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白建軍,男,漢族,1955年生,北京市人,法學博士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1],犯罪學研究專家[2]。學術上倡導實證研究方法在法學領域中的推廣與應用;熱衷刑法、犯罪學、金融法及相關學科間的跨學科研究;營造能動、快樂的課堂氛圍

白建軍
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出生 1955年
北京市
國籍 中國
母校 北京大學
職業 教育科研工作者
知名作品 《證券欺詐及對策》

目錄

人物經歷

在北京大學獲法學碩士、法學博士學位,曾赴美國紐約大學客座研究、日本新瀉大學任教。

主要任職

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北京大學實證法務研究所主任、

中國犯罪學研究會副秘書長;

現任北京大學實證法務研究所主任、北京大學刑事法理論研究所副主任、北京大學金融法研究中心副主任、國家法官學院兼職教授。

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為法律實證分析方法、犯罪學、刑法學、金融犯罪。開設"法律實證分析"、"犯罪學"、"刑法分則"、"金融犯罪"、"犯罪通論"等課程。

主要貢獻

概況

《犯罪學原理》

《金融欺詐及預防》

《證券欺詐及對策》

《罪刑均衡實證研究》

《關係犯罪學》

在《中國社會科學》、《中國法學》、《法學研究》、《中外法學》等核心學術期刊獨立發表學術論文數十篇。

曾作為第一承擔人負責主持國家級社會科學基金資助項目研究,主編《金融犯罪研究》(法律出版社)。

是"法意實證案例法規全互動數據庫"的主要發起人之一,並參加《金融法苑》的主創工作。

論著及編著

《證券欺詐及對策》,中國法制出版社。

《金融貪污投資犯罪及對策》,中國企業文化研究院。

《犯罪學原理》,現代出版社,1992。

《銀行安全學概論》,中國企業文化研究院,1996。

《金融欺詐及預防》,中國法制出版社。

《關係犯罪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4年2月第三版。

《法律實證研究方法》,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年3月第二版。

《罪惡》,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5年3月版。

中文論文

"從中國犯罪率數據看罪因、罪行與刑罰的關係",《中國社會科學》 2010年02期。

"裸刑均值的意義",《法學研究》2010年第6期。

"犯罪輕重是如何被定義的",《中國法學》2010年第6期。

"論不作為犯的法定性與相似性",《中國法學》2012年第2期。

"論具體犯罪概念的經驗概括",《中國法學》2013年第6期。

"社區矯正對象分類的科學依據",《犯罪與改造研究》2013年增刊。

"論司法潛見對定罪過程的影響",《中國社會科學》2013年第1期。

"法律、法學與法治"(筆談)("刑法學研究之檢討與反思"筆談論文之一),《法學研究》2013年第1期。

"關係公正論",載《刑法體系與刑事政策》北京大學出版社。

"大數據助力法律監督",《探索與爭鳴》2015年第2期。

"大數據對法學研究的些許影響"(收錄"筆談"《法學研究和論文寫作》),《中外法學》2015年第1期。

英文論文

Crimes, Causes and Punishments in Contemporary China: a Statistical Analysis,載於PKU Law Journal,Vol.2。

獲獎記錄

博士論文《罪刑均衡實證研究》獲2005年全國優秀博士論文獎。

個人專著《關係犯罪學》獲2007年中國犯罪學研究會優秀成果獎[3]

主持完成的《證券違法違規懲戒實效和制度成本分析》獲2006年中國證券業協會科研一等獎。

視頻

《法律實證研究方法》北京大學 全15講白建軍 2018年6月21日發布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