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浙江省林業科學研究院經濟林團隊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浙江省林業科學研究院經濟林團隊木本糧油等經濟林育種及生態化栽培技術;林下經濟政策研究;林菌互作與生物肥料研發;林下中藥材良種選育與種植新模式;珍稀瀕危植物種質資源保護與開發;碳匯清單編制。

團隊主要特色

近五年來,相繼承擔「林下七葉一枝花仿生栽培技術推廣與示範」「毛竹林下多花黃精複合經營技術示範推廣」「薄殼山核桃優良無性系雜交配置技術推廣與示範」「基於PAL、CHS應答光脅迫的三葉青黃酮時空動態積累機制研究」等國家級、省級科研項目20餘項,獲梁希科技進步獎3項、科技興林一等獎1項,選育省級良種7個,獲授權國家發明專利[1]20餘件,制定 「三葉青栽培技術規範(DB33T 2407-2021)」省地方標準1項。在林下經濟領域,從事三葉青、七葉一枝花、多花黃精、白及等林下中藥材研究。編制了《浙江省林下經濟「十四五」產業發展規劃》《浙江省林下中藥材種植技術匯編》《「千村萬元」林下經濟增收幫扶工程實施方案》。12項研究成果成功實現轉化,在全省推廣示範基地46個,面積4萬餘畝。

相關資訊

院經濟林研究創新團隊推進林業科技推廣項目

4月28日,院經濟林研究團隊到杭州市臨安區開展浙江省林業科研成果推廣項目《山核桃干腐病生態防控技術推廣與應用》實施,項目從2018年開始,分別在杭州市臨安區湍口鎮塘溪源村、太陽鎮武村村、河橋鎮金燕村3個基地實施生態化栽培面積62畝,項目涉及重樓、黃精、紫雲英、黑麥草等內容。

項目組準備擬在2019年對基地受害中度以下的樹,指樹冠枝條枯死在50%以下,樹幹還沒有達到半死狀態的樹用藥劑和生態化栽培聯合防治。分上下半年兩個時期噴霧殺菌劑,結合山核桃生態化栽培來控制生物山核桃干腐病,爭取在項目結題前達到明顯的效果。項目在山核桃[2]主產區示範推廣,能有效緩解山核桃干腐病的流行,達到豐產穩產的目的,提高當地果農的生產積極性,同時採用生態化栽培增加樹勢,減少水土流失,促進我省山核桃產業的快速健康發展,具有較好的示範效應。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