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醫學會兒科學分會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 |
浙江省醫學會兒科學分會於1953年在杭州成立,厲矞華教授任首任主任委員,具體事務由王宗贏負責。「文革」後,1979年在金華成立了第二屆委員會,厲矞華任主任委員,楊繼昌、王仕逸、黃達樞任副主任委員,秘書為李凌翔、蔡繼紹。第三屆主任委員為洪文瀾,副主任委員為黃達樞、施文忠、方益萍;第四屆委員會主任委員為洪文瀾,副主任委員黃達樞、康曼麗、施文忠,秘書李凌翔。1994年第五屆委員會主任委員康曼麗,副主任委員水泉祥、歐弼悠,秘書潘存娒。2000年第六屆委員會主任委員康曼麗,副主任委員水泉祥、歐弼悠、胡鴻文、趙正言、周馥英,秘書潘存娒。2005年第七屆委員會主任委員為趙正言教授,副主任委員杜立中、俞惠民、李昌崇、王欣欣、陸茵,委員兼秘書梁黎。韋翊、夏萍、石桂枝、林峰為該屆首次設立的常委;2009年第八屆委員會主任委員趙正言,副主任委員杜立中、俞惠民、王欣欣、李昌崇、陸茵;常務委員:韋翊、包雲光、劉淑梅、陳其、施長春、夏萍、梁黎、黃先玫、龔方戚、褚茂平、雷後興;常委兼秘書梁黎,2011年新增工作秘書傅君芬。2011年在兒科學會常委會議上,正式成立了青年委員會,並通過了25名青年委員名單,選舉產生了4位副主委:毛建華、張海鄰、解春紅和華春珍,傅君芬任秘書。現兒科分會共有個12個學組,分別是心血管、血液、呼吸、腎臟、神經、內分泌、急救、新生兒、感染和新設立的免疫學[1]、發育行為學和藥學組。
學術會議
兒科學分會自成立以來,堅持每年召開全省性專業學術會議,進行學術交流和專題講座。2004年開始與上海市醫學會兒科學分會以及江蘇省醫學會兒科學分會聯合每年舉辦一次江浙滬兒科學術會議,邀請了國內外頂尖專家做講座,每年會議形式不斷創新,兒科醫師參會熱情非常高,2006年杭州黃龍飯店參會人數多達580人。兒科學分會還承辦了全國新生兒學術會議、全國兒科感染消化會議和第一屆全國小兒胃腸動力學術會議等全國性學術會議。另外,還承辦了環境與兒童健康國際學術會議等,獲得巨大成功。2009年5月杭州協辦亞洲兒科青年研討會,又為兒科學會記下精彩的一頁。兒科學分會從1998年開始,在杭州舉辦了每季度一次的全省疑難病例討論會,每次參加人數150-250人。近幾年來,舉辦了數十次國家級及省級繼續教育[2]學習班。通過學術交流,通過國內外着名學者、專家精彩專題講座,使兒科醫師開闊視野,拓展思維,提高對兒科疾病的診斷、治療水平和科學研究水平;為醫療衛生事業培養了基礎理論知識紮實、熟悉學科前沿、鑽研精神和創新意識強、臨床技能熟練的兒科人才,促進了浙江省兒科學的發展。兒童醫院的臨床水平一直處於全國前列,而對「墜樓女孩」妞妞和「奇蹟女孩」 伊伊的救治更使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和溫州醫學院育英兒童醫院被世人矚目。
兒科學分會各下屬單位在提高醫療技術的同時,還組織兒科醫師送醫下鄉、送醫學知識下鄉,舉辦家長學校,為民眾普及醫學知識。浙大兒院、溫醫育英兒童醫院以及杭州、寧波、嘉興、湖州、金華、紹興、溫州、衢州、舟山等市級醫院也組織了不同形式的下鄉活動。衢州組織了留守兒童體檢、下社區指導坐診,紹興為殘疾兒童體檢、到社區義診,117醫院為駐浙部隊2000餘名官兵子女提供醫療服務,六一節為200餘名官兵子女提供免費體檢。在健康宣教方面,浙大兒童醫院在該院多功能廳每年舉辦免費家長學校6次傳授科普知識;溫州、金華、紹興等全省各地大醫院均舉辦了免費的專家講座。為廣大人民群眾普及基本衛生保健知識,倡導科學、建立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群眾的健康知識是兒科醫務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
社會責任
2008年我國經歷了連續多次突發公共事件,如禽流感、麻疹、手足口病的流行,四川特大地震,劣質奶粉事件等,兒科醫師在這些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一直處於很重要的位置。各醫院兒科以優秀的管理組織能力協助政府積極處理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在禽流感、麻疹、手足口病以及劣質奶粉事件的救治和處理過程中,兒科醫師和護士以精湛的醫療技術全程參與病源切斷、防止病情蔓延、病情控制、病原查找以及建立長效預防機制等工作,為社會穩定作出了重要貢獻。面對繁重的工作,各地兒科醫護人員放棄休息、加班加點工作,為政府分憂、為老百姓解難。兒科醫護人員不計報酬、不辭辛苦的工作態度和工作精神得到了各級黨委、政府的肯定。作為浙江省支援青川醫療隊的成員,青年委員毛建華博士一行還受到溫家寶總理的接見。救死扶傷、全心全意為廣大兒童健康服務是兒科醫師最神聖的職責,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和自然災害事件中,兒科醫師積極承擔社會責任,以無私的行動為構建和諧社會作出貢獻。
在省醫學會的領導下,經過一屆屆兒科學分會的不懈努力和無私奉獻,全省兒科事業得到了蓬勃發展。科研項目和科研成果逐年增多。浙江大學兒童醫院SCI收錄論文數連續四年在全國兒童醫院中名列第一,2007年該院兒科學被列為全國重點學科。兒科重症專業、新生兒專業、小兒消化專業、小兒呼吸專業為國家臨床重點專科,新生兒專業、心胸外科專業、血液腫瘤專業、兒童保健專業、小兒圍手術期醫學、青春期醫學為省醫學重點學科,並擁有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浙江大學生殖遺傳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共建)、省重點實驗室(新生兒疾病防治重點實驗室)、省重點創新團隊(兒童出生缺陷早期篩查與干預技術創新團隊)、省重點學科群(新生兒與圍產醫學)。2011年,杜立中教授為學科帶頭人的新生兒學、趙正言教授為學科帶頭人的兒童保健學被評為浙江省醫學支撐學科;傅君芬教授為學科帶頭人的青春期醫學被評為浙江省醫學創新學科;該院還是浙江省新生兒疾病防治中心、浙江省小兒心血管疾病防治中心、浙江省新生兒疾病篩查中心、浙江省基因診斷中心、浙江省聽力篩查管理中心所在地,並已產生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溫州醫學院育英兒童醫院兒科學為浙江省高校重點扶植學科,小兒呼吸內科學亦為國家級重點專科和浙江省醫學支撐學科,圍產醫學為省重點建設學科和省首批醫學支撐學科;小兒腎內科為省中醫藥醫學重點建設學科;小兒厭食症專科為浙江省中醫藥重點專科。
近年來,浙江省兒科學界以趙正言、杜立中、俞惠民、陳潔、李昌崇、梁黎等為代表的一批中青年學科帶頭人承擔起了學科建設的重任,培養出一支以中青年為主體、在國內兒科學界占有重要學術地位的學科隊伍。有40餘人次在中華醫學會以及其他學術機構中任職,分別擔任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和中國醫師協會兒科分會副主任委員(趙正言)、全國新生兒學組組長(杜立中)、全國小兒消化學組組長(陳潔)、全國新生兒疾病篩查學組組長(趙正言)、全國小兒呼吸學組副組長(李昌崇)和全國小兒內分泌遺傳代謝學組副組長(梁黎),很多專家進入全國各專業組擔任委員職務。浙江省兒科界有SCI收錄雜誌《World Journal of Pediatric》主編(趙正言)、《中華兒科雜誌》副主編(孫眉月),還有近30人擔任國際和國內重要學術期刊的副主編和編委工作;有浙江省新世紀「151」人才10多名。浙江省兒科學專業將走向更加輝煌的明天。
參考文獻
- ↑ 免疫學重點總結(一) ,搜狐,2017-11-10
- ↑ 新時代繼續教育的歷史使命 ,搜狐,2018-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