時,常作為前景草使用。全草可入藥,具有利尿之功效。原產於歐洲,北美洲南部及中美洲地區有引種。世界各地水族館、遊覽靜水域均有引種栽培。中國各地生態園水域、水族館有栽培。其喜溫暖,怕寒冷,在10-25℃的溫度範圍內生長良好,越冬溫度不宜低於5℃。
目錄
野天胡荽(學名:Hydrocotyle vulgaris L.)
基本信息
- 中 文 名:野天胡荽
- 英 文 名:Marsh Pennywort
- 拉丁學名:HydrocotylevulgarisL.
- 界 :植物界
- 門 :被子植物門
- 綱 :雙子葉植物綱
- 亞 綱:原始花被亞綱
- 目 :傘形目
- 科 :傘形科
- 亞 科:天胡荽亞科
- 屬 :天胡荽屬
- 種 :野天胡荽
- 命名者及年代:L.,1753
- 別 名:香菇草、美國石蓮花、普通天胡荽、小蕈草、顯脈香菇草、銅錢草、毛天胡荽、毛香菇草、少脈香菇草
形態特徵
多年生整株挺水或濕生草本。株高5-15厘米(在中國杭州達10-45)厘米,全株光滑無毛;植株具有蔓生性;根莖發達,多成網狀密集交錯生長,偶露地表成匍匐狀;節上密生不定根,每節20-60不等;節間長3-10厘米;非水生狀態幼莖節處多膨大,成不規則塊狀,近球形,直徑0.6-1.8厘米;沉水葉互生,具長柄,圓形,直徑3-7厘米,葉緣波狀、有鈍圓鋸齒,葉面油綠具光澤,射出脈13-20條。呈放射狀。葉柄細長,無葉鞘;托葉細小,膜質。
花兩性;小花白色或粉黃綠色,密集呈頭狀;傘形花序總狀排列,由10-50朵小花組成;花序細長,約10-35厘米,着生於根莖節處,無萼齒;小花梗長約2-6毫米;花2性,小花白色;花瓣5片,卵形,在花蕾時鑷合狀排列。雄蕊5枚,雌蕊2枚;子房下位,2室;分果,長1-2毫米,寬2-4毫米,扁圓形,2側扁平,背棱和中棱明顯。側棱常藏於合生面,表面無網紋,油管不明顯,內果皮有1層厚壁細胞,圍繞着種子胚乳。花期6-8月。
生長環境
野天胡荽具有表型可塑性,能適應多樣化的生境,從水生、濕生、中生到旱生,從靜水到緩流水,從強光照到蔭蔽,從富營養到貧瘠。適生於水深0.2米以內淺水區域,水深超過0.2米時呈浮水植物狀,整個植株漂浮於水面,可漂浮生長至離岸1米左右,水生環境下營養生長旺盛,生殖生長減弱。野天胡荽在濕生、中生、旱生環境下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良好,還可耐一定程度的踐踏、乾旱和貧瘠,隨土壤水分減少新生根莖節處不規則膨大成塊狀。野天胡荽能生長於沿海沼澤,具備一定的耐鹽特性。喜光照充足,也耐蔭蔽,陽光直照時比蔭蔽條件下莖分支多。野天胡荽性喜溫暖,10-25℃為最適生長溫度,5℃左右停止生長進入休眠狀態,可耐-5℃低溫。
繁殖方法
野天胡荽的繁殖方式有營養繁殖和種子繁殖2種方式,以營養繁殖為主。營養繁殖多剪切地下莖扦插育苗,春、夏季為最適期;分株繁殖則取香菇草母株成片鏟起,連根莖切分成小塊種植,全年可進行,成活快且容易成形。也可以播種繁殖,土質以潮濕肥沃的沙壤土為佳,播種後保持土壤濕潤,1周左右出苗。根據調查,在中國杭州地區,苗圃地里香菇草1年自然生長繁殖通常在50倍以上。
栽培技術
盆栽
栽培基質可使用由腐葉、河泥、園土所配成的混合基質,它們的比例按體積計依次為0.5:2:2。在野天胡荽小苗成形後即可進行操作。多用無排水孔的中型花盆作為定植容器。為了獲得較好的觀賞效果,每盆可放入1株種苗,在操作結束後灌水即可。為了便於緩苗,定植操作最好在陰天時進行。
管理
野天胡荽對水質要求不嚴,可在硬度較低的淡水中進行栽培,鹽度不宜過高。水體的pH最好控制在6.5-7間,即呈微酸性至中性。其對肥料的需求量較多,生長旺盛階段蔽植株生長不良。最好讓它每天接受4-6小時的散射日光;使用專用熒光燈,每天給予8-10小時的人工光照植株也能正常生長。該種植物為多年生,它發苗迅速,成形較快。在不翻盆的情況下,成形植株連續栽種不宜超過2年,否則野天胡荽長勢就會越來越弱。
病蟲防治
在良好的管理條件下,野天胡荽不易患病,亦較少受到有害動物的侵襲。並且對某些植食性物種具有相當的抵抗力,但是在水下嫩嫩的嫩葉很容易被魚類如鯉魚(錦鯉)吃掉。或金魚。水生蝸牛隻消耗葉子,使葉子失去葉綠素。 [1]
主要價值
該種植物園林上常作挺水、浮水植物栽培,也能沉水,具有適應性廣、生長迅速、繁殖係數大、覆蓋成形快等特點,具有強侵占性,常與喜旱蓮子草伴生,但競爭優勢略弱於前者。從園林應用角度看,在濕地造景時常用於水際線綠化,叢植或片植於水體邊緣,也可種植於疊石石縫、水族箱前景底部,或用於盆栽室觀賞、室內水體綠化,是濕地水景造景,尤其是景觀細部設計的好材料。在溫暖地區可露地盆栽,亦可用於室內水體綠化,在水族箱栽培時,常作為前景草使用。全草可入藥,具有利尿之功效。
保護現狀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3年 ver 3.1)——無危(LC)。
天胡荽的功效與作用
【性味】苦辛,寒。
①《生草藥性備要》:"苦,寒。"
②《醫林纂要》:"辛,平。"
③《南寧市藥物志》:"辛,平,有小毒。"
【功能主治】清熱,利尿,消腫,解毒。治黃疸,赤白痢疾,淋病,小便不利,目翳,喉腫,癰疽疔瘡,跌打瘀腫。用於急性黃疸型肝炎、急性腎炎、百日咳、尿路結石、腳癬、帶狀皰疹、結膜炎、丹毒。
①《千金·食治》:"療痔。"
②《生草藥性備要》:"治癩,臭耳,鼻上頭風,痘眼去膜,消腫,敷跌打大瘡。"
③《草木便方》:"治頭瘡,白禿,風瘙,疥癩。"
④《貴州民間方藥集》:"解熱利尿。治腎臟炎、黃疸。外用揉擦傷腫,塞鼻可消眼炎,取汁滴耳中治中耳炎。"
⑤《民間常用草藥匯編》:"治鈎蟲病。外用搗塗酒渣鼻。"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5錢;或搗汁。外用:搗敷、塞鼻或搗汁滴耳。
食用禁忌:用藥適量。
天胡荽有毒嗎:有小毒。
天胡荽的附方
①治肝炎發黃:鮮地星宿五錢至八錢(乾的三至五錢),茵陳的功效與作用蒿五錢。煎水吃,日服三次。(《貴陽民間藥草》)
②治急性黃疸型肝炎:鮮天胡荽一至二兩,白糖一兩,酒水各半煎服,每日一劑。(《江西草藥》)
③治陽黃黃疸及小兒風熱:天胡荽搗爛,加鹽少許,開水沖服。(《廣西中藥志》)
④治小兒夏季熱:鮮天胡荽適量,搗汁半小碗,每服三至五匙,每日服五、六次。(《江西草藥》)
⑤治痢疾:滿天星,蛇疙瘩,刺梨的功效與作用根,石榴的功效與作用皮。煎服。(《四川中藥志》)
⑥治紅淋症:地星宿、萹蓄各四兩。搗爛取汁兌白糖服。(《貴陽民間藥草》)
天胡荽是有一定小毒的,因此大家平時在食用上需要格外的注意,切記不可大量的使用,否則不僅起不到原有的治療效果,還會造成一定的副作用。如果對於藥性以及藥理還不是很清楚的夥伴,最好在諮詢過專業醫生的建議以後再使用,則是比較安全的。
植物篇:开花的种类(野天胡荽(伞形科、天胡荽属植物))的相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