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海鷗(寓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海鷗,鷗于海渚遇巷燕。燕謂鷗曰:我至子所,而子不至我所,何也?曰:吾性傲以野,不樂依人焉,故也。   

原文

   鷗于海渚遇巷燕。燕謂鷗曰:「我至子所,而子不至我所,何也?」曰:「吾性傲以野,不樂依人焉,故也。」曰:「我 以依人而處,故飈風得所障,凍雨得所蔽,熾日得所護。以是觀之, 子其病矣。」曰:「吾病而有不病者存,不若子之昧於病而未見也。」曰:「我之得以依人者, 以人不之憎且愛之也。子之病我者,忮其愛乎?」曰:「子謂人之於我,愛乎?憎乎?」曰:「皆無之。」曰:「吾以傲野自適,人之憎愛,非所論也。即以人論, 吾以不見愛,故不見憎;然則, 見愛者其危哉!」

燕不喻而去。其後巷人方食,燕泥污其羹, 因怒而逐燕。燕於是始思鷗言。

——劉熙載《寤崖子》

賞析

《海鷗》採取對話的方式,一氣呵成,一線到底,表達了「不見愛,故不見憎」的主題思想。

海鷗是一種漂游在浩蕩的大海中,尋歡覓食,過着自由自在的生活的水鳥。巷燕是一種春來秋去,銜泥築巢,棲息在人家堂前屋樑上的候鳥。依人而居,和人類很接近,所以稱為巷燕。巷燕築巢覓食,經常要飛到海鷗出沒的沙洲水灘,所以能和海鷗結下某種程度的生活因緣。海鷗的生活,遠離人類社會,是遺世獨立,飄然遠引,潔身自好, 自得其樂的生活典型。巷燕的生活雖然自去自來,同飛共處,好象很自由似的,卻不能擺脫依人而居的生活習性。兩者的性格和生活習慣,有很大的差異。作者正是借它們生活的差異,來說明愛和憎的辯證關係。愛和憎,是事物矛盾的兩個方面,互相倚伏。有愛才有憎,無愛即無所謂憎。反之亦然。這種辯證思想,在我國先秦時代就已有表現。寓言的作者劉熙載繼承了這種思想傳統,運用之於對事物的觀察、分析和說明,實是這種辯證思想的發展。同時,中國的知識分子追求自由解放、獨立自主的思想傳統,也是在先秦時代就有萌芽了的,寓言的作者也是在這種傳統影響下形成他的人生觀和世界觀的。

巷燕依人生活,不求獨立自主,早就有人拿它作為鑑戒。古代文學作品常用「燕巢飛幕」來比喻不可依賴的危險環境,以此警告人們。海鷗的自由放浪生活,也往往為我們先人追求和嚮往,如杜甫有兩句詩:「白鷗沒浩蕩,萬里誰能馴。」

我們現在的讀者還可以放開眼界,擴大我們的視野,從更多的方面來考察這篇寓言故事的潛在思想,展現它的其他內涵。比如說,海鷗的傲野性格和不依靠人類的生活態度,不就是追求自由解放和獨立自主的象徵嗎?巷燕的依人而處,希望在他人的庇護下求得一時的安居,不就是寄人籬下,苟延性命的典型嗎?獨立自主的生活,可以遠害,不受他人的欺凌和侮辱。在他人的庇護下討生活,主人稍不如意,就有如巷燕那樣被驅逐的危險。因此,關於這篇寓言故事的寓意,我們就可以從這方面得出和原作者不盡相同的結論: 自由獨立,才能自主;依賴他人,就失去自主。如果推廣到政治上,本篇寓言實際上批判了傳統封建政治的人身依附關係。在那種政治制度下,皇帝與達官貴人對臣民有生殺予奪之權。一個人受到賞識, 又俯首聽命,可以得到提拔與獎勵;受不到賞識或逆其旨意,可以招來橫禍。所以,很多真正的人才,只好遠離政治環境,如放浪的海鷗那樣。只有真正的民主政治,才能使各類人才都發揮作用,不受當權者個人愛憎的影響。[1]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