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陽(山東省海陽市)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海陽(山東省海陽市)隸屬於山東省煙臺市,位於山東半島南部,東鄰乳山、牟平,西接萊陽,北連棲霞,南瀕黃海,西南隔丁字灣與即墨相望。截至2023年,土地總面積190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8萬,轄18個鎮街區,包括1個國家級旅遊度假區、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和1個省級核電裝備製造工業園區、719個行政村、24個城市社區。
海陽為低山丘陵區,[2]屬暖溫帶東亞季風型大陸氣候區,四季分明,氣候溫和。有豐富的自然資源,礦藏資源有石灰石、銅、硫鐵等;海水生物資源有魚蝦等。海陽榮獲中國最美旅遊休閒度假目的地、「美麗中國」十佳旅遊縣(區)、「國家級旅遊度假區」等稱號。截至2019年,全市實現生產總值434.8億元。
截至2019年,全市高中5處(含完全中學2處),初中 23 處,小學26所,中等職業學校(機構)3 所,特殊教育學校1所。海陽市衛生機構579個(含村衛生室)。
海陽市因地處黃海之北而得名。南北朝時期,興和年間(539-542年),置觀陽,治所設於今發城。後唐莊宗年間(923-925年),改昌陽為萊陽。清代屬登州府。民國三十年(1941年)4月9日,隸屬膠東區東海專署。1983年,屬煙臺市。1996年4月29日,撤銷海陽縣,設立省轄縣級海陽市,由煙臺市代管。[5]著名景點有招虎山國家級森林公園以及中國北方最大的竹林-雲頂竹林等山水名勝。[1]
著名人物
高出(1574年—1655年)
字孩之,海陽徽村人。明萬曆二十六年考中進士。歷任曲周、盧氏兩縣矧縣及戶部主事、郎中、江南布政使司參議、山西按察使、按察副使、遼東監軍道等職。
胡文伯(1696年—1778年)
字偶韓,號友仁,海陽城裡人。由副貢授濟南府學訓導。五任同知,兩任知府,一任江南蘇松糧道,三任司使。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擢升安徽省巡撫,清正廉明,民稱「胡青天」。死後名列國史館《[[]]名臣列傳》。
峻青
原名孫儒傑,字俊卿,民國十二年(1923年)生於山東海陽郭城鎮,當代著名作家、畫家。2019年8月19日晨,峻青在上海華東醫院病逝,享年96歲。
王彩春
民國十一年(1922年),王彩春出生于海陽縣南大莊村。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他秘密參加農民抗日救國會,開始從事革命活動。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2月,在萊陽討伐趙保原的萬第戰役中,王彩春背起57斤的炸藥,沖向敵人的碉堡,用手死死地把住了敵人的碉堡口,和碉堡中的敵人同歸於盡,獻出了自己年僅23歲的生命。為了紀念王彩春烈士,膠東軍區司令部追認王彩春同志為特等功臣,並將其故鄉南大莊村更名為彩春泊。
建制沿革
地名由來 海陽市因地處黃海之北而得名。據《登州府志》:「以其地在海之陽,故名。」
歷史沿革 西周屬萊國。
東周屬齊國。
秦代屬齊郡腄縣。
西漢屬青州琅琊郡長廣縣、東萊郡昌陽縣,長廣縣治設於今發城,昌陽縣治設於今庶村。
東漢屬青州長廣郡長廣縣、東萊郡昌陽縣。建安五年(200年),置長廣郡,郡治設於今發城。
魏、晉屬青州長廣郡長廣縣、東萊郡昌陽縣。
南北朝時期,東魏屬光州東牟郡觀陽縣、東萊郡昌陽縣,興和年間(539—542年),置觀陽,治所設於今發城;北齊屬光州長廣郡文登縣、東萊郡昌陽縣。
隋代屬青州牟州觀陽縣、東萊郡文登縣和昌陽縣。
唐代屬河南道東牟郡牟平縣、萊州昌陽縣,唐武德六年(623年),於今郭城設廓定縣治,不久即廢。唐貞觀元年(627年),廢觀陽不復設,故名廢城,後演變為發城。
後唐莊宗年間(923—925年),改昌陽為萊陽。
宋代屬京東東路東牟郡牟平縣、萊州萊陽縣。
金代屬山東東路寧海州牟平縣、萊州萊陽縣。
元代屬山東東西道寧海州牟平縣、益都路總管府萊陽縣。
明代屬山東布政使司登州府寧海州、萊陽縣。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於張家莊(今鳳城)設大嵩衛,並先後於境內設海陽守御所、大山備御千戶所、乳山寨巡檢司、行村寨巡檢司。
清代屬登州府。雍正十三年(1735年),設海陽縣,隸屬登州府。
民國三年(1914年),廢府設道,屬膠東道。民國十四年(1925年),屬東海道。民國十七年(1928年),道廢,直屬山東省政府。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前後,隸屬山東省第七督察專員公署和魯東行署。民國三十年(1941年)4月9日,海陽縣抗日民主政府成立,隸屬膠東區東海專署。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5月,隸屬中海專署,是年9月,裁中海專署,復屬東海專署。
1950年5月,隸屬文登專署。
1956年,隸屬萊陽專署。
1958年10月,隸屬煙臺專署(後改稱煙臺地區行政公署)。
1983年,屬煙臺市。
1996年4月29日,撤銷海陽縣,設立省轄縣級海陽市,由煙臺市代管。
區劃沿革 1958年10月17日,撤消乳山縣,將夏村、唐家、白沙灘、海陽所、乳山寨五處人民公社劃歸海陽,時轄20處人民公社,916個大隊。
1962年1月,重建乳山縣,將1958年乳山撤縣時劃歸海陽的夏村等五處公社所屬大隊復歸乳山。
1964年6月15日,將小青島劃歸乳山縣。
1984年撤銷人民公社,設9鎮、14鄉。
1996年末轄13鎮、7鄉。
2000年12月,調整鄉鎮,全市劃為東村、方圓兩街道,二十里店、小紀、行村、辛安、大閻家、鳳城、留格莊、盤石店、朱吳、發城、郭城、徐家店12鎮,海陽經濟開發區、旅遊度假區,轄732個行政村(752個自然村),其中海陽經濟開發區和旅遊度假區非國家正式區劃,但在市內按正式區劃管理。
2002年8月,成立碧城工業區,為中共海陽市委、海陽市人民政府派出機構。
2003年5月,經山東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銷鳳城鎮,設立鳳城街道。
2007年底,轄3個街道、11個鎮:方圓街道、東村街道、鳳城街道、留格莊鎮、盤石店鎮、郭城鎮、徐家店鎮、發城鎮、小紀鎮、行村鎮、辛安鎮、二十里店鎮、大閻家鎮、朱吳鎮,共有732個行政村。
2010年10月,根據山東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和煙臺市機構編制委員會文件精神,設立海陽核電裝備製造工業園區。
2011年7月4日,《海陽市人民政府關於撤銷大閻家鎮設立龍山街道的通知》(海政發[2011]52號):經報請山東省人民政府批准,市政府決定撤銷大閻家鎮,以其原行政區域設立龍山街道,街道辦事處機關駐原大閻家鎮人民政府駐地。調整後,全市轄4個街道、10個鎮:方圓街道、東村街道、鳳城街道、龍山街道、留格莊鎮、盤石店鎮、郭城鎮、徐家店鎮、發城鎮、[[]]小紀鎮、[[]]行村鎮、[[]]辛安鎮、[[]]二十里店鎮、朱吳鎮。
2012年10月,對海陽核電裝備製造工業園區實行正規化的區域管理。
自然環境
位置境域 海陽市位於山東半島南部,東鄰乳山、牟平,西接萊陽,北連棲霞,南瀕黃海,西南隔丁字灣與即墨相望。介於東經120°50′一121°29′,北緯36°16′一37°10′之間,土地總面積1909平方公里,海域面積1829平方公里。市區距煙臺市119千米,離濟南市420千米,至北京市883千米。
地質構成 海陽市位於膠東隆起的膠萊凹陷的東部,東北部與膠北隆起相接。境內岩性主要分布着中生界沉積岩和中生代燕山期的岩漿岩。構造以北東向50左右的斷裂為主。
地層
海陽市境內出露的地層,由老到新有:
太古至元古界膠東群(曾定為下元古代粉子山群)系膠東地區最老的變質岩系,在市內以孤島狀分布於牧牛山一徐家店一帶。岩層主要為膠東群上部岩組,主要岩性有片岩、變粒岩、大理岩、透閃岩,並夾有石墨片岩等。該區大理岩較為發育,其中含鎂高受熱液活動的作用,可形成具有工業價值的滑石礦床。地層產狀不穩,但基本呈東西走向、北東走向的單斜層。
中生界沉積岩山東半島在漫長的地質年代史中,從元古代以後,地殼一直處於上升剝蝕階段。到中生代中後期,才出現局部凹陷——膠萊凹陷,接受上侏羅系和白堊系地層沉積。
上侏羅系本區為萊陽組,在境內共分四個段:
第一段(J3e1),分布於下馬山東部。岩性為礫岩、砂礫岩,岩層較薄。
第二段(J3e2),分布於第一段東部。岩性為砂礫岩、砂岩、粉砂岩等。
第三段(J3e3),在市內分布廣泛,面積大,是出露的主要地層。主要分布於東村東南、西南及高家以北等地。岩性有頁岩、油頁岩、泥質岩、鈣質粉砂岩等。
第四段(J3e4),分布面積小而零亂,主要在市地東北峨山後一帶及市境西南部。岩性為含礫砂岩、砂岩。
萊陽組呈角度不整合覆蓋在膠東群之上,逐段超覆,說明凹陷的形成是逐漸擴大的。從整個萊陽組來看.是一個較完整的沉積旋迴,岩性由粗—細—粗,即下陷一穩定一上升回返,為一套湖泊相沉積。岩層的產狀由於斷裂的破壞和控制,難以恢復原始狀態,故多呈北東、東西走向。
白堊系該地層分布面積很小。青山組分布於黃崖底及行村—辛安一帶,岩性為中基性火山岩流(以安山玄武岩、玄武岩為主)夾火山碎屑岩,系一套火山噴發岩;王氏組分布於郭城一帶,為一套紫紅色礫岩、含礫砂岩、鈣質砂岩、粉砂岩。
新生界新生界第四系在境內分布廣泛而齊全。丘陵區山坡上分布着殘坡積層,河谷及河谷兩岸的階地上分布着沖、洪積層;沿海一帶分布着海積層等。
構造
海陽市地層產狀因斷裂的破壞顯得很亂,但基本呈單斜出現或平緩的波狀褶曲,褶皺不甚發育。市境構造以斷裂為主,以北東向斷裂最為發育,控制着地層和岩漿岩的分布。
牟平一徐家店一即墨大斷裂是數條斜列斷裂組成的斷裂帶,為山東半島最大斷裂。它控制着地層、構造線、岩漿岩的產狀和分布。因具長期活動性,對溫泉與地震也起控制作用。斷裂走向為40一50,傾向北西或南東60一70,斷裂面系壓扭性,所以又稱為北東向壓扭性構造帶。
馬陵一海陽斷裂與上述斷裂的性質、產狀大同小異,與牟平一即墨斷裂近乎平行。
大山東夼一發城斷裂規模較小,走向為300—320,結構面多系張扭性,故又稱為北西向張扭性構造帶。
鳳城斷裂近南北向,向西傾斜,傾角70°,系壓扭性構造帶。
岩漿岩
海陽市境內岩漿岩較為發育,除少量小岩體及基性脈岩外,主要是中酸性岩漿岩,尤以招虎山岩體為著。它東起招虎山以東的乳山市,向西延伸到小紀,並在趙家一帶斷續分布,大致呈北東向。此岩體為一深成岩,岩性分為:似斑狀花崗閃長閃岩、似斑狀二長花崗岩、二長花崗岩等,和上侏羅系呈侵入接觸關係,沿接觸帶有蝕變與烘烤現象。此岩體為中生代燕山期的產物。
地形地貌 地勢
海陽市為低山丘陵區。北部徐家店、郭城、山西頭等鄉鎮,山低坡陡,丘陵勢緩,間有河谷平原,平均海拔140米;中部戰場泊、朱吳、高家、盤石店等鄉鎮及東村鎮、南城陽鄉北部,以招虎山脈為主體,形成境內屋脊,平均海拔174米;西部發城、小紀、北埠後、泉水頭、黃崖等鄉鎮和二十里店、趙疃鄉部分村莊,山低坡緩,丘陵、平原交錯,平均海拔97米;南部行村、鳳城、大辛家、辛安、大山所、大閻家等鄉鎮及留格莊、二十里店、趙疃、南城陽鄉和東村鎮部分村莊,地勢低緩,海拔多在50米以下。1984年農業區劃調查,境內山地占總面積的19.02%,丘陵占44.20%,平原占34.38%,海岸占2.40%。[2]
山脈
海陽境內山嶺屬嶗山山系的分支,最大山脈為招虎山山系。該山系以招虎山、垛魚頂、跑馬嶺、翅嶺、河龍崮為中心,與古寨、黑崮、垛山、黃草頂諸峰,組成大致呈北東、向次為北西向的低山群,綿亘於盤石店、東村、高家、朱吳、南城陽五處鄉鎮。全市高於300米的低山30座,多屬招虎山山脈,故低山的形成與招虎山花崗岩體有關。由於構造破壞及風化剝蝕等原因,形成峰巒重疊、溝夼交錯的低山丘陵區。
玉皇山屹立於留格莊鄉東部乳山、海陽交界處,因山頂有玉皇廟得名。面積10.8平方千米,主峰海拔589米,為全市群山之冠。該山沿兩市交界,與大寨、七崮頂等山組成小範圍北東向的低山區。
招虎山位於市地東部,起伏於東村、盤石店兩鎮和朱吳、高家、南城陽三鄉地面,面積60平方千米。《海陽縣續志》載:「邑北三十五里,有山曰招虎,蓋以虎伏山中,仙家馴之,遂化為石,遺蹟宛然,故名。」主峰石崮頂,海拔549米。
林寺山聳峙市地北部,郭城村南。因山多林木,有古剎,故名。主峰海拔534米,面積8平方千米。
跑馬嶺為招虎山諸峰之一,位於朱吳、高家兩鄉交界處。相傳唐將跑馬此山,故名。海拔518米,面積4.5平方千米。
翅嶺系招虎山諸峰之一,位於盤石店鎮、朱吳鄉交界處。山勢如鳥展翅,故名。海拔505米,面積2.4平方千米。
黑崮為招虎山諸峰之一,位於東村鎮、南城陽鄉交界處。因山石藍黑,故名。海拔473米,面積2.8平方千米。
垛山為招虎山諸峰之一,位於東村鎮、南城陽鄉交界處。海拔420米,面積2平方千米。
大寨古名大古寨。位於盤石店鎮東南部,脈伸乳山市。主峰海拔404米,面積1.7平方千米。
北榆山位於徐家店鎮北部,脈連棲霞市。古時山多榆樹,故名榆山。主峰海拔400米,面積6平方千米。
氣候特徵 海陽市屬暖溫帶東亞季風型大陸氣候區,大陸度為57,四季分明,氣候溫和,寒暑顯著,晝夜溫差小,無霜日期長,雨量集中,夏季多雨,乾濕季和季風進退均較明顯,降水時空分布不均,光照充足,氣候資源豐富。海陽市年平均氣溫12.0℃,平均年降水量695.7毫米,年降水日數124天。[12]適宜的氣候,非常適合旅遊觀光和居住。不同季節海陽市氣候特點如下:
春季(3-5月)
隨着太陽輻射日日增強,氣溫不斷升高,蒙古高壓減弱,氣壓漸降,空氣乾燥,大風頻,蒸發多,降水少,多春旱,但遇到江淮氣旋春天活動頻繁、北上東移影響本地,春雨較多。季平均氣溫10.7℃,季降水量121.8毫米。
夏季(6-8月)
盛行自海洋吹來的東南季風,溫高、濕大,雨水充沛,雨、熱同步,偶有伏旱。另外,由於在大氣環流的引導下,有時有颱風影響本地,帶來暴風雨。市境南瀕黃海,受海洋氣候的調節,溫度偏低,6、7月份氣溫比內陸同緯度低3.5—4.5℃,8月份低1.5℃,故夏無酷暑,清爽宜人,使海濱地帶成為避暑勝地。季平均氣溫23.5℃,季降水量422.2毫米。
秋季(9-11月)
隨着太陽高度角的變小,北方冷空氣開始活躍,加劇地面輻射冷卻,秋高氣爽,往往出現秋旱。有的年份,冬季風遲遲不來,夏季風依然盛行,也會出現連綿秋雨。季平均氣溫14.2℃,季降水量121.4毫米。
冬季(12-2月)
受大陸氣團西北季風控制,盛行偏北風,氣候干寒,雨雪稀少。1月份是蒙古高壓鼎盛時期,冷空氣不斷南下,冷平流接連入侵,溫度劇降,氣壓升高。季平均氣溫-0.6℃,季降水量30.3毫米。
水系水文 河流
海陽境地表水系不甚發育,只有發源於招虎山山脈的較小河流。以該山脈為分水嶺,南流入黃海。北流入五龍河,再入黃海。河流屬季風區雨源型,源短流淺,河床坡度較大,河水漲落劇烈,季節變化明顯。正常降水年份,多數河流夏、秋有水,冬、春乾枯。主要河流有:
東村河
發源于山中澗東山,向西流過後山中澗村西1千米處南折,經樂畎、五間屋、地北頭、北八里莊、新興、城北、東村、平頂、龍塘埠、嵩潛、中村、石人泊、臧家等村,至羊角泮流入黃海。河長35千米,流域面積184平方千米。中水流量每秒566立方米,枯水每秒0.58立方米。
留格莊河
發源於仙人盆,經過小東庵、魯家、嘴子前、野口、[[]]潘家莊、龍頭、[[]]盤石店、大柴、院下、留格莊、六甲、東遠牛莊、南莊,至辛家港入黃海。河長31千米,流域面積322平方千米。中水流量每秒556立方米,枯水每秒0.96立方米。
紀疃河
東北支流發源於黃草頂,經過大磊石、山後、魯家、劉家、埠峰、潘家、竇疃入里店水庫;西北支流經過西花崖、爐上、孫格莊、姜家莊、二十里店入里店水庫,後經紀疃、朱塢、路疃、大沽頭、大荊家、小荊家,至馬河港入黃海。河長34千米,流域面積252平方千米。中水流量每秒421立方米,枯水每秒0.74立方米。
白沙河
發源於瓮窯頭,流向西南,經過瓮窯頭、寶玉石、上碾頭、大夫疃、宅子頭、東葦園頭、東梨園、釣泮、石馬疃頭、東寨頭、榆林、杜格莊、庶村、鵬化莊、泊子、行村、小灘,入丁字灣。河長34千米,流域面積221平方千米。中水流量每秒345立方米,枯水每秒0.85立方米。
昌水河
舊名浮游水,有四個源頭:東支流一股發源垛崮頂,經過黑崮、喬家、南河東、高家、二王家。一股發源於上尹家南山,流經上尹家、河西、蛾山後、中石現、西石現、河北,至溝楊家與村北東支流匯合,經北長仙、[[]]台子、廟後、三寶沙、山角、台城、戰場泊與東北支流合一;東北支流發源于吉子頂,流經黃草場、柳樹、桂山、山西頭、朱村、河南、[[]]垛崖底、山東、新發莊、西樓子,至戰場泊與東支流匯合;西南支流發源於湖河頭村南山,流經湖河頭、牛嶺山、七寨、東車格莊、樓底、吉格莊、槐樹底、前榆林莊、吉林、東坊塢入昌水河主流;東南支流發源於辟雷山,流經北洛、崖南頭、欒家、洪溝、亭子口、夏屋莊、東坊塢,匯合於昌水河主流,進萊陽境入五龍河。境內河長45千米,流域面積432平方千米。中水流量每秒572立方米,枯水每秒1.5立方米。
富水河
東北支流發源於北榆山,東南支流發源於有蘭夼南山,西南支流發源於晶山,西北支流發源於古堆山。東北支流經過嵐店、於家莊、東季家莊至徐家店;東南支流經有蘭夼、劉家莊、楊家莊、南季家莊、曲水至徐家店;東南支流經晶山後、宮家葦夼、李家葦夼至韓家莊;西北支流經過槐山、台上、泊子村入萊陽境內。境內河長10千米,流域面積96平方千米。中水流量每秒327立方米,枯水每秒1.25立方米。
古現河
發源於車家溝村南,經過車家溝。竇家疃、[[]]東古現、[[]]西古現、前洽河、後洽河、葛家、戴家入牟平縣境。境內河長17千米,流域面積100平方千米。
著名人物
高出(1574年—1655年)
字孩之,海陽徽村人。明萬曆二十六年考中進士。歷任曲周、盧氏兩縣矧縣及戶部主事、郎中、江南布政使司參議、山西按察使、按察副使、遼東監軍道等職。
胡文伯(1696年—1778年)
字偶韓,號友仁,海陽城裡人。由副貢授濟南府學訓導。五任同知,兩任知府,一任江南蘇松糧道,三任司使。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擢升安徽省巡撫,清正廉明,民稱「胡青天」。死後名列國史館《名臣列傳》。
峻青
原名[[]]孫儒傑,字俊卿,民國十二年(1923年)生於山東海陽郭城鎮,當代著名作家、畫家。2019年8月19日晨,峻青在上海華東醫院病逝,享年96歲。
王彩春
民國十一年(1922年),王彩春出生于海陽縣南大莊村。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他秘密參加農民抗日救國會,開始從事革命活動。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2月,在萊陽討伐趙保原的萬第戰役中,王彩春背起57斤的炸藥,沖向敵人的碉堡,用手死死地把住了敵人的碉堡口,和碉堡中的敵人同歸於盡,獻出了自己年僅23歲的生命。為了紀念王彩春烈士,膠東軍區司令部追認王彩春同志為特等功臣,並將其故鄉南大莊村更名為彩春泊。
榮譽
海陽市獲山東省人居環境獎
2019年1月9日,海陽市憑藉海陽大秧歌入選2018—2020年度「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名單。
2019年2月2日,被文化和旅遊部命名為2018-2020年度「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2019年11月,入選第二批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縣(區)名單。
2020年1月,入選2020中國縣域消費百強榜排名100。
2020年4月,入選2020中國夏季休閒百佳縣市。
2020年5月,入選縣城新型城鎮化建設示範名單。
2020年5月,入選「2020中國避暑名縣榜」。
2020年6月30日,入選「第二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