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漢江悠悠漢水長(耿永君)

漢江悠悠漢水長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漢江悠悠漢水長》中國當代作家耿永君寫的散文。

目錄

作品欣賞

​​​​​​​​​​​​​​漢江悠悠漢水長

2012初冬,我隨陝西省普通高中標準化學校聯合督校專家組去了一趟漢中。

西安出發到漢中,穿越秦嶺是必須的。小車駛上西漢高速公路後,不一會便來到秦嶺腳下。

對於秦嶺,我每次面對它,都感到一種敬畏,一種震撼,她那高聳雲霄,大氣磅礡的雄姿常令我動容。那巍峨、壯闊的非凡氣勢給人以智慧和勇氣,膽識和力量……小車左繞右彎穿行于山腳下,山峰連綿,山上樹木蔥籠,萬紫千紅,陽光普照,白雲繚繞。隧道接連不斷,剛駛出洞口瞭了一眼山嶺,看了幾縷陽光,眨眼間又衝進一個更深的隧道,洞裡燈火通明,就這樣明暗交替着在秦嶺心臟穿行……

也不知是穿過那個隧道,山勢漸趨平緩,眼前豁然明亮,一派美景從天而降:山綠水清,房舍密集,蔬菜碧綠,氣候溫和,這景色和我家鄉陝北的冬天北風呼嘯,山峁蕭瑟形成明顯對比。三小時到漢中,據說未通高速公路時需六七小時呢。

漢中,因漢水得名,北有秦嶺屏障,寒流不易侵入;南有巴山阻隔,熱浪難以抵達。中間為盆地,故此地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春暖秋爽,雨量充沛,氣候溫潤,生態好,資源富,最宜人居住。難怪當初劉邦以此為發祥地,築壇拜韓信為大將,明修棧道,暗度陳倉,逐鹿中原,平定三秦,統一天下,成就漢王室四百餘年。從此,漢朝、漢族、漢語、漢文化等稱謂一脈相承。這裡是中國南北氣候分界線,森林覆蓋率為50%。漢中有四寶:朱䴉、大熊貓、金絲猴、羚羊,故稱「中華聚寶盆」。朱䴉還是漢中的市鳥。我發現,這裡的方言口語,飲食習慣,民風習俗與關中截然不同,與陝北相差更遠,而和四川卻十分相似。

翌日清晨,我們來到位於漢中市中心的漢中中學。學校領導帶我們去會議室。順着校園中軸線出學校後門向右一轉,忽見一所古色古香的大門,上方有幾個蒼勁的繁體大字:「漢南書院」,左右有對聯云:

依秦控蜀龍興地

建宮營庠鳳起斯

大門進去是二門,又有對聯云:

讀五車書不外乎明史實諳人性通物理

建千秋業最重在捍天道定彝倫藝畹蘭

二門院內中央,是一尊高大魁梧的孔子塑像。聖人手捧書卷,美髯飄飄,笑意盈盈。我見過不少孔子塑像,面容大都一本正經,而這尊塑像卻親切友善,如沐春風。整座書院建築恢宏,氣勢不凡,有桂花、瓶蘭、紫薇、翠竹,古木蒼勁,繁花挺秀。沒想到在這裡竟然藏着這樣一座保存如此完好的書院,令人驚嘆。我從一側門走出,回首一看又有對聯曰:

真樂事讀書寫字

最怡情品水觀雲

走到最後一間房,正面是孔子巨幅畫像,左右對聯曰:

奇矣匹夫竟成百世師

偉哉一言而為天下法

畫像正下方供奉聖人牌位,兩邊有對聯曰:

千秋楷模

萬世師表

學校會議室設在這裡一間大學堂里。李校長介紹說,書院始創於清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距今有270多年的文化積澱,是漢江之濱一道亮麗的人文景觀。1906年書院改為漢南中學堂,1912年民國政府正式命名為漢中中學。我們在這所環境幽靜,古韻悠長的書院查閱有關檔案資料。在學生座談會上,莘莘學子們對書院有着濃厚的書香情結,孩子們很動情地說,在漢南書院旁讀書是他們一生最難忘的時光,漢南書院是他們永遠不能忘懷的地方……是啊,這座書院不僅是漢中人一筆了不起的精神財富,更是漢中中學豐厚的校本課程資源。「漢南書院」歷來的精神追求,開放、包容、偉麗、沉博的傳統校風應該永久傳承……

入夜,來到漢江岸邊,男女老幼都在江邊休閒散步,寬闊的江面升起排排噴泉,隨着音樂節奏,幾百隻跳動的噴泉或舞之蹈之,或飄之跳之,猶如一群美女在水面上翩翩起舞,掀起漢江之濱激情的音韻。

第三天早晨,驅車從市區出發,漢江大橋一過,是南鄭縣的大河坎鎮,其鎮的建築規模與氣勢和江對岸市區完全相似,我們還以為沒出市區呢。到南鄭縣中學,天空下起小雨,整個縣城籠罩在一派煙雨之中。南鄭中學校園空氣清新濕潤,花壇鮮花依然盛開。校園學生們正利用課餘時間排練節目。近年來,南鄭中學全面實施「出名師、育英才、創特色」三年行動計劃,開創了學校發展新局面。

南鄭距勉縣約40分鐘行程,勉縣一中校門口對面是武侯祠,西邊是古陽平關諸葛亮讀書台,不遠處是定軍山。何校長說,該校創建於1938年,原名武侯中學,建校已有70多年歷史。三國時期,漢中是魏蜀兩國兵戎相見的主戰場,老將黃忠在定軍山下刀劈夏侯淵,趙雲漢水之濱大敗曹軍,劉備自立為漢王。一代名相諸葛亮在漢中屯兵8年,度過他一生最為嘔心瀝血的歲月,六出祁山,北伐曹魏,鞠躬盡瘁,最終歸葬定軍山下,安息地武侯祠被稱為「天下第一武侯祠」。勉縣一中歷來以三國文化為底蘊,辦學理念先進,管理嚴格,教學質量高,譽滿漢中,培養出一大批品學兼優的棟樑之才。2003屆畢業生楊懷保,被評為「陝西省十大孝子」,獲得「全國道德模範之十大孝老愛親模範」稱號,受到胡錦濤總書記接見,1990屆畢業生彭小波,現為中國運載火箭設計院主任設計師,參與了「嫦娥一號」衛星和神七的發射……

在漢中的3天裡,我都被所見所聞深深感動着,我想起和我一樣被感動的余秋雨先生,他說過一段話我至今記憶猶新:「我是漢人,我說漢語,我寫漢字,因為我們曾經有過一個強大的王朝——漢朝。而漢朝一個非常重要的重鎮,那就是漢中。這兒的山水都成了歷史,都經過了歷史,而這些歷史都成了我們民族的故事。我有一個建議,讓全體中國人都把漢中當作自己的家,每次來漢中當作回了一次家」。

是的,每一個漢人都應該回自己的家——漢中來看看。 [1]

作者簡介

耿永君,中學語文高級教師,陝西省作家協會會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