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約翰遜鏈核盤菌

約翰遜鏈核盤菌

中文學名:約翰遜鏈核盤菌

界 :真菌界

門 :真菌門

亞門:子囊菌亞門

綱 :子囊菌綱

目 :蠟釘菌目

科 :地舌科

分布:亞洲歐洲北美洲

約翰遜鏈核盤菌,真菌。子囊盤生于越冬的僵果上,盤狀,具柄,直徑 3-12 mm,柄長1-18 mm,子實層淺褐色至灰褐色;子囊棍棒形,具8個子囊孢子,84-151× 7.4-12.4μm;子囊孢子橢圓形或者卵形,無色,單細胞,在子囊中單列排列,7.4-16.1×4.9-7.4μm;側絲線形[1]

目錄

約翰遜鏈核盤菌分布

目前在中國找不到子囊盤,該種在遼寧曾大量發現,景學富等(1982)做過詳細描述並且提供了形態圖片,張學愈等(1988)對該菌生物學特性進行過報道。Dennis(1965)在研究了來自北美洲、歐洲和亞洲的大量材料後指出,Miniliniajohnsonii可侵害山楂屬Cratangus中的20餘種植物。

約翰遜鏈核盤菌基本特徵

子囊盤生于越冬的僵果上,盤狀,具柄,直徑3-12mm,柄長1-18mm,子實層淺褐色至灰褐色;子囊棍棒形,具8個子囊孢子,84-151×7.4-12.4μm;子囊孢子橢圓形或者卵形,無色,單細胞,在子囊中單列排列,7.4-16.1×4.9-7.4μm;側絲線形。分生孢子檸檬形,串生,12.4-21.7×12.4-17.3μm。 山楂Crataegussp.越冬僵果上生。 亞洲、歐洲、北美洲。

參考來源

  1. 約翰遜鏈核盤菌, 植物智, 20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