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靈空山風景名勝區

靈空山風景名勝區,靈空山又名九頂山,在沁源縣西北部五龍川鄉,距縣城約40公里。海拔高度在1600—1850公尺之間,最高山峰為海拔1953公尺。它西靠霍山主峰,北接綿山,南近黃梁山,方圓四十多平方公里。境內高山起伏,逶迤縱橫、奇峰競秀、屏障疊翠;山中遍地生長着濃密的森林綠繡蔥蔥,是一處頗有名氣的遊覽避暑之地。[1]

靈空山風景名勝區

中文名稱:靈空山風景名勝區

地理位置:山西省沁源縣

氣候類型: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

著名景點:山塔崖

目錄

景區主要景觀

靈空山方圓百里,中心處三座孤峰突起,如倒置的三隻鼎足。峰下,兩條深谷由西、北而來,相交匯合,向東南而去。深谷匯交處,形成一個巨大的空谷,如巨窟石井,宛若神工鬼斧開鑿。[2]

在靈空山山腰,有一塊平台地,古老的聖壽寺就坐落在這裡。據史籍記載,唐懿宗第四子李侃,因黃巢起義,避難到此,削髮為僧。這位皇太子死後,被封為「先師菩薩」。唐景福二年建先師禪院,宋端拱二年賜額「聖壽寺」,相沿至今。由於歷代的增補修繕,聖壽寺的現存殿宇經不是唐代原建築了。但其規模之大,建造之巧,仍然是一處較有價值的寺廟建築群。

除寺院之外,靈空山還有茅庵、仙橋、巒橋、東鐘樓等建築。芽庵建於寺東崖畔石洞之中,曲階而上,步步登高,庵中地淨塵絕。這裡是游者最感興趣的地方,它凌空高建,半掩半露,入庵小坐,頓覺神清氣爽。

寺院山門對面懸崖壁立,枯樹青藤倒掛,一道幽谷橫在寺院前沿,相距數丈,古人在寺院左右修建了仙、巒二橋 ,溝通南北 ,貫連三山。其中戀橋上部,丹柱長廊,雕龍繪鳳,斗拱斜插,工藝精巧。跨過戀橋,穿林海沿小路東行,再過仙橋,就到了東峰腳下。從山腳到峰頂的東鐘樓,要攀援陡峭曲折、宛如飄帶的「十八盤」。

東鐘樓以南,是蒼黃色的「捨身崖」,如切如削。再向南,山巒之中有一四面峭壁的孤峰,峰頂樹木蔥蘢,據說那是李太子初到時結廬的地方,名叫「唐山寨」。

如果說靈空山的山勢、風光還不足奇,那麼,靈空山隨處可見的巨松,足可令你嘆為觀止。山上兩人合抱的巨松數不勝數。著名的有「九杆旗」,堪稱「山西巨松」,它一莖出土,派生九株,株株筆直挺拔。它們各有名目,有「二仙傳道」,有「一爐香」,有「三大王」,有「一佛二菩薩」等,為靈空山增色不少。

靈空山景區主要風景線有三條:風洞溝,將軍墓溝,草溝。風洞溝是從仙橋開始自北向東南延伸的一條大約5公里的深谷,山崖如鬼斧神工削劈。溝中怪石磷峋,跌宕錯落,有如野牛狂奔,臥虎嘯月,也有的如龜鰲驚懼縮脖貼地。一路行進,只見東西兩邊峰巒競秀,危崖峭壁撲面而來,有山塔崖、疊翠峰、前後寨門,龍膽、龍尾、望壁回頭等勝景。

從第一川往寺院由西向東而來的溝叫草溝,全長約六、七公里,沿途林木茂盛,山花綴錦,峰迥路轉,柳暗花明、真乃一步一景,景景宜人。寺廟東北,是由仙橋向五龍川而去的將軍墓溝,溝中溪流緩緩,涓涓有聲,時有數丈落差之地,積水成潭,倒映翠屏倩影。

視頻

靈空山宣傳片

靈空山實拍美

參考來源

  1. 靈空山風景名勝區, 新浪網,2015-05-16
  2. 山西沁源靈空山風景, 個人圖書館網,2012-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