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紅樓夢探春人物形象分析:十二釵中的奇女子

紅樓夢探春人物形象分析

探春,作為賈府的三小姐,前面有貴為皇妃的大姐和萬千寵愛於一身的二哥哥,左右有才貌雙全的寶黛,探春不過是個配角,太平時期看不出她的好,甚至有她不多無她不少,探春和迎春惜春一樣,身為賈府的正牌主子,卻是被冷落被壓抑的對象,但是探春卻是花叢中最為刺眼的一朵,她沒有黛玉超凡脫俗的美,也沒有寶釵的心機,甚至不具備湘雲的爽利,但是她卻是最冷靜睿智的一個,而且眼光犀利,她有才識,雖然吟詩作賦不是她的長項,但是她卻具備了那個時代的女子所不具備的管理才能。

紅樓中有個很有趣的現象,凡是不是賈府的人都自覺和不自覺地象進入賈府,而真正是賈府中的人卻拚命地想走出去。賈府中上下人等對親戚家的女孩比對自家的女兒還要關注,原因很簡單,自家女兒「遲早是要出閣的」,而外面的女孩卻有機會成為賈府的少奶奶,自然要善待,因此賈府的小姐反倒成了二線甚至三線人物。自黛玉入府三位小姐亮了一次相後一直到十七回元妃省親才被提到,且只是應景,一筆代過,甚至連台詞都沒有一句,足見其不受重視到何種程度。

元春自然不說了,她只是賈府身份的象徵,一個招牌而已;迎春是早就灰了心,隨波逐流,得過且過;惜春小,又沒父母,只有個不問冷暖的兄嫂,等於沒有親人,自然也沒有能力,只好出家;惟有探春不甘沉淪,因此說:「我但凡是男兒身,早就出去做一番事業了。」可見立志已早。就是留在家中的三個女孩名字也很別致,一個「迎」,逆來順受,被動無奈;一個「惜」,可悲可嘆;惟有三丫頭用了個頗為主動的「探」 字 ,這麼多女子中也只有她是有這個膽識的,她雖然是賈府中人,卻置身事外,以一個旁觀者的眼光冷冷地注視着大觀園中的勾心鬥角。

目錄

紅樓夢探春人物形象分析:十二釵中的奇女子

儘管對賈府的三位小姐着墨不多,但是作者對探春的描寫簡潔而乾脆:「俊眼修眉,顧盼神飛,見之忘俗」,幾個字就勾勒出一個精明能幹的女子,而且顧盼神飛,秀美中掩飾不住的英氣,比之湘雲一味的憨態,探春更能殺伐決斷一點,這是探春給人的第一印象。

說到探春和親生母親的關係,表面看探春很是不近人情,有點忘本,只想攀高枝,但是客觀得說,在這樣一個是非之地一個無依無傍的弱女子又能如何?這點上實在探春的處境還不如迎春,迎春雖然表面上被人遺忘,但是沒了母親,名正言順的孤苦,多少都博人同情,探春卻有自己的親生母親和同胞兄弟,偏偏這兩人都是上不得台盤,反過來處處拆她台,而且在賈府中幾乎是人見人憎的角色,有還不如沒有,探春也不是故意要去忘本,而是環境逼迫。探春對趙姨娘的態度其實是非常的無奈,名義上有母親,但是這個母親也不見得對女兒有什麼愛意,相反的卻是「倒先來作踐」,探春倒有心回護,可惜兄弟母親都是扶不起的阿斗,探春無奈之下只好勸母親「回去煞煞性子」,本來是爭無爭,何必事事出頭?偏偏這兩個人都是只喜歡爭閒氣的,招事生非,探春也只好「哀其不幸,怒其不爭」了。

沒了父母兄弟的依靠,「才自精明志更高」的探春只好自己保護自己,她的自我保護跟不問是非和不戀紅塵的姐妹比,更多了積極與主動的成分,在老祖宗錯怪王夫人的時候,精明的她及時出來解圍,初露頭角就立刻博得權威人士的認可,也給她日後協理大觀園帶了契機。就在眾多兒女沉醉在「風月情濃」之中時,探春卻早早看透了繁華背後的衰落,「百足之蟲,死而不僵」這句話在開篇冷子興介紹賈府時就提到,並且明確指出賈府現在是「一代不如一代」,已經是走下坡路了,大觀園中只有探春說過相同的話,可見也只有探春看到了衰敗的本質。

探春在暗自擔憂的同時思考着自己以及整個代表封建王朝的家庭的前途。「年裡去賴大家,你也去的,你看他那小園子比咱們家的如何?」可見這件事探春是謀劃已久,在別人只顧傷春悲秋的時候,這位女子卻是在關注經濟之道。跟同樣擔憂未來而一味搜揀財物的鳳姐比,探春卻是在思考變革之道,大觀園成了她小試牛刀的實驗田。

鳳姐小產不能理事給探春製造了不可多得的機會,管理大觀園成了她在出嫁之前最輝煌的一筆,一個養在深閨人不識的弱女子,居然在大觀園中雷厲風行地展開了一場變革,「竊堯舜之詞,背孔孟之道」,連最不肯服輸的二奶奶也不得不說:「 她雖說是個姑娘家,心裡卻事事明白,不過是言語謹慎;她又比我知書識字,更厲害一層了。」鳳姐的才能多少都有與生俱來的天分,賭的是心勁;而探春的才能卻是理論與實踐的結合,賭的是智慧。探春用人也是唯賢舉之,不論親疏貴賤,推薦鶯兒的娘管花草,反倒是寶姐姐惟恐落下話柄,轉了個彎子,推薦了鶯兒的乾媽,既得了實惠又得了名聲。

探春掌管大觀園之初,倒是各得其所,井井有條,表面是上上下下都口服心服,但是仔細閱讀文章就會發現,真正高興而且擁護的其實只是賈府中最下層的僕人。大觀園的上層主子們雖然表面上沒有異議,但是沒多久二層主子甚至三層主子們就開始鬧的沸沸揚揚了。

第一起事故從怡紅院開始,芳官與乾娘為洗頭吵了起來,他乾娘的理由是:「一日叫娘,終身是母。她排場我,我就打得。」這道理在小戶人家是行的通的,但是在大觀園卻犯了忌,麝月出面:「便是你的親女兒,既分了房,自有主子打得罵得,再者大一些的姑娘姐姐們打得罵得……越老越沒了規矩……」芳官的乾娘原是最低等的雜役,怡紅院原是她到不得的去處,很多做粗活的奴僕原本是進不了這清淨之地的,就因為探春的改革讓他們可以在院子中自由出入,甚至還掌握了一定的權力,甚至敢在寶玉面前教訓女兒,自然也就越了襲人一干人的權,也難怪襲人等要出面了。[1]

曹雪芹

曹雪芹(約1715年5月28日—約1763年2月12日),名霑,字夢阮,號雪芹,又號芹溪、芹圃,中國古典名著《紅樓夢》的作者,祖籍存在爭議(遼寧遼陽、河北豐潤或遼寧鐵嶺),出生於江寧(今南京),曹雪芹出身清代內務府正白旗包衣世家,他是江寧織造曹寅之孫,曹顒之子(一說曹頫之子)。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幼子夭亡,他陷於過度的憂傷和悲痛,臥床不起。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除夕(2月12日),因貧病無醫而逝。關於曹雪芹逝世的年份,另有乾隆二十九年除夕(1764年2月1日)、甲申(1764年)初春之說。[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