溝紋鬘螺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溝紋鬘螺 |
中文名:溝紋鬘螺 拉丁學名:Phalium flammiferum (Roeding,1798) 界:動物界 科:冠螺科 屬:鬘螺屬 命名者及年代: Roeding,1798 |
溝紋鬘螺(學名 Phalium flammiferum (Roeding,1798))是冠螺科鬘螺屬的一種動物。 [1]
溝紋鬘螺形態特徵
標本採集地 江蘇(長江口外),浙江(舟山群島外海),福建(平潭、東山),廣東(海門、寶安、水東、硇洲島、烏石港),海南(陵水新村港、三亞、鶯歌海)。共145個標本。
貝殼中等大,呈長卵圓形,殼質結實。螺層約9層,縫合線明顯。螺旋部低小,呈圓錐形,體螺層高大而膨圓,占貝殼的極大部分。胚殼及第2螺層光滑無肋,白色。
其餘各螺層具有明顯而淺細的縱、橫螺紋,在螺旋部二者交錯形成粒狀突起,這種突起在體螺層和次體層上則不明顯。在體螺層的下部至貝殼的基部螺旋紋明顯。
縱腫肋出現在各螺層的不同部位,在體螺層腹面左側的縱腫肋較發達。殼面黃白色,其上約有20條較寬的縱走黃褐色色帶,在貝殼的基部色帶成波紋狀。
殼口狹長,前部稍寬。外唇較厚,光滑,向外翻卷,內緣具齒列;內唇上部薄,下部較厚,向外延伸成片狀,將臍遮蓋,內唇下部褶襞強而多,前溝寬短,向背方扭曲。
標本測量 (mm)
殼高 110.0 92.0 59.0 42.0 37.O
殼寬 57.0 56.0 33.0 25.0 21.0
溝紋鬘螺生長環境
見於潮下帶及淺海水域,曾在水深17—64 m細沙質和泥沙質海底採到生活標本。
溝紋鬘螺分布範圍
國內分布: 長江以南沿海。
國外分布: 朝鮮半島,日本(相模灣等地),菲律賓(宿務,蘇錄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