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燃燈人(周夢蝶詩歌)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燃燈人》是詩人周夢蝶創作的一首現代詩歌。

作品原文

  作者:周夢蝶


  因果經云:「爾時善慧童子見地濁濕,即脫鹿皮衣,散發匍匐,待佛行過。」又云:「過去帝釋化為羅剎,為釋迦說半偈曰:『諸行無常。是生滅法。』釋迦請為說全偈。渠言:『我以人為食,爾能以身食我,當為汝說。』釋迦許之。渠乃復言:『生滅滅已,寂滅為樂。』釋迦聞竟,即攀高樹,自投於地。」


  走在我底發上。燃燈人

  宛如芰荷走在清圓的水面上

  浩瀚的喜悅激躍且靜默我

  面對泥香與乳香混凝的夜

  我窺見背上的天濺着眼淚


  曾為半偈而日食一麥一麻

  曾為全偈而將肝腦棄捨

  在苦行林中,任鳥雀在我發間築巢

  任枯葉打肩,霜風洗耳

  滅盡還蘇時,坐邊撲滿沉沉的劫灰


  隱約有一道暖流幽幽地

  流過我底渴待。燃燈人,當你手摩我頂

  靜似奔雷,一隻蝴蝶正為我

  預言一個石頭也會開花的世紀


  當石頭開花時,燃燈人

  我將感念此日,感念你

  我是如此孤露、怯羞而又一無所有

  除了這泥香與乳香混凝的夜

  這長發。叩答你底弘慈

  曾經我是靦腆的手持五蓮花的童子

作者簡介

周夢蝶,1921年2月10日生於河南淅川。原就學於開封師範宛西鄉村師範,由於家境及大環境的變遷,1947年在武昌參加青年軍,後隨軍隊赴台。自1952年開始發表詩作,成為「藍星詩社」一員,至1959年詩集《孤獨國》的出版﹐奠定了他在詩壇的地位。

周夢蝶是詩壇少有的蝸牛派,創作四十年,卻字字珍惜,至今只出版過《孤獨國》和《還魂草》兩本詩集。他的生命全獻給了詩,詩和他的生命已分不開,而這顆未蒙塵的珍珠,也實至名歸地獲得第一屆國家文藝獎。[1]

1921年2月6日(1920年臘月二十九)凌晨,出生於河南省南陽市淅川縣馬鐙鄉陳店村。出生前四個月父親已去世,由母親撫養長大。11歲上私塾, 18歲上小學,20歲上初中。先後在開封師範學校、宛西鄉村師範就讀,因戰亂肄業。16歲結婚,育有兩男一女。

1948年,去武漢求學未成,生活無着投軍,後隨軍撤到台灣

1956年,退役後到台北,在武昌街以擺攤賣書為生。

1962年,開始在街頭禮佛習禪,終日靜坐繁華街頭,被譽為「孤獨國國王」、「詩壇苦行僧」、「今之顏回」,成為台北藝文風景、文壇傳奇。[2]

1980年,因胃病書攤歇業,歷時長達21年。每周三下午6點,先後在明星咖啡屋和百福奶品店舉辦文友聚談會,被稱為「明星之約」、「百福之約」,數十年風雨無阻,被暱稱為「地下文學院院長」。[3]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