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向下沉式通風天窗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 |
《縱向下沉式通風天窗》是中國的一個名詞術語。
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1],已有六千多年的歷史。從倉頡造字的古老傳說到公元前1000多年前甲骨文的發現,漢字有着深厚的歷史底蘊。後來的演變經歷了幾千年的漫長曆程,在形體上逐漸由圖形變為筆畫,象形[2]變為象徵,複雜變為簡單;在造字原則上從表形、表意到形聲。
名詞解釋
縱向下沉式通風天窗名詞解釋:將部分屋面板沿廠房縱向擱置在屋架下弦上形成的天窗稱為縱向下沉式通風天窗。它可布置在屋脊處或屋脊兩側。
建築學
建築學,從廣義上來說,是研究建築及其環境的學科。建築學是一門橫跨工程技術和人文藝術的學科。
建築學所涉及的建築藝術和建築技術、以及作為實用藝術的建築藝術所包括的美學的一面和實用的一面,它們雖有明確的不同但又密切聯繫,並且其分量隨具體情況和建築物的不同而大不相同。本科建築類專業包括:建築學專業、城鄉規劃專業、風景園林等專業。
參考文獻
- ↑ 雲端超市•第407期┃「說文解字,中國最古老的一種文字」——篆書研究 主講人:倪文東,搜狐,2022-10-28
- ↑ 為什麼中國人會發明象形文字?,搜狐,20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