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內容簡介

★ 水果、穀物、堅果、茶葉……很多我們熟悉的食物都有着深刻且出人意料的過往,它們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史前中亞

★ 作者綜合了廣泛的考古學、植物學、歷史學證據,講述古老世界的農業生產者如何培育出我們今天享用的食物,以及它們傳入世界各地的迷人經歷

★ 追溯沿着古老絲路的商品、思想、文化和基因交流,以及絲綢之路在食物的進化和傳播中所扮演的角色

★ 通過生動的例子,探索食物是如何影響人類歷史進程並改變全球飲食的

★ 國際學術研究機構馬普所研究員羅伯特·N.斯賓格勒三世多年心血之作

★ 《自然》《經濟植物學》等權威期刊推薦

穀物、水果、堅果、茶葉……我們今天消費的許多食物都有深刻且令人驚訝的過往,它們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史前中亞,沿着絲綢之路,進入世界各地的廚房。絲綢之路沿線的商品、思想、文化和基因交流可以追溯到五千年前,有組織的貿易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二世紀的漢朝。本書綜合了廣泛的考古學、植物學和歷史學證據,講述了古代的農業生產者如何培育出我們今天享用的食物,以及它們傳入世界各地的迷人故事。通過考古遺址中發現的保存完好的植物遺存,斯賓格勒三世確定了我們熟悉的作物馴化的地區和人們攜帶它們週遊世界的路線。通過生動的例子,探索了食物是如何塑造人類歷史進程並改變全球飲食的。

作者簡介

羅伯特•N.斯賓格勒三世(Robert N. Spengler III)

德國馬克斯-普朗克人類歷史科學研究所古植物學實驗室負責人,大眾/梅隆基金會( Volkswagen/Mellon Foundations)研究員,以及古代世界研究所的前訪問研究學者。

陳陽

畢業於北京語言大學高級翻譯學院,英語、法語自由譯者、寫作者。譯有《法老的寶藏》《密室推理講座》《一個孤獨漫步者的遐想》《人間食糧》《人像:2005-2016》等十餘部作品。

唐莉

德國馬克斯-普朗克人類歷史科學研究所考古學專業博士。

原文摘錄

人們在絲綢之路上傳播的生物有機體規模空前,只有歐洲的殖民地擴張才可與之一較高下。 雖然手抓飯可能是今天在俄羅斯、土耳其和阿拉伯世界流傳最廣的一道膳食,但它的雛形 可能起源於2000年前的印度,隨後逐漸傳播到俄羅斯全境。手抓飯的形式豐富多樣,原料包括米飯、水果乾或胡蘿蔔、洋蔥,有時還有肉類;每個地區、每個家庭都有其製作秘訣。手抓飯儼然成了身份認同的標誌,偶爾還是民族性的有力宣示。許多中亞人都以當地的特色手抓飯為榮。有意思的是,雖然現代食客幾乎無法想象沒有米飯的手抓飯,但是在近代之前,只有最富有的社會上層人士才有機會享用米飯,其他人只能用大麥製作手抓飯(Bacon,1980)。

書評

《沙漠與餐桌》探討「食物在絲綢之路上的起源」。從文明傳播的角度來說,絲綢之路作為器物之路、貿易之路、宗教之路等的意義,已經廣為人知,但是,有關農作物和飲食文化交流的歷史,基本上仍處於零散的討論狀態,大多作為篇幅短小的論文或者專著中的個別章節、段落而出現。就此而言,《沙漠與餐桌》一書,提供了絲路文明研究的新的視角。

作者羅伯特·N.斯賓格勒三世是德國馬克斯-普朗克人類歷史科學研究所古植物學實驗室負責人,大眾/梅隆基金會研究院,以及古代世界研究所的前訪問研究員。

通過追蹤一系列植物在跨歐亞貿易路線上的歷史之旅,藉助考古學和生物學,尤其是植物遺傳學和植物考古學領域的最新發現,作者將為我們揭示熟悉的食物如何穿越無垠沙海和崇山峻岭,歷經數千次冬去春來走入我們的廚房,以及新品種農作物的引入如何改變了人類歷史的進程。植物遺傳學和植物考古學的證據是最直接的,可以為證明橫跨亞歐大陸的食物系統的存在提供最初的證據,還原各種植物及其他常見農作物的起源和傳播歷程。

馬可·波羅、亞歷山大·馮·洪堡、斯文·赫定、拉鐵摩爾等探險家的著作,還有許多當時編纂的絲綢之路各地的食譜,都表明了,絲綢之路始終是東亞和中亞各地區特色美食交融的渠道,這種情形一直持續到14世紀。比如,黍沿着絲綢之路西行,最終成為羅馬帝國及至整個歐洲的主要農作物之一。而在相反的方向,小麥傳入東亞,後來被用於製作麵條和餃子,對中國人的飲食產生了顯著影響。


該書前半部分集中於對香料、粟米、大麥、小麥等的考察,後半部分是豆科植物、葡萄、蘋果等水果、堅果、蔬菜等經濟作物的考察。這些考察不乏有趣的逸聞,比如,在史詩《吉爾伽美什》里,吉爾伽美什吃下大麥蛋糕,藉此與農民群體拉近關係。這是因為,大麥在許多文化里曾是社會地位的標誌,古羅馬軍隊曾將食用大麥視為一種懲罰。

作為人類最初違反上帝命令的象徵,歐洲傳統的神話與觀念對蘋果是很反感的。而蘋果如今已經洗去污名,成為我們喜愛的「水果之王」。重新認識蘋果,就是從絲綢之路開始的。歐洲各地的古代遺址都出土了林檎(蘋果野生親緣種)的植物考古學遺存,歐洲野蘋果傳播過程的基因圖譜非常複雜,這反映了當時馴化蘋果的先民們活動的軌跡也是交叉的。

一個推動葡萄和葡萄酒普及的事件可能是大唐帝國在641年征服了吐魯番附近的高昌國,這鞏固了大唐帝國對絲綢之路的控制,從而使得中亞的地方葡萄品種傳入中國,成為眾多唐朝詩人歌詠的對象。商旅用皮袋裝着葡萄酒,用大桶裝滿葡萄乾,帶着珍貴無比的葡萄品種種子,沿着中亞的貿易路線穿梭往來,葡萄與葡萄酒是古代世界的重要商品。


桃的古拉丁文意思是「波斯蘋果」,這種命名法說明了桃這種水果在古代波斯有着悠久的栽培歷史。中國古代典籍里有很多關於桃的記載。在中國,尤其是道教的觀念里,桃是永生的象徵。薛愛華的《撒馬爾罕的金桃》,就是用「桃」的意象來闡發其關於唐代舶來品的研究專著,他說中亞曾經生長着一種果實呈金色的桃樹,那是公元一千紀晚期沿絲綢之路傳播的珍貴的異域商品。

這些糧食、作物、水果傳播的過程,始終伴隨着人類的活動。帝國的擴張,軍隊的流動,殖民的開墾,以及成千上萬商人和牧民的足跡,他們隨身攜帶的遺傳物質催生了許多動植物的新品種,進而推動了農業革命和技術革新。作者提到,中國社會科學院學者趙志軍將公元前三千紀小麥傳入中國的山地走廊稱為「小麥之路」。小麥之所以在漢代突然崛起,部分原因或許是將冬小麥納入了輪作周期。輪作制度是一項農業重要舉措,增加了糧食供給,確保了歐洲和亞洲各大帝國的繁榮發展。

將這些不同種類的糧食作物串連起來的書寫,體現了廣闊的敘事背後的歷史邏輯。作者並不是做名物搜集,不是為了向我們介紹物質本身及其傳播過程,而是更着力於揭示這些傳播過程所體現的人與人的聯結。最成功的那些食物的傳播,總是遍歷那些人類足跡踏過的更廣泛的區域。新的食物種類誕生於舊品種的內部,鄰人與鄰人們相互借鑑與效仿,有沒有可能,世界各地的飲食都是通過類似於絲綢之路的方式的長途遷移而塑造出來的呢?


全球史學研究有一種說法,叫「哥倫布大交換」,意思是,在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之後,歐洲、美洲、亞洲與非洲的大量農作物都參與了全球範圍的大交換,歷史學家威廉·麥克尼爾更稱之為「人類之網」,整個地球迅速編織成了一張縱橫交錯、密切聯繫的網絡。《沙漠與餐桌》揭示了,植物沿着人類文化交流的既定航線(比如大西洋航線或香料之路)傳播,不是哥倫布之後才有的創舉。在此之前,類似的路線,比如阿克蘇姆的鹽幫貿易路線、控制着阿拉伯半島和西南亞南部貿易往來的塞巴商道等,早就在發揮交換的作用了。也因此,該書儘管圍繞絲綢之路展開,卻並非限制在慣常的絲路範圍之內,作者把茶馬古道,穿過雲南後沿喜馬拉雅山南麓而行的這條線路,也作為考察對象,因為茶葉是全球貿易的重要品類之一。

作品關注全球化如何影響古代絲綢之路沿線各個文化的發展,以及今天全球化如何持續改變着我們生活的世界。作者以「沙漠與餐桌」為話題,探討古代世界各種糧食、作物的傳播,探討飲食文化的交融與人口、觀念、技術的流動,構建了一部視角獨特的世界史。

中國科學報—絲綢之路,原來也是一條特色美食路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