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泡竹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泡竹

來自 植物智 的圖片

中文名:泡竹

別 稱:爆竹、撈籬竹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單子葉植物綱

亞 綱:鴨跖草亞綱

目:禾本目

科:禾本科

屬:泡竹屬

種:泡竹

分布區域:中國廣西廣東

雲南等地,印度錫金

緬甸越南

泡竹(pào zhú),學名 P.Ploymorphum Munro ,異名:Schizostachyum leviculme ,別名:爆竹、撈籬竹,是禾本科泡竹屬植物。稈柄細長,形成「假鞭」,使稈呈散生狀。稈高5-10cm 徑1-3.5cm,頂端彎曲或下垂,稈壁極薄,新稈淺綠色,節下白粉環明顯。籜鞘綠黃色,密被子白粉和褐色剌毛,鞘頂平截或微下凹;籜耳及遂毛微弱;籜舌矮,中部微隆起,細齒狀,先端被易落纖毛;籜葉三角形,直立,基部強烈拱起。分枝多數簇生,主枝不明顯,葉片橢圓狀披針形,長15-30cm,寬2-5cm。筍期7-9月。 稈錘扁後用於綑紮和編竹籬笆,細長稈柄加工後商品名「泡竹」,質堅韌,伸縮性小,耐水浸,可替代白藤,用於編制魚篩和箔極佳。 [1]

泡竹形態特徵

地下莖的 假鞭長可達1米以上,直徑1厘米左右。竿散生,高5-10米,直徑1.2—2厘米;節間通直,長13—20厘米或更長,幼嫩時粉綠色,僅節下明顯被一圈白粉;節內長約3毫米;分枝常於竿之第五節以上開始,枝條長約50厘米。

竿籜稍薄,質脆;籜鞘在竿下部者長5—7.5厘米,其基部寬8-10厘米,先端淺下凹,在竿中部者長9-11.5厘米,其基部寬4.5—9.2厘米,先端近截形;籜耳微小,鞘口縫毛捲曲;籜舌邊緣具纖毛,毛落後呈細齒狀;籜片短三角形至狹長三角形,背面縱肋之間有小橫脈,先端鈍尖,基部寬度約與籜鞘先端近相等。

葉鞘初被柔毛,後變無毛;葉耳不明顯或缺,鞘口縫毛少數條;葉舌低矮;葉片長圓狀披針形,長12.5—35厘米,寬2—6.8厘米,先端漸尖,頂端具1扭曲粗糙尖頭,基部近圓形或楔形,兩側不對稱,兩面均無毛,主脈在下表面顯著凸起,次脈7-16對,脈間小橫脈密接而傾斜排列;葉柄長3—6毫米,無毛。

假小穗生於狹窄苞片之腋內;小穗長約5毫米,含孕性小花1朵;小穗軸延伸於孕性小花內稃之後而頂端具1極退化小花或僅具1稃片;穎寬大,通常具7脈,先端短尖;外稃與穎相似,上部邊緣具纖毛;

內稃具2脊,邊緣強烈內卷;鱗被大,3—5,但通常4片,邊緣被纖毛;花絲短,彼此分離,花葯頂端具小尖頭;子房狹長圓形,花柱長,頂端分成2枚被毛的短柱頭。果實呈扁球形;果皮堅脆,易與種子分離。

泡竹分布範圍

分布於中國廣西廣東雲南等地。生長於海拔200—1200米的山坡和丘陵地上,以及近溪河 旁的常綠闊葉灌木叢中或疏林下。印度、錫金、緬甸、越南也有分布。模式標本采自錫金。

泡竹主要價值

該竹的地下莖之假鞭能在地下橫走,長可達1米以上,直徑1厘米左右,為漁業上編制魚苗分級篩和魚箔的必需材料。

竹竿劈篾,用以綑紮柴薪,或整條竹竿捶破,用以編織籬笆或房屋的隔牆。

廣西山區群眾用該竹新鮮竹筒盛糯米蒸食,飯味清香可口。

參考來源

  1. 泡竹, 植物智, 20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