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明保甲巡警盜賊札子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申明保甲巡警盜賊札子》是北宋散文家、史學家、政治家曾鞏的作品之一。選自《曾鞏文集》·卷三十二·札子九首。
曾鞏為政廉潔奉公,勤於政事,關心民生疾苦,與曾肇、曾布、曾紆、曾紘、曾協、曾敦並稱「南豐七曾」。曾鞏文學成就突出,其文「古雅、平正、沖和」,位列唐宋八大家[1],世稱「南豐先生」。
原文
臣伏以《周禮》以五家為比,使之相保,推之至於五州為鄉,因其民以用之于田役追胥之事。管仲於齊,亦以五家為軌,推之至於五鄉為軍,以有三軍之制。蓋生民之業,資於衣食則為農,資於備御則為兵,其所恃之理然也。後世言兵者,以謂九夫為井,此八陣之法所由出也。五家為軌,此師旅之法所由出也。以臣考之,所以然者,非三軍之政取法於鄉田,蓋古者生民之業,兵農非異務也。自經界既廢,而兵農始殊。秦漢之際,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長,十亭一鄉,鄉有三老、有秩、嗇夫、游徼。三老掌教化,嗇夫職聽獄訟,收賦稅,游徼循禁盜賊,亦比閭族黨、卒伍追胥之遺事也。今保甲之制,自五家為保,推之至於有大小保長,有都副保正,職承文書,督盜賊,與比閭有長,鄉亭有嗇夫、游徼,非異意也。臣昨守亳州,亳為多盜重法之地,臣推行保甲之法,以禁盜賊,幸不至謬戾。誠不自揆,欲於保甲巡檢縣尉之法,所以防慮盜賊者,有所推廣,以稱朝廷立法之意。具下項:
一,諸處自來盜賊,並是外來浮浪行止不明之人,或是本處素來無賴之人。保甲之法,使五家為保,蓋欲察舉非違之事。一保五家,若有一家藏匿外來浮浪行止不明之人,或一家有素來無賴之人,即四家無由不知,而法禁之中,不責其顏情蓋芘,則人於鄉里,誰肯告言?若為設禁防,使不告官者,因事發露,則有相坐之刑,人情自愛,誰肯苟容?此乃本立保伍、察非違之意也。所察舉者,藏匿惡人之家,所以為人除患,固非開告訐之路,傷鄰里之義也。若藏匿之家,自不能掩,則惡人何所容入,盜賊不禁而自熄,理之所可必也。欲乞指揮:外來浮浪行止不明之人,保內不得舍止,本處素來無賴之人,保內須以姓名申官,官為籍記。系籍之人,凡有出入,並須告知本保。若保內舍止外來浮浪行止不明之人,犯人嚴斷,同保不糾,科不言上之罪,保內有本處素來無賴之人,同保不以姓名申官,及系籍之人,出入不告本保,本保不糾,亦併科不言上之罪,犯人嚴斷。所貴有所關防,可以暗消盜賊。況自來州縣,亦往往有禁絕舍止浮浪及籍記惡人之處,可以斷得盜賊,別無擾煩。兼保甲條,諸保內有外來人,如行止顯有不明,即收領送官。則是法意蓋已及此,今來所乞,只是申明,更欲詳備,伏乞裁酌施行。
一,伏見熙寧六年保甲條法,保內如遇有賊盜,畫時告報,本保長已下,同保人戶,即時前去救應追捕。如入別保,即遞相擊鼓,應接襲逐。[元豐]]二年,詳定上條節文,諸保內賊盜,畫時集本保追捕,如入別保,遞相告報襲逐,舊有鋪屋及鼓處,依舊仍輪保丁守宿,未有處,願置者聽。臣竊以謂元條及詳定,互有詳略,若合而用之,則彌綸之意無所不備。今欲乞指揮:諸保內賊盜,畫時集本保追捕,如入別保,即遞相擊鼓,報應襲逐,並置鋪屋及鼓,仍輪保丁巡宿。如此,則保伍之內,既不得容止惡人,巡宿之法又備,如有賊發,則合力追捕,措置無所不盡。於本置保甲之意,委曲備具,亦古者井田守望相助,後世置鄉亭徼循盜賊之遺法也。
一,伏見熙寧敕節文,諸巡檢常於地分內巡警廨宇,所在州給與印歷,逐季點檢。臣欲乞相度指揮重法地分,巡檢縣尉常於地分內巡警,每旬具所到地分申州,仍給與行程印歷,每季本州將旬申與印歷,委官點磨,違者取勘施行。州不督察,監司按劾以聞。如此,則制置捕盜之官,事體均一,理在必行,不容苟簡之人得以廢法,使捕盜之官分巡不止,保甲候望,轉相承接,盜賊所向,輒遇譏察,竊發之謀,必自衰熄,或有伺間不逞之人,亦易敗獲。右取進止。
作者簡介
曾鞏(1019年~1083年),字子固,漢族,建昌軍南豐(今江西省南豐縣)人。嘉佑二年(1057)中進士[2]後,熙寧二年(1079)先後在齊、襄、洪、福、明、毫等州任知州,守正不阿,頗有政聲。元豐四年,任史館修撰,編纂五朝史綱,未成。著有《元豐類稿》五十卷、《續元豐類稿》四十卷、《隆平集》三十卷。曾鞏的散文創作成就很高,《唐論》是代表作,可與歐陽修的《朋黨論》媲美。著名有《墨池記》、《越州趙公救災記》、《寄歐陽舍人書》和《福州上執政書》。曾鞏也擅長寫詩,有四百餘首傳世。曾鞏培養了一批名儒,陳師道、王無咎、曾肇和曾布受業於他。
視頻
申明保甲巡警盜賊札子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唐宋八大家,國學夢
- ↑ 古時候說的秀才、舉人、進士大概相當於現在的什麼學歷? ,搜狐,2020-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