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漢語句子的信息結構和語調模式

來自 孔夫子網 的圖片

漢語句子的信息結構和語調模式》,秦鵬 著,出版社: 南開大學出版社。

書籍是用文字、圖畫和其他符號,在一定材料上記錄各種知識,清楚地表達思想,並且制裝成卷冊的著作物[1],為傳播各種知識和思想,積累人類文化的重要工具。它隨着歷史的發展,在書寫方式、所使用的材料和裝幀形式[2],以及形態方面,也在不斷變化與變更。

目錄

內容簡介

本書在韻律音系學的理論框架下,利用韻律格局的實驗方法,從漢語聲調和語調關係的反思入手,求證漢語句子語調韻律分布模式的決定因素,並初步考察表現焦點的韻律手段和其他表達手段的相互關係。本研究得出了三個主要的研究結論:,漢語聲調和語調不存在系統性疊加共變關係,「橡皮帶」效應觀點值得進一步思考;第二,句子的語調韻律分布模式取決於信息結構;第三,漢語信息焦點和對比焦點在韻律凸顯的策略選擇上有系統性的不同。

作者介紹

秦鵬,文學博士,畢業於南開大學文學院,現為天津師範大學語言心理與認知科學研究院講師。研究領域為實驗語音學和音系學,主要研究興趣為漢語信息結構的韻律編碼。曾獲得國際中國語言學會「青年學者獎」(YSA)。

前言

序 一

秦鵬即將出版博士論文,囑我撰寫序言,作為導師,責無旁貸,而且願意利用這個機會,把他鄭重推薦給學界。

秦鵬碩士階段師從石鋒教授,主修實驗語音學,重點在聲調的聽覺感知研究,其碩士論文研究泰語聲調(《泰語三個平調的聽覺感知研究》),證明泰語高調不應該被歸入平調的範疇。他碩士畢業後有志於音系學研究,2015年投師於我門下。鑑於他技術有餘、學理欠缺的情況,我要求他報名參加暑期舉辦的中國語言學書院研習班,就現代語言學的一些必要知識進行補課。中國語言學書院以課程密度高、課程覆蓋面廣、學業緊張、考核嚴格為色。該書院旨在全方位發展的年輕語言學者,秦鵬連續參加了三年,在學習過程中他認真鑽研,迎難而上,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秦鵬進入南開攻讀博士學位的第二年開始考慮博士論文題目。他在碩士期間的主要是實驗語音學,我希望他在獲得了現代語言學的系統後,能用實驗語音學方法解決現代音系學的一些問題。比如,以韻律研究而言,從韻律詞到音系短語層次,實驗語音學幫不了多少忙,因為這些韻律單位的定義基本上是由形態句法層面的參數來決定的。但在語調短語以上的層次,實驗語音學卻頗有作為。這些層次的界定涉及信息結構、語義信息、強調、重讀、焦點等,通過實驗語音手段,可以揭示它們的一些本質點。在漢語裡,信息結構不同、語義焦點不同會有不同的語音表現,每一種信息結構的語音表現如何?與其相應的音系規則為何?成段語流中每個句子如何連接(句間音渡的問題)?在語音描寫基礎上能不能抽象出一些句際變調的音系規則?哪些語用、話語層次的參數會影響到語篇的語音表現?這些問題都可以通過語音實驗的方法而獲得一些有價值的答案。

在來回反覆討論的過程中,秦鵬大致明確了研究的路徑,包括如何根據語用類型和話語分析類型設計調查表、如何把影響因素分類化、如何尋找合格的發音人、如何進行語言調查、如何進行文獻綜述和批評,等等。與此同時,我把自己常年思考並在課堂或講演中談過的一些問題及觀點提供給他,比如,漢語語調的音系本質究竟是什麼?漢語的字調和語調到底是何種關係?我一直認為,趙元任先生大小波浪、橡皮效應的說法只是一種比喻,學理上並不可靠。每個韻律層次的語言單位都有各自不同的獨立的超音段成分,漢語字調是音節(字)的超音段成分,語調是句子的超音段成分,兩者之間並不是衍生關係。如果語調模式是由字調決定的,那麼,在同樣的信息結構條件下,不同的字調組合應該會產生不同的語調模式;而如果是語調模式決定於信息結構,那麼同樣的字調組合條件在不同信息結構下會產生不同的語調模式。我希望秦鵬能通過設計合理有效的語音實驗,來證實或證偽我的上述這些看法。他沿着這一思路,做了一系列的實驗,並寫出了一些單篇論文,分別發表在《中國語文》、《當代語言學》、《漢語學習》、《南開語言學刊》等刊物,其中《趙元任「橡皮帶」效應的實驗考察》一文還在2017年匈牙利布達佩斯舉行的第25屆國際中國語言學學會(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Chinese Linguistics)年會上獲得了空缺多年的「青年學者獎」(Young Scholar Award),其博士論文也因此而順利完成。現在即將要出版的這本專著就是在其博士論文基礎上,考察如下具體問題,並得出了以下一些結論。

一、按照趙元任先生解釋的思路,通過對他提出的「橡皮帶」效應進行聲學實驗模擬發現,雖然「橡皮帶」的比喻指出了聲調在語調(調域)變化作用下的整體趨勢,但二者的變化關係是不是真的如橡皮帶伸縮那樣的等比例變化。換言之,漢語聲調和語調在音高上並不存在系統性的疊加共變關係。句子裡的聲調在語調的影響下表現出動態性和穩定性交織的點,動態性主要表現在調形拱的變化上,但調形上的變化並不改變某個聲調的調位征;穩定性是對調階高低而言的,語流中所有的聲調都表現出了調階上的穩定性。

二、根據韻律音系學相關理論,在韻律研究中,區分韻律單位(結構)和韻律征(模式)十分必要,語言學意義的韻律研究應該從韻律結構單位出發觀察韻律征,而不是通過韻律征(聲學參數)來定義韻律單位。韻律音系學意義上的語調是語調短語及其以上的韻律單位的超音段征,語音上實現為綜合的韻律模式,而不只是音高一個方面。

三、語調不是單純的語音問題,決定漢語語調模式的關鍵因素是信息結構,而不是聲調的配列。實驗證明,同一種信息結構條件下,不同聲調組合的實驗句表現出相似的音高、音長和音量模式;而同一聲調組合的實驗句在不同的信息結構條件下卻產生了不同的語調音高、音長和音量模式,局部的相似性或來源於信息表達的相似,或來源於發音點的偶合,總體的實驗結果支持信息結構決定語調模式的假設。

四、在漢語的焦點研究中,區分信息焦點和對比焦點這兩個不同的類型是必要的,二者在語調凸顯上呈現出系統性的不同:信息焦點更倚重焦點詞本身的語調要素(主要是音長和音強)凸顯來標記焦點信息,即信息焦點的加入導致的焦點詞,其本身音長延長和音強增加的程度明顯大於相應的對比焦點引起的增量,這是一種通過正向凸顯策略標記的「呈現性」征。另一方面,對比焦點要比信息焦點更倚重句子裡非焦點部分,通過音高下降、調域收窄、音長縮短、音強減弱等手段,與焦點部分形成顯著的落差來標記焦點信息,這是一種通過負向凸顯策略標記的「對比性」征。

五、在信息焦點條件下,標記詞「是」的加入對焦點信息的韻律凸顯有一定的補償(減弱)作用;而在對比焦點條件下,標記詞「是」的加入對焦點信息的韻律凸顯有一定的促進作用。詞法標記「是」的加入在不同焦點條件下作用不同,這也說明信息焦點和對比焦點是需要加以區分的兩種不同的焦點類型。

自然,毋庸諱言,這項研究仍有可提高之處。比如,對「信息結構」採取了較為狹義的理解,主要在焦點的範疇內探討其語音實現,對信息結構理論的其他範疇(如話題、預設等)尚未涉及。另外,信息結構的語言表達手段多樣,有語音韻律的,也有形態句法的,很多情況下是多種手段綜合作用。在信息表達中,不同手段之間存在怎樣的關係很值得探討,本書在語音和語法的界面研究上只做了初步嘗試,還未深入下去。後,實驗句設計過於簡單,對非常規句式的韻律表現還沒有探討,實驗條件下的語句和現實交際中的實際情況是存在較大差距的。

不過,不管怎麼說,該項研究對漢語字調與語調的實驗設計、量化分析程序的過程等,提供了一種新的研究範式,並可以為語調教學提供客觀和科學的參考。

值此秦鵬博士論文即將出版之際,寫下上述隨想,一是表達祝賀之意,二是希望讀者諸君給予批評指正。

是為序。

張洪明

2021年11月於北美威州麥迪遜市

參考文獻

  1. 作品、著作物與版權,道客巴巴,2014-11-09
  2. 書籍裝幀設計的分類及藝術表現形式,豆丁網,2016-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