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海南耳草

中文學名:海南耳草

拉丁學名:Hedyotis hainanensis (Chun) Ko

二名法:Hedyotis hainanensis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亞 綱:合瓣花亞綱

目:茜草目

科:茜草科

亞 科:金雞納亞科

族:耳草族

屬:耳草屬

種:海南耳草 Hedyotis hainanensis

組:二裂果組

海南耳草(Hedyotis hainanensis (Chun) Ko),直立灌木,高約30厘米;枝和小枝圓柱形,被暗污色短柔毛。 葉對生,紙質,近橢圓形或卵形,長1-2.5厘米,寬8-15毫米,頂端銳尖,基部闊楔形,邊緣干後微背卷,兩面無毛或下面中脈有不明顯柔毛;側脈每邊約3條,極纖細,不明顯,與中脈成銳角彎拱向上斜伸;葉柄長約2毫米,被暗褐色柔毛;托葉被毛,卵形,長約0.5毫米,基部合生,頂部3裂,裂片短而狹窄。 花5數,頂生或生於上部葉腋,通常單生或成對,無梗;萼管卵形,長約2毫米,被微柔毛,萼檐裂片狹披針形,長3-3.5毫米;花冠藍至白色,管長約8毫米,外面無毛,裡面被髯毛,花冠裂片長圓狀披針形,長約4毫米;雄蕊生於冠管喉部,花絲短,花葯內藏,狹長圓形,長1.8毫米。蒴果球形,直徑2毫米,疏被短硬毛,頂部平,有宿存萼檐裂片,成熟時開裂為2果爿,果爿腹部直裂,內有種子數粒。 花期5-6月。 產于海南定安縣五指山。 [1]

目錄

海南耳草形態特徵

直立灌木,高約30厘米;枝和小枝圓柱形,被暗污色短柔毛。葉對生,紙質,近橢圓形或卵形,長1-2.5厘米,寬8-15毫米,頂端銳尖,基部闊楔形,邊緣干後微背卷,兩面無毛或下面中脈有不明顯柔毛;側脈每邊約3條,極纖細,不明顯,與中脈成銳角彎拱向上斜伸;葉柄長約2毫米,被暗褐色柔毛;托葉被毛,卵形,長約0.5毫米,基部合生,頂部3裂,裂片短而狹窄。花5數,頂生或生於上部葉腋,通常單生或成對,無梗;萼管卵形,長約2毫米,被微柔毛,萼檐裂片狹披針形,長3-3.5毫米;花冠藍至白色,管長約8毫米,外面無毛,裡面被髯毛,花冠裂片長圓狀披針形,長約4毫米;雄蕊生於冠管喉部,花絲短,花葯內藏,狹長圓形,長1.8毫米。蒴果球形,直徑2毫米,疏被短硬毛,頂部平,有宿存萼檐裂片,成熟時開裂為2果爿,果爿腹部直裂,內有種子數粒。花期5-6月。

海南耳草生長環境

生長於密林內,極少見。

海南耳草分布範圍

參考來源

  1. 海南耳草, 植物智, 20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