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沙頭城區沙頭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沙頭城區沙頭鎮在2005年南海行政調整之前,有南海市沙頭鎮;南海區行政調整之後,沙頭鎮併入九江鎮為其片區成為沙頭城區。[1]

面積18.86平方公里的佛山市南海區沙頭鎮地處珠三角腹地,是典型的水鄉小鎮,地理環境優越,這裡有北江支流流過,緊鄰國家5A級風景區西樵山、國藝影視城等景點,鎮內北江段擁有貨運碼頭,鄰近順德龍江、禪城南莊等多個客運、貨運出口碼頭,佛開高速公路從鎮內通過並設有出入口。

中文名:沙頭

外文名:sandbank

別 名:沙

行政區類別:街道辦事處

所屬地區:南海區九江鎮

地理位置:珠江三角洲腹地

面 積:18.86 km²

下轄地區:萬安社區,北村,水南,朗星,南金,英明,西橋,石江

政府駐地:九江鎮江濱新區8號

電話區號:0757

郵政區碼:528208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約3-4萬(2016)

著名景點:沙頭公園

機 場:佛山沙堤機場

火車站:佛山站、佛山西站

車牌代碼:粵Y

方 言:粵語-沙頭話

鎮內高中:南海中學分校

地理環境

沙頭鎮是佛山市南海區九江鎮內片區,是著名的「廣東四小虎」之一南海的轄區。

沙頭起源於宋代,清代前期屬鼎安都,後屬九江廳沙頭堡,民國後稱沙頭鄉。1961年為九江區沙頭小公社,1961年併入九江公社。1980年8月再從九江公社分置。1983年撤社改區,1987年撤區建鎮。全鎮面積21.5平方公里(山根村原屬沙頭鎮90年代起歸西樵鎮管理),轄一個城區和七個村委會。常住人口27800多人,外來人口21800多人。

廣東省南海市沙頭鎮(現佛山市南海區九江沙頭)沙頭是民營企業迅猛發展的一方熱土,多年來,該鎮奉行「工業立鎮」的方針,採取「政府出力,商家出資,優勢互補,共創繁榮」的發展策略,大力扶持民營企業發展。使原該鎮民營企業數量達500多家,形成了板材、服裝、印刷包裝、五金器皿、床上用品等五大支柱行業。在此基礎上,孕育了佛山市阿里順林家具有限公司(林氏木業)、必得福無紡布、南海NO.1實業有限公司、廣東佳科風機有限公司、迪奧比家具等大批民營骨幹企業。原該鎮民營企業年產值已達37億元。面積10500畝的沙頭工業園也落成,分A區與B區。該園按照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的要求,建成一個功能布局合理,集工業區、居住區、商業服務區於一體的功能既齊全,環境又舒適的新型工業區。

歷史沿革

佛山行政調整後的發展

2005年沙頭鎮併入九江鎮。沙頭鎮位於南海區西南部,下設萬安社區居委會,全鎮轄7個村:西橋村、石江村、水南村、南金村、北村村、朗星村、英明村。九江與沙頭的第一同是都在佛山市「2+5」為主體的城市空間發展模式的規劃中一同列入南部的重點組團。今後發展占有「天時、地利、人和」。「天時、地利、人和」是古代兵家謀求的最理想的用兵境界。在現代工業社會中,「天時、地利、人和」一樣是商家、政治家在謀求商業、社會發展格局的最理想的布局境界。在南海的這一輪鎮級行政規劃調整中,九江攜手沙頭前行,記者認為這是因為此兩地有「三同」,政府部門希望通過整合使新九江能更好用足天時地利,謀求物流商都發展大計。

第二同是兩地都擁有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九江有着其他鎮無法比擬的水道、陸路優勢。有「兩廣大動脈」之稱的西江黃金水道流經九江南部,九江建有7座比較重要的碼頭,公路方面有325國道、佛開高速公路連接南北,龍高公路、珠二環橫貫東西。沙頭不僅有高速公路、325國道經過,更擁有北江兩個貨運碼頭,水陸交通便利。

第三同是兩地都致力於物流業的發展。水陸交通便利、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正是成為發展物流的引擎。

資源整合,強強聯手是發展的需要。整合後的新九江鎮若能把握機遇,用足天時地利,定能實現打造物流商都的構想

社會經濟

工業

經過10多年的發展,沙頭已從一個純農業鎮轉變成一個新興的工業物流城鎮。全鎮工業企業有1000多家,初步形成了以金屬製品、服裝家紡、裝飾板材、家具製造、包裝印刷、特種作業車生產、等為主的行業發展格局,其中,又以金屬製品、服裝家紡、家具三大行業為鎮的主導行業。三大主導行業企業共有500多家,占全鎮工企業的70%,2010年產值達100億元,占全鎮工業總產值的68%。家紡製造業業方面,作為沙頭的傳統支柱產業之一,10多年來,隨着生產方式的不斷更新,產品種類的不斷多樣化,家紡製造企業得到了不斷的發展和壯大,湧現出以NO.1、帝豪、夢莎、富仕、穩德福等一大批家紡企業。

家具業同樣是沙頭一個發展較為快速穩健的行業。以林氏木業的成功為例子。

2007年開始,隨着電子商務的發展,沙頭人利用毗鄰「龍江-樂從」家具產業鏈,瀋海高速橫穿等地理優勢,家具電子商務迅速崛起,讓諸多傳統行家們大跌眼鏡。他們中間,有人資源底子夠雄厚,眼光夠毒辣,借勢而起自然無可厚非,而真正憑藉「草鞋布衣」之身,逐漸走上神壇的,一般分為兩種,要麼有超人的營銷法子,要麼有非一般的技術手段。

通過數據上的分析和挖掘,5年時間,林氏銷售額從500萬到3.2億元,2013年雙11促銷日,林氏木業網上的旗艦店創下了一天賣出一億多元的驚人業績。從淘寶數據監測工具數據魔方獲得的資料顯示,2013年11月11日林氏木業銷售額在住宅家具類排行第1,在廣東省排名第4。當天活動中林氏木業的銷售業績在佛山地區位居首位。

2016年,立足於沙頭的林氏木業在天貓雙十一活動中,單日銷售額突破6億,讓本地企業的目光都關注到林氏木業身上

隨着林氏木業一系列電子商務家具巨頭的牽頭,讓沙頭的電子商務產業及其配套的物流運輸業得到了空前的發展,同時帶動了地區的商業和家具附屬產業的發展。

農業

沙頭鎮地處珠江三角洲腹地,位於北江之下,鎮內魚塘密布,是傳統淡水魚養殖基地,鎮內魚塘面積14000多畝。

過去沙頭鎮以放養草魚、鱅魚、鰱魚、鯪魚等四大家魚為主。大力改造養殖環境,推動規範化無公害養殖,養殖水平不斷提高。桂花魚、加洲鱸魚、生魚、鰻魚、西江鉗等高值品種成為替代傳統品種的主產品。

從古至今,沙頭鎮都是著名的魚苗養殖地。眾多魚苗養殖基地在沙頭鎮遍地開花。育種優良,省內外養魚人多數在沙頭鎮購買魚苗。

花鰻等新品種開始試養推廣,向優質高值方向發展。2014年,水產養殖收入達到5-8億元。

第三產業

沙頭商風濃厚,史上有「魚米之鄉」的美譽,聚合萬商雲集。商風之盛孕育出沙頭人善商、精商的思維特質。2005年區劃調整後,新一屆黨委政府積極推行「商貿旺鎮」策略,以調整全鎮商業發展布局、規劃發展和培育鎮內商貿中心和集貿點為突破口,通過政府引導、政策扶持、社會參與等措施。2011年起引入了沙龍明軒、保捷廣場、鉑思廣場、驪駿華軒等一系列大型商住一體綜合性廣場項目,鎮內商貿、集貿點逐漸形成,商貿發展形勢喜人。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