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潞西市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潞西市位於雲南省西部,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東南部。

東、東北鄰龍陵縣,西南接畹町經濟開發區和瑞麗市,西、西北連隴川縣梁河縣,南與緬甸交界。南北距約62千米,東西距約71千米。總面積2987平方千米。[1]


基本概況

潞西市現名:芒市

潞西市地處雲南省西部,位於東經98°01—98 °44,北緯 24°05-24° 39 ′ 之間。因在潞(怒)江之西而得名。東西長約 71 公里,南北寬約 62 公里。總面積 2987 平方公里,其中壩區(含海拔在 1000 米以下的低熱河谷)占 26% ,山區占 74% 。東北接龍陵縣,西南連畹町經濟開發區、瑞麗市,西、西北與隴川縣、梁河縣隔龍江(龍川江)相望。南與緬甸交界。國境線長 68.23 公里。市府芒市距省會昆明 785 公里,空距 427 公里。

德宏民族風情遊覽區位於芒市鎮青年路南段東側,占地 618 畝,與芒市城中的樹包塔、菩提寺、佛光寺、五雲寺、中緬友誼長青樹、滇西抗日戰爭紀念碑、旅遊步行街等眾多景點連成一體,是潞西旅遊發展重點建設項目,德宏州最大的城中公園。依芒市環城東路劃分東西區,西區有民族文化宮、娛樂活動廣場、風情村、綜合旅遊購物中心、風味飲食街,東區有大金塔、宗教文化展示、貝葉林、水上活動中、植物園、景頗寨、融情村。宮內最壯觀的建築是「周恩來總理紀念亭」。整座紀念亭鮮明地表現出民族建築藝術特點。有用漢文、傣文、景頗文刻寫的橫額和亭記,其大意是: 1956 年 12 月,周恩來總理和賀龍副總理出國訪問期間,同緬甸聯邦共和國總理吳巴瑞一行,專程蒞臨芒市,主持兩國邊民聯歡大會。

孔雀生態旅遊區 位於芒市城東 5.2 公里處,這是一個集原始生態與現代風情於一體的水上樂園,該處因歷史上就是綠孔雀棲息地和湖面酷似一隻開屏的孔雀而得名。孔雀湖周圍山嶺谷間由於水熱條件充足,為典型的盆地邊緣丘陵地帶南亞熱帶季雨林樹種分布地段,森林植被類型為南亞熱帶季雨林、思茅松林類型。整個景區除水面和環湖公路,森林覆蓋率達 100% 。林海茫茫、鬱鬱蔥蔥、層林疊嶂而形成滿目皆綠的森林背景。

尖山溫泉度假區 位於芒市壩東南邊緣,距城 8 公里,由一山、一泉、一寺、兩河組成。尖山山勢陡峭,奇石叢生,突凸 200 余米,唯沿西南面的千級台階可攀援及頂。靠西南山腳芒蚌與臘掌村之間有一方圓千米的多點出露中溫泉群,水溫 60 ° C 左右,流量穩定,泉水清澈,水質不含有害元素,屬碳酸鹽泉類。

芒市樹包塔 位於芒市第一小學內。傣語稱「廣母姐列」,譯為鐵城塔。一說是土司為紀念一次戰爭而建;另一說是以村寨名而得塔名。傣文史料記載:清乾隆五十三年( 1788 年),芒市土司修廣母姐列,塗金加頂。道光十六年( 1836 年),土司放承恩曾作修葺。此塔造型傣語稱「碰比阿沙」,是上座部佛教一種小型的磚石結構的獨立塔。塔高 10 余米,塔身呈八角形,有神龕塑着佛像,在陽光映照下,金光熠熠,銀輝燁燁。塔頂上常有飛鳥歇腳。傳說在 19 世紀中葉,一粒「噸海」樹的種子(菩提樹一類),通過飛鳥的糞便,落在塔頂的塵土裡,長出一棵小樹。它的鬚根沿着塔壁往下,扎進地里,形成樹根把塔緊緊箍在中間。近幾十年,那「噸海」樹長得枝葉遮天蔽日,鬚根已發育成粗壯的樹幹,一眼望去,樹塔渾然一體,成了罕見和自然景觀,人稱「樹包塔」。現列為省級名勝風景點之一。[2]

行政區劃

潞西市轄5個鎮、6個鄉(其中1個民族鄉):芒市鎮遮放鎮勐戛鎮芒海鎮風平鎮、軒崗鄉、江東鄉、西山鄉、中山鄉、三台山德昂族鄉、五岔路鄉;遮放農場。

歷史沿革

潞西歷史源遠流長,早在新石器時代,潞西境內就有人類繁衍生息。考古學家曾在五岔路鄉、中山鄉發現新石器時代遺址。

古為「乘象國滇越」地。西漢在不韋縣境內,屬益州郡。東漢(公元69年)在哀牢縣內,屬永昌郡。西晉(271)屬寧州轄地。唐初稱茫施,屬金齒部,隸劍南道。宋大理時易名怒謀,屬永昌府。元(1261)為賀夫爵安撫使屬地,至元十三年(1276)設茫施路,為潞西設行政區劃之始。明(1382)改置茫施府,1443年改置芒市御夷長官司,1584年置遮放副宣撫使司,1640年芒市御夷長官司升格為芒市安撫使司。清1899年置勐板土千總。民國二年(1913)置芒板、遮卯2個彈壓委員,1915年置芒遮板行政委員公署,1932年改置芒遮板設治局,1934年改置潞西設治局,1949年8月建潞西縣。1996年10月28日撤縣設市。(出處)

1952年劃出畹町鎮,1958年曼令等8寨劃歸畹町鎮,1959年莫里等15寨劃歸瑞麗縣,1960年崩外鄉半個鄉域劃歸隴川縣。1954年高埂田等7個鄉從梁河縣劃入。

1952年置3區24鄉(鎮、街);1956年置9區(站)61鄉(鎮);1958年10月至12月設15個人民公社;到1966年變更為12區(站)78鄉(鎮);1969年再置14個人民公社80個大隊;1984年廢公社改區鄉。

1987年12月改區、鄉(鎮)為鄉(鎮)、村公所(辦事處),轄4鎮11鄉,84個行政村(辦事處):芒市鎮、遮放鎮、勐戛鎮、芒海鎮、風平鄉、城郊鄉、法帕鄉、軒崗鄉、江東鄉、五岔路鄉、象滾塘鄉、西山鄉、東山鄉、中山鄉、三台山德昂族鄉。

1998年風平等3鄉撤鄉設鎮,全市轄7鎮8鄉80個村委會、4個居委會。

2000年,潞西市轄7個鎮、8個鄉。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337406人,其中各鄉鎮人口(人): 芒市鎮 60671 城郊鎮 33454 遮放鎮 44745 勐戛鎮 26614 芒海鎮 5774 風平鎮 34254 法帕鎮 27583 軒崗鄉 20166 江東鄉 27072 西山鄉 11669 東山鄉 5439 中山鄉 10935 三台山鄉 6994 五岔路鄉 15972 象滾塘鄉 6064。

2001年,全市轄芒市、遮放、芒海、勐戛、城郊、法帕、風平7鎮及軒崗、江東、五岔路、三台山、西山、東山、中山、象滾塘8個鄉,共有80個村委會、4個居委會和1個經濟開發區。

2002年,潞西市轄芒市、遮放、芒海、勐戛、風平、法帕、城郊7鎮及軒崗、江東、五岔路、三台山、西山、東山、中山、象滾塘8個鄉,80個村委會、4個居委會。2002年潞西市有33.50萬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112.2人。在總人口中:農業人口25.9792萬人;非農業人口7.5212萬人。當地少數民族人口16.5227萬人,比上年增405人,占總人口的49.32%。在當地少數民族中,傣族12.3302萬人,占總人口的36.81%;景頗族2.8155萬人,占8.4%;阿昌族0.1761萬人,占0.53%;傈僳族3015人,占0.9%;德昂族8994人,占2.86%;其它少數民族4829人,占1.44%。

2003年,潞西市轄芒市、遮放、芒海、勐戛、風平、法帕、城郊7鎮及軒崗、江東、五岔路、三台山、西山、中山、東山、象滾塘8個鄉,共有80個村委會、4個居民委會員會。2003年,潞西市總人口33.94萬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113.6人。在總人口中:漢族16.80萬人,占總人口49.49%;少數民族17.14萬人,占總人口50.51%。當地五種少數民族16.67萬人,占總人口49.11%,比上年增1459人,增0.88%。其中:傣族12.43萬人,占總人口36.61%;景頗族2.84萬人,占8.37%;德昂族9155人,占2.7%(占全國德昂族總人口的53%);阿昌族1752人,占0.52%;傈僳族3095人,占0.91%;其它少數民族4748人,占1.4%。

2004年,潞西市轄芒市、遮放、芒海、勐戛、風平、法帕、城郊7個鎮,軒崗、江東、五岔路、三台山、西山、中山、東山、象滾塘8個鄉,共80個村委會、5個居民委員會。

2005年,潞西市撤銷城郊鎮和象滾塘鄉,其行政區域併入芒市鎮管轄;撤銷東山鄉,其行政區域併入遮放鎮管轄;撤銷法帕鎮,其行政區域併入風平鎮管轄。調整後,潞西市轄芒市、遮放、芒海、勐戛、風平5鎮,軒崗、江東、五岔路、三台山、西山、中山6個鄉。[3]

旅遊景點

勐煥大金塔

勐煥大金塔坐落在芒市城區東南方——孔雀湖畔的雷崖讓山之巔,四周山清水秀,鬱鬱蔥蔥,環境幽雅,視野遼闊。塔高73米,底寬50米,高聳挺拔,雄偉壯觀,氣勢恢宏。

勐煥大金塔屬南亞傣王宮的建築風格,有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內涵。該塔堪稱當今中國南傳上座部佛教第一塔,是該州和芒市地區一個十分醒目的標誌性建築,既是增進睦鄰友好、中緬胞波情誼的橋樑,更是吸引中外遊客的一大佛教旅遊勝地

孔雀湖

孔雀湖生態旅遊區位於芒市城東5.2公里處,這是一個集原始生態與現代風情於一體的水上樂園,因歷史上就是綠孔雀棲息地和湖面酷似一隻開屏的孔雀而得名。由於湖區周圍森林茂密,山地寬谷較多,加之水面周圍空氣濕度大,又形成了南亞熱帶低熱丘陵氣候。夏無酷熱,冬無嚴寒,多雨多濕,雲霧繚繞,環境優美、空氣清新,成為人們休閒度假、避暑療養之所。

法帕溫泉度假區

潞西市法帕溫泉度假區位於芒市西南8公里,內有溫泉群,水溫46℃左右,流量穩定,泉水清澈,水質不含有害元素。1956年中緬邊民聯歡會期間中緬兩國總理和來賓曾光臨洗塵。近年新建度假村,建有一家二星級賓館,設備更為完善。旁有高聳的尖山,山上有廟,南部是萬畝竹海環繞,翠竹掩映,環境優美,是理想的旅遊度假好地方。

勐戛三仙洞

三仙洞位於芒市鎮西南約40公里的勐戛鎮三角岩村,是一個清代開發的天然溶洞,因洞中的三塊石頭像狐、像猴、像嫦娥,因而得名。這裡,曾經一度成為周圍地區的朝佛聖地,而如今,已成為潞西市重要的旅遊區。溶洞內有鍾乳、石筍、石柱組成各種景象,景區內有臨仙殿、千佛塔、寶蓮宮、銀棧道、羅漢壁、九龍橋等景觀。[4]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