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江陰侯 吳良(1324—1381)安徽定遠人,原名國興,投奔朱元璋後,因避諱朱元璋字國瑞中的「國」字,易名種和、賜名良、號老實吳。 1381年吳良病故青州,1384年12月吳良長子吳高守孝期滿世襲江陰候

吳良原居定遠縣昌義鄉三和集(安徽六家畈人),追隨朱元璋被任命為帳前先鋒,領兵攻取滁州、合縣,大戰採石,轉戰溧水、溧陽,為朱元璋攻占南京立下汗馬功勞。明洪武三年(1370),吳良受封為江陰侯。之後,他又率軍赴廣西平蠻。洪武十四年(1381)病死青州,終年58歲。死後賜特進光祿大夫上柱國中軍都督,追封江國公,諡襄列,賜葬鐘山之陰。 吳良、吳禎同葬一地。兩墓前神道各有一組石刻,每組石刻有石馬石羊石虎、石人各1對。1965年,因建設需要,南京市文物管理委員會清理了吳良墓。墓呈長方形,用城磚砌築,分前後兩室,中設木門。出土有玉帶飾玉佩銅灶、銅火盆等隨葬品,另出土墓誌1合。地面石刻除前面所述,還有龜趺1個,碑已不存在。吳禎墓,1952年因電影機械廠建設,經華東文化部批准,墓前神道石刻按原排列秩序遷移至吳良墓的左側。1983年,南京市博物館對該墓進行了發掘清理,出土金、銀、玉器等隨葬品,並出土墓誌1合。 吳良長子吳高承襲父親「江國公」爵位特權1384年12月賜封江陰侯,永樂年間稱病不朝,回歸故里定遠三和集(明:定遠縣昌義鄉),因涉王事除爵奪卷。

特進光祿大夫,階官名,明代文武官正一品階初授特進榮祿大夫,升授特進光祿大夫。[1]

目錄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