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母親(宋新明)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母親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母親》中國當代作家宋新明的散文。

作品欣賞

母親

步入成年的母親,在繁重農業生產勞動的同時,讓她越發感到文化對於人生、家庭的重要作用,與眾多青年一樣渴望文化知識的學習,是她贏精彩人生的良好思想基礎之一。 說來還算幸運,機會眷顧了她。鄉辦農民文化學校,作為熱愛集體、踏實能幹的青年,被村里首批選送她入校學習。在校期間,她如饑似渴地學習,吸吮着文化知識營養。由於勤奮好學,以優異的成績結業,成為村里同齡人羨慕的速成「文化人」。

在「大躍進」的50年代,有了家庭的母親,依靠文化知識助力,開始起步。幾年間,她又幾次被生產隊和村里派往西平、遂平兩地,接受實用縫紉技術職業培訓學習。那個年代,也沒有什麼交通工具,完全是依靠她兩條腿、一雙「鐵腳板」,多次風雨無阻地步行近百公里路程,往返於遂平、西平兩個縣城之間,較好地掌握了既定實用縫紉技能,同樣每次均以優異的學習成績結業。

從此後的一個時期內,她先後在鄉、村兩級集體實業服裝加工廠,從事着服裝加工,做了一名專職縫紉工,為鄉親們加工製作了更多、更好的衣服。因服務需求量較大,她只有沒明沒夜地加班加點、超負荷連軸轉,忙得不可開交。在鄉辦服裝廠里,為按時保質、保量地完成計件指標,接受嚴格的績效考核,也沒有時間顧自己和家裡的一切事務了。

當時的生活,正處於解決不了溫飽的困難時期,在服裝加工廠上班時,伙食都是定量的。那時我才一歲多,捨不得吃,總要留下一半給我,自己卻忍飢挨餓。廠里有時做麵條,也算是營養餐,她為了我總要留一半,下班後常常端一碗麵走了兩公里多的路程,回家餵養我。經常多半伙食讓給我,她只能忍飢挨餓。由於勞動強度大,營養跟不上,久而久之出現了全身浮腫,體力不支,時有暈倒現象發生。這樣的情況,一直持續到20世紀60年代,集體服裝加工廠撤銷後,回到生產隊,她主要從事集體生產勞動,這位小有名氣的縫紉工匠,一手嫻熟的技術,從此失去了用武之地

在實行布票制度計劃經濟的八十年代之前,家庭或個人購置縫紉機,是農民們急切渴望、遙不可及的事情。家庭婦女都是憑布票扯布、手工製作衣服。由於沒有了縫紉機,這一硬件受到限制,她僅是力所能及地、義務為村民們提供一些「只裁剪不能縫紉」的半拉子服務。在生產勞動、忙完家務之後,她對前來登門裁剪衣服的人們,習以為常的有求必應。年復一年,名聲在外,受惠於她的人們也是心存感激,都說她是「大眾熱心腸」。

20世紀七八十年代,實行的是集體所有制,家家戶戶憑工分分配糧食吃飯。我們一家老小八口人,無男勞動力,掙不到足夠的工分,糊口就成了現實大問題。僅靠她一人掙工分換糧,維持基本生活,總是力不從心,成為全生產隊出了名的口糧困難大戶。每年夏秋兩季工分核算分配糧食時,我家總是分的最少,口糧嚴重不足。解決全年口糧不足問題,只有拿錢購買工分返銷補充。家裡唯一的經濟來源,只有靠父親節衣縮食,從微薄的工資中擠出一部分,以聊補無米之炊,吃飯問題根本得不到解決。生產隊裡和社員們都知道我家的困難,始終給予極大的同情理解、千方百計地的關照。那些年,幸好在全村人全力幫助扶持下,生活上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總算挺過來了。這份難得的恩情,我們全家人至今仍然感激不盡,也將永遠銘記救命之恩。

記憶猶新的是1968年的春天,解決工分難的問題,正處於無可奈何之際,生產隊隊委會,針對我家老小人口大,無勞動力,缺少工分、口糧不足的實際情況,照顧性地給了一個很好的建議。即為了進一步解決家庭工分較少的問題,生產隊長盧五元(因我在姥姥家長大,親稱姥爺),代表隊委會建議我家,能不能想想辦法購買一台縫紉機,讓她儘量利用集體勞動出工後的間隙,採取計件工分形式 ,為生產隊男女老少提供加工縫紉、製作服裝。同時,也允許為鄰近村民加工服裝酌收微薄費用,買分換糧,提供些「有償服務」。這樣既解決了全村人和鄰近村民穿衣問題,又緩解了工分上的不足,算是權宜之計。 於是,她和父親商量後,千方百計地東拼西借,掏空積蓄,湊合着購買一台「飛人」縫紉機,成了家中最值錢的稀罕物件和養家糊口的「大功臣」。

[1]

作者簡介

宋新明,中國散文網簽約作家。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