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殲-10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重新導向自 猛龙)
前往: 導覽搜尋

殲-10(編號J-10;中國官方命名猛龍;北約代號:火鳥(Firebird)),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都飛機工業集團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研製、生產的單引擎、全天候、多功能、採用鴨式氣動布局的第四代戰鬥機。殲-10於1986年開始研製,由劉高倬擔任總指揮,晏翔擔任副總指揮,宋文驄擔任總設計師。1998年3月殲-10首飛成功,數年後正式裝備部隊,並先後衍生出殲-10A、殲-10S及殲-10B等型號。最新的殲-10C於2015年初首飛,已批量裝備人民解放軍空軍,於2018年4月16日開始擔負戰鬥值班任務[1]。該機具備制空作戰,對海面,對地面精確打擊能力。

發展歷程

殲-10由成都飛機設計研究所(611所)設計,成都飛機公司(132廠)製造。據公開的報道項目名稱「10號工程」。611所最初利用殲-9戰機(因研發一再拖延最終下馬)研究過程中積累的成果。 01號原型機1994年開始建造,1998年3月23日首飛(已送至航空博物館展出) 依照慣例02號原型機用於地面測試。1999年12月殲-10開始在西安閻良試飛院進行飛行測試。2002年6月首架裝備俄制發動機的殲-10小批量生產型號首飛,並開始在巴丹吉林沙漠基地測試。中國官方公布2003年殲-10生產型正式交付。2003年12月殲-10雙座型號原型機首飛(雙座型原型機已送至航空博物館展出)。2004年隸屬成都軍區駐守雲南的解放軍空軍44師131團換裝殲-10戰機,成為解放軍空軍第一個裝備該型戰機的作戰部隊。2005年首次出現了帶有空中加油探頭的殲-10戰機。2006年12月29日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表《2006年中國的國防》白皮書方正式證實其存在。2008年11月5日在中國珠海航展上首次對民眾亮相。殲-10戰機衍生出單座及雙座型號,航電系統基本由國內研發生產。2009年11月5日,殲-10的1001號首飛原型機在中國航空博物館首次以實機對外公開靜態展出,首次以圖文展板的形式披露殲-10的性能介紹。

發動機採用

殲-10配套發動機是影響殲-10研製進度的一個瓶頸,由於渦扇-10渦輪風扇發動機的研製進度大大落後於殲-10的研製進度,為了降低研製風險,採用了「兩條腿走路」的方法,發動機最初裝備俄制AL-31FN渦輪風扇發動機,1992年中國與俄羅斯就發動機研製改進達成協議,為此殲-10的後機身也進行了重新設計。首筆發動機訂單1996年簽訂1997年開始交付。AL-31FN發動機是用於俄制蘇-27「側衛」戰鬥機的AL-31F渦扇發動機的改進型,AL-31FN較AL-31F最大的變化是發動機附件安裝位置的變化,FN型增加了一個經完全重新設計的檢修艙,這一檢修艙的設置是標準的俄式風格,在最初的AL-31型號中位於發動機上方,還包括部分壓氣機上部機殼的外側位置,但FN型的檢修艙則調整到與西方戰鬥機發動機檢修艙同樣的位置,位於發動機和壓氣機下部機殼外側的位置。

所有後續生產的殲-10則將裝備渦扇-10A渦輪風扇發動機,渦扇10,簡稱渦扇-10,代號「太行」,是由中航工業瀋陽發動機設計研究所設計的軍用渦輪風扇發動機,研究過程長達近20年。同時在網絡上流傳的照片上也看到有試驗機型使用中國生產的渦扇-10(WS-10,中國官方命名為「太行」)渦輪風扇發動機。隨着國產渦扇-10渦扇發動機於2006年經過改進測試投入批量生產,改進型渦扇-10A會用於殲-10裝備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2005年,渦扇-10A發動機通過初始壽命試車考核,標誌着該發動機順利完成設計定型的全部考核試驗[2]。這型發動機研製歷時近20年。2005年5月11日設計定型持久試車在六〇六所試車台正式啟動,經過85天的試車考核、完成規定的長試科目,9月27日渦扇-10設計定型持久試車順利通過航定辦評審,全部定型考核項目計劃於2005年完成。

2018年珠海航展,一架殲-10B裝備國產向量推力發動機亮相,並執行了飛行表演

視頻

殲-10 相關視頻

極度震撼!矢量殲-10首秀特技,引全場尖叫
殲-10戰機:22歲 生日快樂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