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愛情(聶魯達詩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愛情》是智利當代著名詩人巴勃羅·聶魯達(1904年7月12日-1973年9月23日)的詩作,他在拉美文學史上是繼現代主義之後崛起的偉大詩人。[1]

作品原文

西班牙,你慷慨地賜給了我堅貞的愛情。
我期待已久的柔情終於到來,
那在我的嘴唇上印下最深厚的吻的人
正伴隨在我的身邊。
 暴風雨
沒有使她離我而去,
分離也沒能使我們爭得的
愛情空間加大距離。

戰火點燃之前,當你的身影
在西班牙的田野上出現的時候,
我是雙重的觀念、複合的光亮,
痛苦從你的臉上滑脫,
跌落到了失落的岩石之上。
我從巨大的悲痛中、從豎起的魚叉上
駛入了你的水域,我親愛的,
就好像在忿怒和死亡之中
奔馳的駿馬突然間
遇到了清晨的蘋果、
飛濺着野性的瀑布。
從那以後,親愛的,
遍布我的行蹤的荒野、
對我緊追的黑暗海洋
以及那無際金秋的栗樹就都認識了你。

誰沒有看到,親愛的,我的美人兒,
在鬥爭中,你就像是一個
帶着星辰的所有標記的幽靈
伴隨在我的身邊?由於
我只是人類滄海中的一顆穀粒,
凡是到人群中去找我的人,
誰沒有看到你緊緊地偎依着我的根基、
在我的熱血的歌中受到了讚美?

我不知道,親愛的,是否還有時間和地方
再一次將你嬌美的身姿,我的愛妻,
鋪陳在我的作品裡:
如今的日於是艱難而光輝的,
在這樣的時日裡,我們收穫的是
糅合着眼瞼和棘刺的甜蜜。
我已記不清什麼時候開始有了你:
早在戀愛之前你就已經存在,
 你帶着
命運的一切要素奔我而來,
而在你之前,孤獨就屬於你,
也許就是你那沉睡着的秀髮。
如今,我的愛情之杯啊,我幾乎不再呼喚你
的名字,
我的生命的主宰,我的偶像啊,
如同太空中的白晝,
你代表着世界上的全部光輝。 [2]

作者簡介

巴勃羅·聶魯達(1904年7月12日-1973年9月23日),智利當代著名詩人。

13歲開始發表詩作,1923年發表第一部詩集《黃昏》,1924年發表成名作《二十首情詩和一支絕望的歌》,自此登上智利詩壇。他的詩歌既繼承西班牙民族詩歌的傳統,又接受了波德萊爾等法國現代派詩歌的影響;既吸收了智利民族詩歌特點,又從沃爾特·惠特曼的創作中找到了自己最傾心的形式。聶魯達的一生有兩個主題,一個是政治,另一個是愛情。他早期的愛情詩集《二十首情詩和一首絕望的歌》被認為是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聶魯達對中國和中國文化很有興趣,一生中曾經三次到過中國。1928年他作為外交官赴緬甸上任時,出發來中國,給宋慶齡頒發列寧國際和平獎,此行中,他還見到了茅盾、丁玲、艾青等文學界名流,進行了友好的交流。在訪問中國時他得知,自己的中文譯名中的「聶」字是由三隻耳朵(繁體「聶」)組成,於是說:「我有三隻耳朵,第三隻耳朵專門用來傾聽大海的聲音。」[3]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