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中國先進編織複合材料專業科技服務團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科創中國先進編織複合材料專業科技服務團「科創中國」先進編織複合材料專業科技服務團,由中國工程院院士、東華大學校長、中國複合材料學會副理事長俞建勇教授領銜,宿遷學院、中國複合材料學會與江南大學牽頭,通過深化合作模式,探索全新「會校企」合作道路,服務長三角地區「科創中國」試點城市產業經濟高質量、高水平發展。
簡介
主要依託地方高校編織複合材料類科技成果資源,加速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依託國家級學會資源,聚焦國內先進紡織材料技術與成果,形成資源互補,並建立長期有效的協同組織;依託「科創中國」平台,精準對接地市級政府及企業需求,挖掘產業發展中的共性技術問題和「卡脖子」難題,形成行業發展智庫,為企業成長和區域行業發展提供支撐,進一步帶動地方產業升級。對接國家級學會和地方政府、企業,建立會校企模式,形成協同機制;挖掘梳理產業需求和共性問題,對接「科創中國」平台,發布成果信息,保持常態化跟蹤服務;梳理材料類成果,推動成果轉移轉化,並形成典型案例;圍繞產業共性技術問題和卡脖子難題,形成有價值的智庫[1]。
相關資訊
天津工業大學編織複合材料守護航天員回家之路
秋濃如酒一飛沖天,春暖花開凱旋歸來。2022年4月16日,在全世界矚目下,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返回艙降落在東風着陸場預定區域,航天員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全部安全順利出倉,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行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此次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行任務中,不少高校貢獻了重要力量。天津工業大學紡織未來技術研究中心陳利教授團隊用新一代「天工編織技術」守護着航天員的回家之路。
為了保障航天員順利返回,陳利教授帶領團隊突破了多項關鍵技術,為神舟十三號返回艙「定製」研發了耐高溫多向編織增強材料。當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返回時以每秒數千米的速度與大氣層發生劇烈摩擦,燃起2000多度的高溫火焰,這種增強材料可以為返回艙關鍵器件提供優異的結構增強與性能強化,精準滿足了返回艙關鍵器件的防護結構複合材料「耐高溫燒蝕、堅固抗衝擊」要求,為航天員安全着陸再立新功。
由陳利教授領銜的複合材料研究院團隊長期從事多維編織材料及其複合材料[2]在航空航天領域應用的基礎研究和技術開發,依託「高性能纖維和紡織複合材料製備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先進紡織複合材料」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和紡織行業重點實驗室,已建成集材料設計、多維編織、液體成型、性能表徵等為一體的先進紡織複合材料快速響應科研平台,在複雜異形複合材料構件立體編織方面具有明顯的特色和優勢,科技成果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獲國家科技二等獎2項、省部級科技一等獎5項,研發的多向編織增強材料成功應用於「神舟七號」到「神舟十三號」返回艙。
飛天夢永不失重,科學夢張力無限。天津工業大學紡織一流學科將始終以「雙一流」建設為指引,面向國家重大戰略需求,持續加強科研攻關,為中國航天源源不斷地貢獻「天工力量」、「天工方案」!
參考文獻
- ↑ 提高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質量,搜狐,2021-02-01
- ↑ 細說複合材料,一起來看看! 復材雲集|複合材料 ,搜狐,2022-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