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漢書·公孫賀傳

漢書·公孫賀傳出自於《漢書》,由我國東漢時期的歷史學家班固編撰,是中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二十四史」之一,是繼《史記》之後我國古代又一部重要史書,與《史記》、《後漢書》、《三國志》並稱為「前四史」。 [1]

目錄

原文

公孫賀字子叔,北地義渠人也。賀祖父昆邪景帝時為隴西守以將軍擊吳楚有功封平曲侯著書十 余篇。

賀少為騎士,從軍數有功。自武帝為太子時,賀為舍人,及武帝即位,遷至太僕。賀夫人君孺, 衛皇后姊也,賀由是有寵。元光中為輕車將軍。軍馬邑。後四歲,出雲中。後五歲,以車騎將軍從大將 軍青出,有功,封南窌侯。後再以左將軍出定襄,無功,坐酎金,失侯。復以浮沮將軍出五原二千餘里, 無功。後八歲,遂代石慶為丞相,封葛繹侯。時朝廷多事,督責大臣。自公孫弘後,丞相李蔡、嚴青翟、 趙周三人比坐事死。石慶雖以謹得終,然數被譴。

初,賀引拜為丞相,不受印綬,頓首涕泣,曰:「臣本邊鄙,以鞍馬騎射為官,材誠不任宰相。」 上與左右見賀悲哀,感動下泣,曰:「扶起丞相。」賀不肯起,上乃起去,賀不得已拜。出,左右問其故, 賀曰:「主上賢明,臣不足以稱,恐負重責,從是殆矣。」

賀子敬聲,代賀為太僕,父子並居公卿位。敬聲以皇后姊子,驕奢不奉法,征和中擅用北軍錢 千九百萬,發覺,下獄。是時,詔捕陽陵朱安世不能得,上求之急,賀自請逐捕安世以贖敬聲罪。上許 之。後果得安世。安世者,京師大俠也,聞賀欲以贖子,笑曰:「丞相禍及宗矣。南ft之竹不足受我辭, 斜谷之木不足為我械。」安世遂從獄中上書,告敬聲與陽石公主有私,及使人巫祭祠詛上,且上甘泉當 馳道埋偶人,祝詛有惡言。下有司案驗賀,窮治所犯,遂父子死獄中,家族。

譯文

公孫賀,字子叔,北地郡義渠縣人。公孫賀的祖父昆邪,漢景帝時任隴西郡太守,因為率軍攻打叛亂的吳、楚等國有功,被封為平曲侯,著書十幾篇。

公孫賀年輕時當騎士,參軍作戰數立戰功。漢武帝做太子時,公孫賀為太子舍人,到武帝即位,提拔公孫賀為太僕。公孫賀的夫人衛君孺,是衛皇后的姐姐,公孫賀因此而受寵幸。武帝元光年間,任輕車將軍,駐軍馬邑。四年以後,率軍出雲中攻擊匈奴。又遇了五年,以車騎將軍的身份跟隨大將軍衛青出擊匈奴,有功,被封為南卵侯。後又以左將軍身份從定襄郡出擊匈奴,無功,因獻酎金成色不足而獲罪,失去侯爵。再以浮沮將軍出五原郡二千餘里攻擊匈奴,無功。八年以後,終於代替石慶任丞相,被封為葛繹侯。當時朝廷多事,監督責罰大臣。從公孫弘以後,丞相李蔡、嚴青翟、趙周三人連着因事獲罪而死。石慶雖然因為謹慎得享善終,但多次遭受譴責。

當初公孫賀被任命為丞相時,不願接受丞相印綬,叩頭哭泣,說:「我本來是邊界上的人,靠鞍馬騎射的本領當了官,才能實在不能勝任宰相。」皇上和左右大臣看見公孫賀悲哀,都觸動感情流下淚來,武帝說:「扶起丞相。」公孫賀不肯起來,皇上就起身走了,公孫賀不得已接受了任命。出宮後,左右大臣問公孫賀不願當丞相的原因,公孫賀說:「皇上賢明,我當丞相不稱職,害怕受重責,從此就危險了。」

公孫賀的兒子公孫敬聲,代替公孫賀做了太僕,父子同居公卿之位。公孫敬聲仗恃自己是皇后姐姐的兒子,驕縱奢侈不守法令,武帝征和年間,擅自挪用北軍的錢一千九百萬,事情發現後,被逮入監獄。這時皇上下詔搜捕陽陵縣人朱安世還沒捕獲,皇上急於將其逮捕歸案,公孫賀自己請求追捕朱安世來贖公孫敬聲的罪。皇上允許了公孫賀的請求。後來,公孫賀果然抓獲朱安世。朱安世是京城的大俠客,聽說 公孫賀想用他為兒子贖罪,笑着說:「丞相的災禍牽連到他的宗族了。我正要告發丞相違法的事,訴訟的話很多,砍伐南山的竹子也寫不完,用斜谷的木頭做桎梏也不能束縛我,不讓我 告發。」朱安世於是從獄中上書,告發公孫敬聲和陽石公主私通,以及指使巫師在祭祀時詛咒皇上,並且上甘泉宮在馳道上埋偶人,用很惡毒的語言詛咒。武帝下令有關的主管部門審訊查驗公孫賀,徹底追查他所犯的罪行,竟致父子二人死在獄中,全家被族滅。 [2]

作者簡介

班固(32年—92年),字孟堅,扶風安陵(今陝西咸陽東北)人,東漢著名史學家文學家。班固出身儒學世家,其父班彪、伯父班嗣,皆為當時著名學者[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