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生活之味(馬秀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生活之味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生活之味》中國當代作家馬秀芳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生活之味

「天冷了。」「嗯。」

小鎮街上的人見了面,彼此這樣問候着,天一下子變冷,人們從穿短袖一下子跳轉到穿羽絨服,還真有點不習慣。

秋雨後的小鎮落英繽紛,帶父親在額河邊走走,七十多歲的父親站在中蘇通航老碼頭的遺址處,望着緩緩流淌的河水說:「當年就是從這裡過浮橋到縣城的。」想起小時候母親和姨趕着馬車沿湖上縣城,我在後面嘶聲裂肺哭喊着追趕馬車的情景,那時候是要走很長很長的路才能到縣城,那時的縣城雖不繁華像現在,但卻讓每位鄉下的孩子所嚮往。

河邊有幾棵山楂樹,一位清瘦的老人在樹下撿拾敲落下的紅山楂果,說用這些山楂果泡茶喝開胃,老人很健談,說自己是個老農民來自公社,現在孩子們都已長大工作成家了,自己也沒什麼負擔了,我說我也來自鄉里。「農村的孩子能在城裡有份安穩的工作就行了,這都不容易。」老人滿足地說。他問父親姓名,說認識父親,曾在龍口一起挖渠幹活,老人有一雙因干粗活變了形的手,我的父輩們,他們為生活吃過很多的苦。

在俄羅斯風情街值班,遇見說一口陝西話的環衛大哥,他是陝西商洛人,很自豪地說:「你知不知道賈平凹,還有《白鹿原》,都是我們那的,能寫的很。」為着生活,他走南闖北,八四年就來過布爾津,說風情街這塊那時是個草灘,沒幾戶人家,街上還有人騎馬「噠噠」跑呢,這幾年的變化真是大。

在俄羅斯風情街租自行車的趙叔,和父親年紀相仿,遊客不多時,就眯着眼在太陽地打盹,當問他今天生意咋樣時,他會笑着說:「不多,一天的飯錢夠了。」知足者常樂。

打電話給家政,清洗油煙機,敲門進來倆女的,七零八零後,是姑嫂倆,有點吃驚,想這是個力氣活,怎麼會是女的來干,她們說幹這活時間自由,可以照顧着家裡。她們很費力地將油煙機卸下,清洗完畢,又用頭頂着油煙機很吃力地安裝好。「有次不小心,火鹼傷着了胳膊。」個子高點,戴着眼鏡的女人說,她的孩子上高一,她幹這活,就是能按時給上學的孩子做飯。倒水給她倆喝,她倆客氣地說着謝謝,只要靠着自己的雙手努力掙錢吃飯,每一位勞動者都值得尊重。

小女孩很可愛,臉頰上長着雀斑,背着粉色的書包,在我後面走着,她告訴我,自己是神湖三年級的學生,哥哥上六年級,因在學校做作業,沒和她一塊回家,中午媽媽接她放學,下午媽媽要做晚飯,就沒來接她,家裡有爸爸、媽媽哥哥和她,住在幸福小區,從小女孩說話的語氣和神態可以猜出這一定是個幸福的四口之家。

生活之味,細品之,酸甜苦辣皆有之。[1]

作者簡介

馬秀芳,回族,現居新疆,作品見於《中國西部散文學會》《西散原創》《回族文學》等。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