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民族學院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湖北民族學院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是學校開辦最早的系(科)之一,其前身是1978年建立的化學系,1994年開始招收本科生,2001年開始與華中師範大學聯合招收培養有機化學專業碩士研究生,2005年獲得應用化學碩士授予權。經過長期的專業學科建設,尤其是2000年學校進行學科整合成立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後,教育資源得到了優化組合,形成了自己的優勢和特色,已發展成為學校教學科研綜合實力最強的骨幹院(部)之一。
學科設置
學院現有化學、應用化學、化學工程與工藝、環境科學、化工與製藥五個本科專業。化學類有化學教育、應用化學、材料化學、綠色化學等專業方向;化工與環境類有化工工藝、精細化工、材料學、環境科學等專業方向。應用化學學科是學校重點學科,也是學校首批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的六個學科點之一,有材料化學及應用、精細化學品化學與應用、有機及生物電分析、資源與環境化學等研究方向。《物理化學》為省級精品課程。目前在校本科生1000多人、碩士研究生 10餘人。
教師隊伍
學院現有教職工45人,其中教師37人。教師隊伍人才薈萃,其中有博士12人、碩士19人,應用化學碩士生導師及華中師範大學有機化學兼職碩士生導師10人,教授7人、副教授15人,留學回國人員2人,享受省政府專家津貼1人,湖北省跨世紀學術骨幹1人,校級學科帶頭人[1]1人、學術帶頭人9人、學術骨幹3人。
學院具有良好的教學與科研條件,實驗室和研究室總面積2000餘平方米,擁有傅立葉紅外光譜儀、氣相色譜儀、氣-質聯用儀、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原子吸收光譜儀、高效液相色譜儀、超臨界萃取裝置、微量熱天平和差動熱分析儀等大型精密儀器設備,儀器資產總值500多萬元,建立有相對固定的各專業實習基地。
人才培養
學院注重教學質量,以培養合格人才為根本進行培養模式創新,實現學生知識、能力、素質和個性的協調發展。在學生管理上予以思想引導、心理疏導、學習輔導和就業指導,營造出了全員參與、全程教育和全方位育人的教與學氛圍。本科生培養質量高,畢業生紮實的基礎知識和較強的創新能力贏得用人單位和社會各界好評,一次性就業率穩定在95%以上,應屆畢業生考研率在學校名列前茅。
學院重視科學研究,是學校科研實力最強、成果最多的院(部)之一。設有8個應用化學研究室,依託地方優勢資源、瞄準學科發展前沿師生共同開展科學研究和科技創新。2000年以來,承擔各級科研項目100多項,獲恩施州科技進步獎三項;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300餘篇,其中被SCI、 EI、ISTP[2]收錄50多篇;獲發明專利2項;出版專著教材3部;學院獨立組建「精細化工研究所」、「工程爆破研究所」登科研所,2007年成功申請 「湖北省高等學校基礎化學實驗示範中心」。目前,學院主持科研項目55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項(子課題),湖北省自然科學基金2項,湖北省國際合作項目1項,國家民委項目1項,省教育廳12項,恩施州科技局項目3項,企業委託項目4項,校內項目34項,獲科研經費120.3萬餘元,在2008年,我院教師的三項科研項目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
學院注重學生科研實踐能力的培養。學院堅持「科研與教學互動,知識與能力並舉」的科研實踐教學模式,積極引導學生進進行科學研究,並為其創造多方條件,近年來,學生公開發表研究論文50多篇,我院也是全校唯一一個連續七年畢業生論文獲得湖北省大學生優秀科研成果獎的院系。五年來共有100餘名畢業生考取碩士研究生,佔畢業生總人數的17.6%,同時,我院也為社會輸送了一大批基礎知識紮實、適應能力和工作能力較強,具有一定開拓創新精神的優秀人才。
合作交流
學院注重國際交流與合作,目前與英國諾丁漢大學(University of Nottingham)、華中科技大學、北京工商大學、四川大學、華中師範大學、中南民族大學、武漢工程大學、廣西民族大學等國內外10餘所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關係,定期互派人員進行學術交流和合作研究,與英國諾丁漢大學共同申報了一項國際合作項目;我院還聘請了多名專家為客座教授。
視頻
湖北民族學院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學科帶頭人職責,貝貝文章網,2018-06-28
- ↑ 學術期刊索引的SCI、SSCI、EI、ISTP、ISSHP……都是什麼意思? ,搜狐,2017-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