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福建南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福建南音

 

 

 

南音也稱「弦管」「泉州南音」,福建省閩南地區的傳統音樂,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內容之一。 南音有「中國音樂史上的活化石」之稱,發源於福建泉州,用閩南語演唱,是中國歷史悠久的漢族音樂。 兩漢、晉、唐、兩宋等朝代的中原移民把音樂文化帶入以泉州為中心的閩南地區,並與當地民間音樂融合,形成了具有中原古樂遺韻的文化表現形式。 南音起源於唐,形成在宋,南音的唱法保留了唐以前傳統古老的民族唱法,其唱、奏者的二度創作極富隨意性,而南管的演奏上也保持在唐宋時期的特色。其音樂主要由「指」「譜」「曲」三大類組成,是中國古代音樂體系比較豐富、完整的一個大樂種。「南樂」乃就流傳地域而言,「弦管」指南管音樂以絲竹簫弦為主要演奏樂器,古代大多稱「弦管」;「郎君樂」「郎君唱」指的是南管樂者祀奉孟府郎君為樂神。還有稱「錦曲」「五音」等。

2006年5月20日,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編號為Ⅱ-71 [4] 。2009年9月30日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政府間組織大會上,南音正式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中。

歷史淵源

南音起源於何時,文獻資料沒有明確記載。民間有多種傳說,有說是唐代大曲中的「破」「遍」等宮廷音樂傳入福建,與當地民間音樂相互融合發展而來;有說是唐代末年閩王王審知兄弟入福建時帶來。專家學者則從南音的曲牌、樂器和術語等資料進行考證,一般認為,南音大約形成於宋,發展在明清時期。

南音與唐代及唐以前的音樂有一定關係。南音中保留了與唐以前同名曲牌,有【子夜歌】【清平樂】【後庭花】【漢宮秋】【陽關曲】等。南音與唐代大曲的同名曲牌有【三台令】【梁州曲】【甘州曲】等。宋代,隨着宗室南移,泉州作為陪都,商業經濟繁榮,同時文化藝術也得到了交流和發展。據記載,當時泉州的樂戶人冊人數有千餘家,每家三五人不等,盛況可見一斑。宋元以來,在浙江、福建流行的南戲對南音也有一定的影響,南音中保留了南戲《荊釵記》《白兔記》《拜月記》《殺狗記》《琵琶記》等劇目。

南音在明代已成型。明萬曆年間坊間木刻刊本《新刊弦管時尚摘要集》(霞漳洪秩衡梓行)、《精選時尚新錦曲摘隊》(景宸氏刊刻)、《新刻增補戲隊錦曲大全滿天春》(海澄人李碧峰、陳我含刊行)共刊了南音清唱散曲二百五十九首。明代嘉靖,惠安崇武人鄭佑晚年編纂整理了一本《南音曲集》。明崇禎三年(公元1630年),泉州沿海的深滬(今晉江市深滬鎮)有「深滬南音班社」,德化有「德化東裡弦管」南音班社。

清代,南音在進一步發展,創作了大量的作品。南音曲目以描寫男女愛情和歷史故事的題材為主,這一時期出現了諷刺社會不良現象、封建制度,歌頌婦女勤勞、家庭和睦為題材的曲目,有《一司公》《賭博歌》《伶俐姿娘》等。清代,南曲館林立,閩南一帶千家萬戶絲竹管弦,盛況空前。康熙三十五年(公元1696年),陳佛賜開設了鹿港「雅正齋」,是台灣最早的弦管社團。與之後的「大雅齋」「崇正聲」「雅頌聲」「聚英社」合稱為鹿港五大南音管閣。清代,出名的南曲館還有泉州的靈裳閣、迴風閣、昇平奏三大南音班社,晉江的金蘭社、御賓社、御鳴社,安海的雅尚軒,廈門的安同閣、金華閣、集源唐、錦華閣、集安堂等。清代的文人學士對南音進行了整理,林祥玉先生的《南樂指譜》四卷,收三十六套指套、十三套大譜、四套外譜。林霽秋的《泉南指譜重編》和《南音精選》。《泉南指譜重編》收四十五套指套,十三套大譜,共六冊;《南音精選》共十三集,散曲十集三百四十闕,套曲二集九闕,過曲一集四十八闕。

民國二十六年(1937),紀經畝、吳深根、洪金水、許啟章、林添丁、陳春盛等成立了「南樂研究會」,傳徒授藝。抗日戰爭時期,南音創作了《炮中火》《活捉漢奸黃順》等抗日題材的作品,宣傳抗日。

20世紀40年代之前,泉州稱南音為「南曲」,至今「南曲」和「南音」通用;由於南音樂隊編制中有管樂和弦樂兩大類樂器,因此,閩南老一輩藝人有稱南音為「弦管」;廈門、台灣地區以及東南亞地區多稱為「南樂」;南音愛好者互稱對方為「弦友」。 新中國成立後,南音受到了地方政府和文化主管部門的重視。新成立的「泉州南音研究社」,收集整理南音資料,開辦南音培訓班,舉辦南音演唱活動。

1950年,成立了廈門市南樂研究會,下設「集安」「錦華」「金華」等九個分會。 1953年,漳州成立南樂研究會,廈門也有「廈門金風南樂團」。泉州各級文化機構組織成立班社和研究小組,繼承、挖掘傳統曲目,並新創作了《繡花燈》《 封建制度無合理》《海防前線建築工人》《江姐》《紅軍過草原》《長征》《築路光榮》 《海峽情》《迎龍小唱》《 泉州古城頌》,湧現了何天錫、陳天波、林文淑、吳瑞德、吳造、楊雙英、馬香緞、陳玉秀、洪金水、許啟章、林添丁、陳春盛、白麗華、林玉燕等一批出名的演員。

1956 年,福建省組織的南音代表隊參加「全國第一屆民間音樂、舞蹈會演」,其中由紀經畝編曲《北國風光》《 迎龍小唱》,參加了中南海懷仁堂的匯報演出。

1960年, 泉州市民間樂團成立,致力於南音指譜的挖掘、整理和校訂,以及培養人才。文革」 期間,南音的專業團體被解散。  

基本特徵

演唱形式

泉州南音演奏演唱形式為右琵琶、三弦,左洞簫、二弦,執拍板者居中而歌,這與漢代「絲竹更相和,執節者歌」的相和歌表現形式一脈相承。其工尺譜記法自成體系,是古代音樂記寫形制之遺存。橫抱演奏的曲頸琵琶、十目九節的洞簫、二弦、三弦擊拍板等,也都因襲古樂器遺制。南音曲目有器樂曲和聲樂曲兩千餘首,蘊含了晉清商樂、唐大曲、法曲、燕樂和佛教音樂及宋元明以來的詞曲音樂、戲曲音樂等內容。南音以標準泉州方言古語演唱,讀音保留了中原古漢語音韻。演唱時講究咬字吐詞,歸韻收音。南曲曲調優美,節奏徐緩,古樸幽雅,委婉深情

南音演唱形式主要為「絲竹相和,執拍者歌 」,在室內為琵琶、三弦居右,洞簫、二弦居左,唱者執拍板居中。在室外,同樣是唱者執拍板居中,而琵琶、三弦在左,洞簫、二弦居右。

南音的正規演唱一律以閩南方言演唱,依照古例必先吹奏「指套」,然後唱散曲。唱曲是南音的主要內容,一人唱完把拍板恭敬地遞給第二人,逐首接連地唱下去,最後是奏大譜結束。有的館閣還搭「彩棚」,或在舞台,上放置宮燈、黃涼傘,傳說康熙皇帝封賜弦管人為「五少芳弦」「御前清客」,故以此為榮耀。

南音以上述的「指、譜、曲」和「過支聯套曲」、獨特的演奏演唱形式和以泉腔方言演唱為特徵之外,加上自成體系的「工父譜」以及漢唐遺制的古樂器,便構成其基本完整的音樂傳統體系。

曲式結構

南音由「大譜」「散曲」和「指套」三大部分(俗稱「指」「譜」「曲」)組成,既有用於歌唱的聲樂曲又有用於演奏的器樂曲,是內容豐富完整的音樂體系。現存的曲目尚有二千多首(套),按照民間習慣稱謂,分述於下:

一、大譜。即純器樂曲。有標題、曲譜和琵琶彈奏法,沒有曲詞,以琵琶、洞簫及二弦、三弦為主奏樂器。大譜原有十二套,後來發展至十六套。其中以《四時景》《梅花操》《走馬》《百鳥歸巢》(簡稱「四梅走歸」)和《陽關三疊》較為著名。又有三套佛教音樂《金錢經》。每套譜分為四到八個樂章不等,一般可演奏十至二十分鐘左右。

二、散曲。有譜、有詞。一般由琵琶、洞簫、二弦、三弦等四件主要樂器伴奏,由歌唱者執拍板坐唱,也可以手抱琵琶自彈自唱。散曲的數量最多,據不完全統計有二千首左右(一說有三四千首甚至萬首以上,待證實)。曲詞的內容,除了部分描寫春夏秋冬、風花雪月等自然景觀之外,絕大部分是以第一人稱抒發內心情感。主要取材於唐傳奇、話本和宋元及明代戲劇的人物故事,表現人文精神,反映了人類共同理想和基本願望。其中有相當部分是一唱三嘆的「大撩曲」(如《月照芙蓉》唱十八分鐘),今有人稱之為長抒情曲或「詠嘆調」;也有小部分「順口而歌」 ,類似民間小調的短小曲目,俗稱「草曲」。

三、指套。亦稱「套曲」,或被簡稱為「指」。每首「指」都有曲詞、工義譜、琵琶彈奏法和撩拍符號,通常只用於演奏,少用於歌唱。原有三十六套,後來發展至五十套。每套套曲由兩首至七首的散曲組成,以音樂的「管門」和「滾門」歸類編輯成套。由洞簫主奏的,稱為「簫指」;由噯仔(嗩吶)作為主奏樂器的,稱為「噯仔指」。「指」除演奏之外,還有一義,即作為指導學生的必修教材,因而有人以「琵琶指南」命名。凡要學習南音的人,必先由教師口傳心授,並指導學生熟讀默背四至五套「指譜」(俗稱「念嘴」,即口傳),然後練習琵琶指法。

四、過支聯套曲。它是「指」「譜」「曲」嚴格按照「管門」「滾門」重新組合的傳統演奏、演唱的形式。一般都是確定「管門」之後,先奏「指」,然後依據「從慢到漸快到快」的規則,有序地選擇逐個「滾門」的曲目唱下去。「滾門」與「滾門」之間由「過支曲」銜接,一氣呵成,不得停頓,最後奏譜結束,俗稱「宿譜」。

曲目

南音曲目有器樂曲和聲樂曲二千多首,蘊含了晉清商樂,唐代大曲、法曲、燕樂和佛教音樂及宋元明以來的詞曲音樂、戲曲音樂等豐富內容。其中,「大譜」里的三套《金錢經》中的「番家語」「喝噠句」,「指譜」中的「兜勒聲」「普庵咒」,以及那些悠長緩慢的大撩曲(七撩拍)等,一直延續着漢唐以來中國音樂的血脈,並珍存着古代西域音樂文化的某些信息。 南音以「父工六思一」五個漢字記譜,對應「宮商角徵羽」,旁邊附上琵琶指法和撩拍符號,自成體系,完全不同於習見的「工尺譜」,比「敦煌古譜」更嚴密,為南音樂種所獨有。[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