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酸二氫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磷酸二氫鈉 |
![]() |
藥品類型;化學藥品
|
磷酸二氫鈉(sodium dihydrogen phosphate),又稱酸性磷酸鈉,化學式為NaH2PO4,是一種無機酸式鹽,易溶於水,幾乎不溶於乙醇。[1]
基本信息
化學式:NaH2PO4
分子量:119.96
CAS號:7558-80-7
EINECS號:231-449-2
理化性質
熔點:60℃
沸點:100℃
密度:1.40g/cm3
外觀:白色結晶性粉末
溶解性:易溶於水,不溶於乙醇
計算化學數據
疏水參數計算參考值(XlogP):無
氫鍵供體數量:2
氫鍵受體數量:4
可旋轉化學鍵數量:0
互變異構體數量:0
拓撲分子極性表面積:80.6
重原子數量:6
表面電荷:0
複雜度:61.9
同位素原子數量:0
確定原子立構中心數量:0
不確定原子立構中心數量:0
確定化學鍵立構中心數量:0
不確定化學鍵立構中心數量:0
共價鍵單元數量:2
用途
磷酸二氫鈉是製造六偏磷酸鈉和焦磷酸鈉的原料,主要用於製革、處理鍋爐水,作為品質改良劑和制焙粉,及在食品工業、發酵工業中作緩衝劑和發酵粉原料,還用作飼料添加劑、洗滌劑及染助劑等。
藥理毒理
人體內磷以有機和無機兩種形式存在,臨床上測定的血磷為血液中的無機磷,後者大部分為游離磷,僅12%與血漿蛋白結合。正常成人血磷濃度為 0.87~1.45mmol/L,兒童為1.45~1.78mmol/L,某些原因導致磷攝入減少或磷需求量增加,可引起低磷血症,並出現相應的臨床表現,此時須予補充磷。血磷與血鈣濃度有密切關係,正常時兩者的乘積維持在一定範圍,當血鈣濃度升高時,給予磷酸鹽可降低血鈣濃度。
藥代動力
磷的口服吸收率為70%左右,吸收部位主要在空腸。維生素D能增加磷的吸收。而同時進食大量鈣或鋁時,因形成不溶性的鹽而影響磷的吸收。磷90%由腎臟排泄,10%經糞便排泄。
適應症
(1)用於低磷血症預防和治療。亦作為全靜脈高營養療法磷添加劑,預防低磷血症。
(2)尿路感染的輔助用藥,本藥能使尿液酸化,從而增強杏仁酸烏洛托品和馬尿酸烏洛托品的抗菌活性,並能消除尿路感染時含氨尿液的氣味和混濁。
(3)含鈣腎結石的預防。本藥能使尿液酸化,增加鈣的溶解度,阻止尿中鈣沉積,從而預防含鈣腎結石的復發。
(4)高鈣血症的治療。近年來已不常用本藥治療高高鈣血症,而應用其他更為安全和有效方法。
用法用量
服用本藥時,餐後立即服用或進餐時同時服用,以減少胃腸道反應,服用本藥前應將其完全溶解於水中。
(1)低磷血症 口服相當於250mg(8mmol)磷的磷酸鈉溶液,口服,每日4次;治療維生素D佝僂病時,每次用量可加至500mg(16mmol)磷。為防止異位鈣化,血清磷大於1.5mmol/L(4.5mg/dL)時應停止補磷。為減輕胃腸道症狀,藥液可稀釋於半杯水中餐後服用。
(2) 酸化尿液及防止尿路結石復發 一般應用磷酸二氫鈉和磷酸鉀合劑,兩者比例約為2:1。將配置的1g磷酸鹽稀釋於一杯水中,餐後及睡前服用,每日4次。如應用上述劑量,尿量未達滿意酸化,則可每2小時用1g磷酸鹽,24小時不超過8g磷酸鹽。
不良反應
(1)口服時可出現噁心、嘔吐、腹痛、大便次數增多或腹瀉。
(2)高鈉血症出現口渴、心率加快、尿量減少、頭痛、眩暈及神智改變。
(3)高鉀血症出現心律失常、口唇麻木或刺痛、四肢乏力等現象。
(4)高磷血症並誘發低鈣血症:出現手足麻木、搐搦、肌痙攣、呼吸困難等現象。
(5)水鈉瀦留:水腫、體重增加等。
參考來源
參考資料
- ↑ 磷酸二氫鈉作用和用途,食品商務網 , 2021年8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