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江格勒斯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江格勒斯鄉位於葉城縣東北面24公里處,地處亞歐大陸腹地,位於喀喇崑崙山北麓,塔里木盆地西緣,東北面與塔克拉瑪干沙漠接壤,西南與澤普、莎車相鄰,形成三縣交匯的窗口。屬於典型乾旱大陸性溫帶氣候。全鄉總面積280平方公里,地形平面呈長形,東西長31公里,南北寬9、2公里。全鄉可開墾地6、4萬畝,現有耕地5、3萬畝。轄16個行政村、2個園藝場,67個村民小組,人口1、91萬。聚居着以維吾爾族為主的漢、回、哈等6個民族。[1]

中文名稱: 江格勒斯鄉

行政區類別: 鄉

所屬地區: 新疆葉城縣

電話區號: 0998

面 積: 280平方公里

人 口: 1.91萬

車牌代碼: 新Q

簡介

江格勒斯鄉曾是一片荒漠瀚海,無情的風沙無時不在企圖吞噬所有生命。歲月悠悠、時光輪迴,在黨的正確領導下,世代生長在這裡的各族人民用智慧的力量和辛勤的汗水,不斷與惡劣的環境做着頑強的鬥爭,通過大量的開溝引渠、墾荒屯田、植樹造林,造就了一片生機活潑的沙漠綠洲,並享有葉城縣產棉大鄉一枝獨秀的稱號。

曾幾何時,江格勒斯因為地處偏遠,交通不變,信息閉塞,傳統的種植業一度持續占據經濟總量的主導地位,相對制約了社會全面進步。近年來,尤其是實施產業結構戰略性調整以來,江格勒斯趁勢而上,搶抓機遇,發展第一務。按照「優糧棉、擴果蔬、增畜禽、抓市場」的發展思路,發展一村一品、一村一特的精品產 業,在保持糧棉定植的同時,迅速崛起、不斷壯大的畜牧業、林果業、二三產業構成了農村經濟多元化增長格局,推動了全鄉各項事業的全面進步,「三個文明」建設取得突出成效。全鄉經濟快速平穩發展,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黨在農村的執政基礎更加鞏固,社會穩定形勢良好,人民安居樂業。2005年全鄉生產總值7400萬元,人均收入2389元。

種植作物

江格勒斯鄉土壤肥沃,氣候宜人,四季分明,適合各類作物生長,糧食作物有小麥、玉米,經濟作物有棉花、茴香、豌豆、紅蘿蔔等,瓜菜類有西瓜、甜瓜、黃瓜、辣子、西紅柿、豇豆、大蔥、白菜等。

江格勒斯是果品之鄉,四處飄逸着果實濃郁的香甜,全鄉現有林果面積4.8萬畝,年產核桃70噸、獨具特色的恰氣孔小白杏150噸、紅提葡萄20噸。

民俗風情

江格勒斯鄉蘊涵深厚的傳統文化,喜歌善舞的維吾爾族群眾在茶餘飯後、重大節日總會自發組織文體活動。具有典型民族特色的「買西來甫」、「賽乃木」歌舞,展示着當地群眾的豪邁與熱情,悠揚歡快的「熱瓦甫」、「杜塔爾」樂聲把人帶入天堂的意境。獨占鰲頭、持續立於不敗之地的體育運動「摔跤」、「賽馬」,展現着全鄉的生機與活力。

管轄範圍

轄16個村委會:阿勒瑪勒克村、恰其庫木村、英協海爾村、喀拉墩村、薩依開其克村、夏勒迪壤村、蓋米力克村、蘭干村、黑尼恰喀村、麻扎艾日克村、吐格曼恰喀村、代爾瓦扎庫木村、塔合塔科瑞克村、托格拉克恰喀村、霍依拉恰喀村、阿熱江尕勒村,古勒巴格園藝場、吉格代力克農場。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