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海洋(聶魯達詩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海洋》是智利當代著名詩人巴勃羅·聶魯達(1904年7月12日-1973年9月23日)的詩作,他在拉美文學史上是繼現代主義之後崛起的偉大詩人。[1]

作品原文

如果說你的軀體神奇而碧綠,
如果說你的魅力無涯無際,
如果說你在黑暗中狂舞不息,
那麼,哪裡是你的根基?
你是
比夜晚還要甜蜜的夜晚
你是
母鹽、血污的鹽,水的曲線的始祖、
泛着泡沫和精髓的星體,
你是命運般綿長的巨大柔情,
你是化作一整個浪頭的夜晚,
你是襲擊那在神秘莫測的藍色晶體的威嚴下
茫然不知所措的海鷹的風暴,
你是沉埋在暗夜之中的寶庫、
對侵襲和聲響全然無視的花冠、
被夯入星辰深處的神殿。

確實存在着那與你的岩岸共存
並被冰火取代了的傷馬,
確實存在着那化作羽毛
並被你結晶般的殘暴雙手摧折了的雲杉,
確實存在着那在海島上凋萎了的玫瑰。
那由你鑄造的水光和月色的冠冕。
我的祖國啊,這一整片黑沉沉的天空
就是屬於你的土地!
還有這隨處可見的後果、
這整個狂誕的花環!
獻給你啊,這一杯泛着泡沫的苦酒:
在這酒杯中,閃電像只瞎眼的信天翁一樣絕跡,
在這酒杯中,南方的太陽衝着你聖潔的品格升起。 [2]

作者簡介

巴勃羅·聶魯達(1904年7月12日-1973年9月23日),智利當代著名詩人。

13歲開始發表詩作,1923年發表第一部詩集《黃昏》,1924年發表成名作《二十首情詩和一支絕望的歌》,自此登上智利詩壇。他的詩歌既繼承西班牙民族詩歌的傳統,又接受了波德萊爾等法國現代派詩歌的影響;既吸收了智利民族詩歌特點,又從沃爾特·惠特曼的創作中找到了自己最傾心的形式。聶魯達的一生有兩個主題,一個是政治,另一個是愛情。他早期的愛情詩集《二十首情詩和一首絕望的歌》被認為是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聶魯達對中國和中國文化很有興趣,一生中曾經三次到過中國。1928年他作為外交官赴緬甸上任時,出發來中國,給宋慶齡頒發列寧國際和平獎,此行中,他還見到了茅盾、丁玲、艾青等文學界名流,進行了友好的交流。在訪問中國時他得知,自己的中文譯名中的「聶」字是由三隻耳朵(繁體「聶」)組成,於是說:「我有三隻耳朵,第三隻耳朵專門用來傾聽大海的聲音。」[3]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