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美國防部首現確診病例,特朗普還在邀功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

來自快資訊的圖片

'

當地時間5日,美國國會一名工作人員新冠病毒檢測結果呈陽性,成為國會首例確診病例。

同一天,美國國防部助理國防部長托馬斯·麥卡弗里對國會議員表示,國防部已有4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另有12例疑似感染病例。

據美國疾控中心以及各州公共衛生部門的統計,截至當地時間6日晚7時,全美共出現新冠肺炎確診病例324例,死亡病例14例。

長安街知事注意到,美國新冠疫情形勢嚴峻,特朗普總統卻在競選活動中邀功,聲稱美國「確診這麼少」要歸功於他。

當地時間5日,特朗普前往賓夕法尼亞州的斯克蘭頓市進行2020競選集會活動。

福克斯新聞的「市政廳」電視節目中,有選民提問,「對於目前新冠疫情的響應,你的政府表現得有些令人困惑,且舉措甚少。如果疫情持續發展下去,你的政府打算如何應對新冠肺炎的長期影響?」

特朗普並沒有正面回答上述問題,而是誇起了自己的政績。

特朗普認為政府其實「表現卓越」,其中「最亮眼的」要數對中國以及一些受疫情影響嚴重的國家及地區「關閉邊境」,「我頂着很多人的反對,很早就下達了這樣的命令。」

特朗普稱,與世界上「十餘萬」確診人數相比,美國只確診了上百例,而確診人數「如此之少」的功勞要歸功於他的政府,更要歸功於他。

特朗普還表揚他的「愛將」彭斯工作努力,為了新冠疫情一天要「工作20小時以上」。

當特朗普陶醉在自我表揚中時,主持人插話問到美國「試劑不足」的問題。

彭斯5日剛剛承認,美國正面臨試劑無法滿足增長需求。

對這個問題,特朗普也沒有做出正面回答,而是甩鍋給了前任奧巴馬。

特朗普表示,「我們一發現(疫情在美國)成了問題就準備好檢測了。這不是『老天我當選了,所以我們趕緊來搞檢測吧』那種立馬要做的事情。他們(奧巴馬政府)做了一些不好的決定,不過我們糾正過來了。」

不過,特朗普的自我表揚無法掩蓋美國日益嚴峻的新冠疫情。

美媒6日報道,至少有兩名參加AIPAC(美以公共關係委員會)華盛頓會議的人員被確診感染新冠病毒。這個高規格的會議約有1.8萬人參加,包括彭斯,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和三分之二的國會議員。

疫情

2019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因2019年武漢病毒性肺炎病例而被發現[1],2020年1月12日被世界衛生組織命名。冠狀病毒是一個大型病毒家族,已知可引起感冒以及中東呼吸綜合徵(MERS)和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徵(SARS)等較嚴重疾病。新型冠狀病毒是以前從未在人體中發現的冠狀病毒新毒株。

2019年12月以來,湖北省武漢市持續開展流感及相關疾病監測,發現多起病毒性肺炎病例,均診斷為病毒性肺炎/肺部感染。[2]

人感染了冠狀病毒後常見體徵有呼吸道症狀、發熱、咳嗽、氣促和呼吸困難等。在較嚴重病例中,感染可導致肺炎、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徵、腎衰竭,甚至死亡。目前對於新型冠狀病毒所致疾病沒有特異治療方法。但許多症狀是可以處理的,因此需根據患者臨床情況進行治療。此外,對感染者的輔助護理可能非常有效。[3]

日前,華南農業大學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了一項由華南農業大學、嶺南現代農業科學與廣東省實驗室教授沈永義、肖立華等科研人員研究的一項科研報告:穿山甲是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潛在中間宿主!

新冠病毒開始在全球超過40個國家或地區出現,人們越來越多地將它與另一種呼吸道傳染病——流感,相提並論。

「新冠肺炎的傳播效率低於流感,傳播似乎並非由未患病的人所驅動」。2020年3月3日,世界衛生組織(WHO)總幹事譚德塞在新冠肺炎疫情媒體通報會上說。

雖然從病毒傳播力來看,新冠病毒高於流感,但WHO認為,後者的傳播效率更高。譚德塞稱,區別在於,兩者的主要傳播驅動因素不同。流感中,被感染但尚未患病的人是主要傳染者,但新冠肺炎的傳播並非如此。

來自中國的證據表明,只有1%的報告病例沒有症狀,大多數病例在2天內出現症狀。一位流行病專家對《財經》記者分析,「我們可以在第一點上快速地識別並遏制新冠肺炎傳播,並不會像流感傳播得那麼快速」。

據WHO報告,截至歐洲中部時間3 月3 日上午10 時,中國境外共有72 個國家確診新冠肺炎10566 例,死亡共計166 例。其中,80%的病例來自韓國、伊朗和意大利。

WHO已將新冠肺炎疫情級別由此前的「高」,上調至「非常高」的水平。這是WHO風險評估的最高級。

「新冠病毒引發的疾病比流感嚴重。我們有針對季節性流感的疫苗和治療方法,但目前尚無針對COVID-19(新冠肺炎)的疫苗和特殊治療方法。」譚德塞說。

視頻

美媒:和特朗普握過手的人剛剛確認接觸過確診病例……

聲明

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