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篇:茶花(山茶科、山茶屬植物)
![]() |
開花的種類——茶花
茶花,山茶科山茶屬常綠灌木或小喬木。嫩枝無毛,葉片橢圓形或倒卵狀橢圓形;基部闊楔形;花頂生,紅色,無柄;花瓣6~7片,倒卵圓形;子房無毛,花柱長2.5厘米,先端3裂;蒴果圓球形,2~3室,每室有種子1~2個;花期1~4月。
茶花原產於中國東部,南詔時期廣為栽培,唐光化二年的《南詔圖》畫卷中的雲南山茶古樹是中國繪畫中最早出現的山茶形象,現在長江、珠江流域、朝鮮、日本和印度等地普遍種植,喜歡生長在地勢高爽、溫暖濕潤、排水良好、疏鬆肥沃的砂質壤土中。茶花的繁殖方法很多,有性繁殖和無性繁殖均可採用,無性繁殖中扦插和靠接法使用最普遍。
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記載茶花的根和花都能入藥,是功效出色的中藥材,有收斂涼血、散瘀消腫、美容養顏等功效;普通茶花快炒或裹面油炸食用,可健胃消食。從小仲馬筆下的《茶花女》到香奈兒的山茶花香水系列,茶花是西方人生活和文化里的長盛之花,因其奔放、優雅,而為西方人所熱愛。中國是茶花文化的發源地,茶花也是中國傳統十大名花之一。雲南山茶花位居雲南八大名花之首,1983年,被定為昆明市市花。花語為含蓄、愛慕之心、高潔孤傲、深沉謹慎。
![]() |
目錄
基本信息
- 中文名:茶花
- 拉丁學名:Camellia sp.
- 別 名:山茶花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 綱:雙子葉植物綱
- 目:側膜胎座目
- 科:山茶科
- 屬:山茶屬
- 種:茶花
- 亞 綱:原始花被亞綱
- 亞 目:山茶亞目
- 族:山茶族
- 命名者及年代:Linn.,1753
植物學史
茶花原產於中國東部,南詔時期廣為栽培,唐光化二年(899年)的《南詔圖》畫卷中的雲南山茶古樹是中國繪畫中最早出現的山茶形象。茶花在中國的栽培歷史可追溯到蜀漢時期(公元221~263年)。當時人們就非常看重茶花的地位,茶花被列為「七品三命」。資料記載,世界上登記註冊的茶花品種已超過2萬個。中國的山茶品種有883個。
在三國時代,茶花已有人工栽培。但直至南北朝及隋代,帝王宮廷、貴族庭院裡栽種的,仍是野生原始種茶花,花單瓣紅色。當時有關茶花的文獻及文人吟詠的「山茶」,「海榴」詩,均未涉及品種名。
中國第一個記載茶花品種的是在唐代丞相李德裕(787~850年)著的《平泉山居草木記》。「是歲又得稽山之——貞桐山茗。」「貞桐山茗」是單辮花,現今是原始的紅山茶「金心大紅」距今已有1200年左右。南宋《會稽續志》,則為《貞桐山茗》卷四「山茶」條中述及貞桐山茗時說:「在唐,唯會稽有之。其種今遍於四方矣。」又說:「其花鮮紅可愛,而且耐久。」(會稽,即浙江紹興古稱。稽山,為會嵇境內的山脈。)這說明,此花的顏色是鮮紅色,而且花開得耐久。
宋代記載了茶花品種15個。越丹、玉茗、都勝、鶴頂紅、黃香、粉紅、玉環、紅白葉、月丹、吐絲、玉磬、桃葉、罄口茶、玉茶、千葉茶。
元代(1206~1368年)郝經《月丹》詩,這「月丹」品名在宋代已經提到。蒲道源的《春晚山茶始開示德衡弟》詩:渥丹。這「渥丹」是「月丹」的同種異名還是另一品種。元代只提出兩個品種。 明清兩代均有典籍記載茶花品種種植。
形態特徵
莖:茶花是灌木或小喬木植物,高9米,嫩枝無毛。
葉:茶花葉為革質,橢圓形,長5~10厘米,寬2.5~5厘米,先端略尖,或急短尖而有鈍尖頭,基部闊楔形,上面深綠色,干後發亮,無毛,下面淺綠色,無毛,側脈7~8對,在上下兩面均能見,邊緣有相隔2~3.5厘米的細鋸齒。葉柄長8~15毫米,無毛。
花:茶花其花頂生,紅色,無柄;苞片及萼片約10片,組成長約2.5~3厘米的杯狀苞被,半圓形至圓形,長4~20毫米,外面有絹毛,脫落;花瓣6~7片,外側2片近圓形,幾離生,長2厘米,外面有毛,內側5片基部連生約8毫米,倒卵圓形,長3~4.5厘米,無毛;雄蕊3輪,長約2.5~3厘米,外輪花絲基部連生,花絲管長1.5厘米,無毛;內輪雄蕊離生,稍短,子房無毛,花柱長2.5厘米,先端3裂。 [3]培育品種茶花的花期較長,一般從10月份始花,翌年5月份終花,盛花期1~3月份。
果:蒴果圓球形,直徑2.5~3厘米,2~3室,每室有種子1~2個,3爿裂開,果爿厚木質。花期1~4月。
品種分類
茶花品種大約有2000種,可分為3大類,12個花型,2013年中國茶花品種已有306個以上。《花鏡》載茶花品種有十九個:瑪瑙茶、鶴頂紅、寶珠茶、蕉萼白寶珠、楊妃茶、正宮粉、石榴茶、一捻紅、照殿紅、晚山茶、南山茶等。茶花型多,有單瓣、半重瓣、重瓣、曲瓣、五星瓣、六角形、松殼型等。
主要價值
觀賞價值
造景:植物造景材料。山茶四季常綠,分布廣泛,樹姿優美,是中國南方重要的植物造景材料之一。
- ①孤植:利用山茶不同的自然樹形,孤植於綠化環境中,尤以草坪綠茵相襯為上。
- ②群植:利用山茶自然樹形,高低錯落,三五成群,成叢成片,以此突出山茶的景觀效果。
- ③人工整形:山茶花還可以通過人工整形,供觀賞應用,如:將山茶通過修剪整形,把樹冠整成球形、傘形、圓柱形樹冠,山茶牆樹式,平臥鋪地式,使山茶匍匐於地生長,鋪地而生。牆樹在西歐北美應用較多,即將山茶花植於向陽溫暖的牆面之外,附以攀登牆架,使山茶枝幹順牆面而升,繼而覆蓋牆面,頗為壯觀。
- ④盆景造型:用矮生山茶老樁,通常以茶梅為多,按照盆景造型方法,配以水石,可愛別致。也有用老樁嫁接,更可速成、多彩。劉茂華先生的經驗是:山茶花盆景的製作是靠"意境"取勝,山茶花盆景通過人的構思立意,對自然式的山茶花苗的立干、結頂、露根進行巧妙的藝術處理,以此表現舒展、奔放、瀟灑的感覺。用山茶花苗木製作盆景,應選用姿態挺拔,體態豐盈,樹形完整並主幹分枝耐彎曲,層次基本清晰的山茶花苗,以主幹處理為主,然後進行分枝、結頂,最後進行露根處理。主幹處理成曲乾式等形狀,在製作中,根據苗木素材的走勢,採取果斷的修剪造型藝術手段,處理分枝時讓主幹留下有襯托作用的主要分枝。結頂是表現動態的主要部分,應特別注意。在分枝處理過程中,必須做到樹形勻稱,輕重抑揚,長短合理,在整個樹樁盆景布局中堅持突出疏密、虛實、露藏、呼應、剛柔、巧拙、粗細等相互諧調的藝術手段。
- ⑤插花、切花:山茶更是用於插花和切花的好材料,其花期較長,花色、花形豐富,葉色濃綠光潔,有文字記載,中國明工就將茶列為瓶花材料用於花卉裝飾,日本對其應曾受中國的影響。而今茶花的種植已相當普遍,隨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茶花的切花運用將會日益廣泛。
綠化
由于山茶對光照及溫度的適應性較強,只要注意水、土的要求,在城市綠地、公園和住宅小區和城市廣場、花壇和綠帶中,均可以組合在其他植物中應用,當山茶盛開、滿樹燦爛,大有畫龍點睛之功。
庭園
山茶最宜庭園綠化,從文化內涵上它是一種傳統的瑞花嘉木,一種吉祥的喜樹。從形態來看,山茶四季常青,樹形適中、地栽、盆栽、花壇種植均相宜。而雲南山茶喬木型,需要較大的庭院空間,方能地栽,所以寺院、書院中種植較多。大理白族,家家流水,戶戶養花,首先必須種植山茶花,但以壇植或盆栽為主。
展覽
山茶花可以組成春季花展主題,辦成各種級別的花花展覽,非常受歡迎,杭州、昆明、大理、成都、溫州等地均已相約成俗,山茶花年年成為花展的主題。花展通常選定有利於茶花布展的場地,以盆花為主,分室內、室外展區組織展覽、展銷,召開山茶專題學術會議等。
專類園
在國內外植物或園藝研究部門,有關的園林風景區內,往往根據所具備的條件,開闢山茶植物專類園,供對山茶植物的分類學、生態學、園藝學等方面的研究之用,多數兼有開放展覽功能。 中國以昆明植物研究所山茶園為最著名,品種多、樹齡高、規模大。金殿園林植物園中的山茶園,更具規模,已成為一流的雲南山茶專類園。大理古城具有數量龐大的私家山茶園群體,楊家花園和他毗鄰的趙家花園最為著名,後者已於1986年規劃改建成大理茶花品種基地。在華東地區,杭州植物園的山茶園、浙江富陽中國林業科學院亞熱帶林業科學研究所、江西南昌省林科所、湖南長沙省林科所等的山茶種植園以及溫州的茶花園和金華竹馬鄉的國際茶花物種園,都擁有眾多的山茶品種和茶梅品種,供參觀、考察。廣西南寧、桂林市建立的金華茶保護區和品種園,也具有相當可觀規模。
景觀區
指大面積的山茶自然群落或人工栽培群落的宏觀場面,如雲南騰衝高黎貢山東坡的紅花油茶林開花時的壯觀景象,廣西金花茶保護區的神奇景觀,江西、湖南大片油茶林開花時的景色,以及山東半島沿海島嶼上珍奇的海島型山茶生態景觀,都是山茶工作者們嚮往的地方。
醫用價值
山茶花的藥用價值,始見於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清乾隆名醫吳儀洛的《本草從新》中已有詳述:"山茶花微辛、甘寒、涼血。治吐衄腸風下血,湯、火傷灼(麻油調塗)用紅者。子、婦人發直,研末摻之。"
吳其浚(1849年)的《植物名實圖考》卷三十五中述:"山茶,本草綱目始錄,救荒本草,葉可食及作茶飲,其單瓣結實者,用以榨油,山地種之。花治血症。"
在西南地區,民間常取山茶花花蕾供藥用,視紅色寶珠茶花為藥用茶花。其他山茶花也有類似的作用。山茶花含有花白甙及花色甙等斂止血劑,有止血、散瘀消腫之功用,主治咳血、鼻出血、腸胃山血、子宮出血以及燒傷、燙傷、跌打損傷、創傷出血等症。泡酒成茶花酒,或煮糯粥時加入成茶花糯米粥,以治痢。
功效與作用
涼血止血;散瘀;消瘀腫。主吐血;衄血;咳血;便血;痔血;赤血痢;血淋;血崩;帶下;燙傷;跌扑損傷。用於吐血,衄血,便血,血崩;外用治燒燙傷,創傷出血。
- ①朱震亨:吐血、衄血、腸風下血,並用紅者為末,入童溺、薑汁及酒調服,可代鬱金。
- ②《綱目》:湯火傷灼,研末麻油調塗。
- ③《醫林纂要》:補肝緩肝,破血去熱。
- ④《百草鏡》:涼血、破血、止血。消癰腫跌扑,斷久痢、腸風下血,崩帶血淋,鼻衄吐血;外敷炙瘡。
- ⑤《本草再新》:治血分,理腸風,清肝火,潤肺養陰。
附方
①治吐血咳嗽:一寶珠山茶,瓦上焙黑色,調紅砂糖,日服不拘多少。二寶珠山茶十朵,紅花五錢,白芨一兩,紅棗四兩。水煎一碗服之,渣再服,紅棗不拘時亦取食之。(王玷桂《不藥良方》)
②治赤痢:大紅寶珠山茶花,陰乾為末,加白糖拌勻,飯鍋上蒸三、四次服。(《救生苦海》)
③治痔瘡出血:寶珠山茶,研末沖服。(《綱目拾遺》)
④治乳頭開花欲墜、疼痛異常:寶珠山茶,焙研為末,用麻油調搽。(《綱目拾遺》)
植物文化
文學
《茶花女》是法國作家亞歷山大·小仲馬創作的長篇小說,也是其代表作。故事講述了一個青年人與巴黎上流社會一位交際花曲折淒婉的愛情故事。
市花
茶花是雲南省省花,昆明市、重慶市、寧波市、京山市市花,雲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州花。
茶花是寧波市的市花。有花卉種植面積5萬畝,年銷售額達億元以上。1984年,寧波市綠化辦、科協等單位,牽頭組織開展寧波市花評選,共發出選票6萬張,回收有效票13122張,在茶花、杜鵑和月季等花卉中,山茶花以42.4%的得票率擊敗杜鵑和月季,經市長辦公會議討論並報請市人大常委會通過,茶花摘得市花美譽。茶花能深受市民喜愛,被評為市花,是因為其自身的優勢。茶花適合寧波地區栽培,很耐寒,一般能耐零下10℃的低溫。茶花在每年的冬末春初時開放,有句詩說『山花山開春未歸,春歸正值花盛時』,說的是茶花開放時正值百花凋零的時候,而且它的花期非常長,能長達半年之久,為11月至翌年5月。
茶花是湖北省京山市的市花,茶花是「花中嬌客」,四季常青,冬春之際開紅、粉、白花,花形端莊雅致,有單瓣,有重瓣。京山建立了國內單體面積最大的茶花觀賞基地,並於2019年開始舉辦茶花文化旅遊節。 [1]
花語
山茶花開花於冬春之際,花姿豐盈,端莊高雅,是中國傳統十大名花之一,也是世界名花之一。郭沫若盛讚曰:「茶花一樹早桃紅,百朵彤雲嘯傲中。」山茶花,既具有「唯有山茶殊耐久,獨能深月占春風」的傲梅風骨,又有「花繁艷紅,深奪曉霞」的凌牡丹之鮮艷,因此自古以來就是極富盛名的木本花卉,在唐宋兩朝達到了登峰造極之境,十七世紀引入歐洲後也造成轟動,也因此獲得「世界名花」的美名。
山茶花的花語是:理想的愛、謙讓。據說,山茶花總是在晚秋天氣稍涼時,靜靜地開在庭院之中。山茶花凋謝時,不是整個花朵掉落下來,而是花瓣一片片地慢慢凋謝,直到生命結束。這么小心翼翼、依依不捨的凋謝方式,和人們追求理想中伴侶的態度一樣,所以漸漸地山茶花就成為對心中愛慕女性表達心意的代言了。在幾乎所有的花朵都枯萎的冬季里,紅色的山茶花格外令人覺得溫暖而生意盎然。而且,種在庭園中也能讓人欣賞她淡淡的花香。所以,山茶花就讓人感受到了可愛、謙讓、理想的愛、謹慎、了不起的魅力。
茶花應該如何養?
養茶花要配置疏鬆透氣的種植土,養在20-25℃之間的環境中,光照要明亮充足,但不可讓強光暴曬。日常澆水干透澆透,不可積水,二十天左右施肥1次,提供充足的養分。定期修剪花枝,保持株形圓滿。勤開窗,多通風,減少病蟲害。一旦發病,要噴灑針對性藥劑治療。
茶花形姿優美,葉片濃綠而有光澤,花形艷麗繽紛。下面我們就一起探討一下如何養茶花。
土壤疏鬆
山茶花喜歡肥沃濕潤、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土壤要疏鬆透氣,不積水,以免爛根。每2-3年換新土1次,保持肥力。可以用腐葉土和田園土等比例混合使用,盆栽建議購買茶花專用土。
溫度適宜
山茶花喜溫暖濕潤氣候,生長的最適溫度為20-25℃。夏秋高溫季節應遮蔭降溫。 冬季低溫要移入室內養護,保證溫度在10℃以上。
光照明亮
茶花喜陽耐陰,在散射光環境中生長良好,每天保持6小時以上的光照有利於光合作用。在夏季要適當遮陰,避免曬傷。冬季全天日照也沒問題。
澆水方法
茶花不耐旱,喜濕潤環境,對水分的需求比較大,但茶花的肉質根水多容易爛根,必須適量。生長期保持土壤微潮,3-5天澆水1次。乾旱高溫時要每天向葉面澆水兩次。冬季要減少澆水,7-10天澆水一次就好,避免因積水而發生腐爛。 [2]
施肥要充足
茶花花苞多,所需養分也多,要薄肥勤施,夏、秋二十天左右施一次,以促使山茶花生長旺盛,植株健壯。在花期前定期補充磷鉀肥。要求補肥次數多、濃度低,切忌一次高濃度、大劑量施肥。
- 修剪花枝:在茶花生長的過程中及時修剪,剪掉弱枝、多餘的枝葉、整理花蕾,促進吸收,以保持茶花的茂盛和美觀。
- 開窗通風:養茶花要多通風,室內養殖注意多採光通風,利於生長,也可以預防病蟲害。
茶花的營養價值有哪些?
茶花的品種很多,是中國傳統的觀賞花卉,其花朵可作菜蔬,也可用來製作點心、泡酒、泡茶。茶花具有美容養顏、清熱的功效。
美容養顏:
茶花中含有茶多酚、總黃酮、維生素等營養成分,這些物質對皮膚細胞代謝、細胞損傷的修復都具有有益的作用。
清熱:茶花偏寒涼,具有清熱解毒的作用,可以改善上火、口乾、牙齦腫痛的情況。
營養價值
茶花中含有茶多酚、總黃酮、蛋白質、維生素、花白苷、花色甙、山茶皂苷等成分。
適宜人群:大部分人群均可食用,尤其適合於皮膚暗沉者、上火的人群。
一般人群:茶花中含有維生素、茶多酚等營養物質,大多數人群都可以食用。
皮膚暗沉者:茶花中富含維生素,可以促進皮膚細胞代謝,減少黑色素沉積,改善皮膚暗沉的情況。
上火的人群:茶花偏寒涼,具有清熱解毒的作用,上火者適量食用,可以緩解口乾、燥熱、口唇生瘡的情況。
* 禁忌人群:脾胃虛寒者不宜食用。
原因:茶花偏寒涼,脾胃虛寒者食用後,可能會加重腹瀉、腹痛等消化系統不適。
食用方法
茶花可作菜蔬,也可用來泡茶、煮粥、煲湯等,如茶花茶、茶花粥、茶花絲瓜湯等。
茶花茶:將未開放的茶花採摘後去蒂,讓其花瓣散開,放入茶杯中,用沸水沖後,蓋上杯蓋浸泡10-15分鐘即可。
茶花粥:
粳米放入砂鍋中,加清水適量,先用旺火煮開,再用小火煮粥至熟,加入茶花、白糖,旺火再煮1-2分鐘即可。
茶花絲瓜湯:
將茶花、老絲瓜、芹菜洗淨,切碎,加水適量,煎煮約1小時,取湯加入冰糖即成。
山茶花沙拉:把山茶花用水浸泡半小時,撈出後加入草莓、黑加侖、葡萄乾、沙拉醬,拌勻即可。
山茶花煮雞蛋:鍋中加水,放入雞蛋煮熟,撈出去殼,然後再和山茶花一起煮15分鐘,即可食用。 [3]
溫馨提示
在挑選購買茶花時,以乾燥、色紅、不霉、花蕾長大尚未開放者為最佳。
參考文獻
- ↑ 茶花(山茶科、山茶屬植物)的詳情介紹
- ↑ 茶花應該如何養?院景樹
- ↑ 茶花的營養價值有哪些?博禾醫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