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潘樹榮,已故著名地理學家、地理教育家。1952年考入中山大學自然地理學專業,後在中山大學地理系任教。

目錄

人物介紹

潘樹榮,已故著名地理學家、地理教育家。

1952年考入中山大學自然地理學專業,後在中山大學地理系任教。

1985年,曾與地理學家伍光和等編寫《自然地理學(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在中國高校廣為使用。

20世紀90年代與世長辭。

發表論文

《廣東和海南土壤中微量元素豐度與相關性研究》,李小彬、潘樹榮,《熱帶地理》1989年第9卷第1期,共12頁。

《廣東、海南土壤中微量元素的遷移累積及剖面分布特點》,李小彬、潘樹榮,《熱帶地理》1991年第11卷第1期。

科學家品質

科學家的品質對於要成為一名優秀的科學家[1]所具備的素質,首先必須是要有好奇心,對於自然的好奇,對於普遍事物的好奇。據我所知的優秀科學家,他們對於所有事物都非常好奇。他們想探知事物的規律,他們具有看到事物最為本質一面的本領。作為科學家,他們能夠將事物歸納為最基本的簡單而重要的法則,並通過這些基本法則去了解許多其它事物。他們所了解的事物不單單是一個清單,或對個別事物的認識,而是將對它們的認識歸納成為一種普遍的認識。這些素質都是應該具有的。另外,優秀的科學家必須要有恆心。他們在研究實驗過程中不斷努力,努力再努力,鍥而不捨[2]。此外,優秀的科學家一般都有很強的自信心,相信自己的判斷。自信是非常重要的一種素質。

視頻

潘樹榮 相關視頻

地理學教授講座
2019年中國地理學大會精彩瞬間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