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河南寶天曼森林生態系統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河南寶天曼森林生態系統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位於河南省南陽市內鄉縣,屬我國北亞熱帶向暖溫帶的過渡地帶-秦嶺山脈東段伏牛山脈,是長江、黃河、淮河三大水系的分水嶺和一些支流的發源地,為南水北調中線的重要的水源涵養林區和天然屏障。該站始建於1993年,2005年獲原國家林局正式批准。2020,由科技部列入國家野外站擇優建設名單。

目錄

機構簡介

寶天曼森林生態站作為中國東部南北樣帶-森林生態系統監測和研究平台的重要節點,以過渡區暖溫帶落葉闊葉林為主要研究對象,研究區輻射整個伏牛山脈,採用多尺度、立體觀測以及野外控制實驗,主要開展暖溫帶森林生態系統結構與功能、生物地球化學循環、生物多樣性演變與形成機制、水文循環[1]與水源涵養功能研究。以國家天然保護工程和南水北調工程的需求為目標,開展天然林保護修復、生態公益林建設和南水北調中線工程上游水源涵養林構建技術與示範,服務於區域鄉村振興,為區域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提供科學依據。

研究方向

生態站主要研究方向有(1)暖溫帶森林生態系統生物地球化學循環及調控機制。(2)暖溫帶落葉闊葉林生物多樣性維持及其共存機制。(3)流域生態水文過程的長期演變規律與景觀優化配置。(4)流域生態水文過程的長期演變規律與景觀優化配置。

生態站科研用房1100m2,試驗場地(地表徑流場、測流堰、固定樣地等)41個/m2。現有野外觀測設備27台/套,價值449.45萬元。生態站依託國家「十三五」重點研發計劃專項、林業公益性行業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共計8項,項目經費6336萬元。近5年發表論文65篇,其中SCI收錄26篇,出版專着1部。

科研團隊

生態站施行站長責任制,現任站長劉世榮,固定研究人員35人,流動人員25人。其中管理人員3人,野外觀測和數據管理5人,副高級以上職稱16人,有博士學位的22人,在站研究生15人;現有研究人員專業涵蓋生態學、植物生理學、土壤學[2]和自然地理等。依託生態站培養研究生69人,其中博士生21人,碩士生48人。近年來,生態站共組織或承辦了「中國生物圈保護區網絡(CBRN)野生動物監測示範保護區關鍵技術和能力建設研討會」、「全國長期森林動態固定觀測大型樣地建立與數據分析技術高級研修班」等全國性學術會議2次。接待外國專家來訪4人次,促進了國內外合作研究與學術交流。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