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耐克運動鞋 耐克運動鞋是世界第一體育運動品牌nike推出的一款鞋子類別。耐克運動鞋的設計符合人體運動學原理,使得穿着腳感更好,運動時候更舒適,便捷。

耐克運動鞋最大的特點和特徵在於鞋身側邊有耐克勾勾的標誌。

目錄

企業發展

"運動"是耐克的語言

1963年,俄勒岡大學畢業生比爾·鮑爾曼和校友菲爾·奈特共同創立了一家名為"藍帶體育用品公司"(Blue Ribbon Sports)的公司,主營體育用品。1972年,藍帶公司更名為耐克公司,從此開始締造屬於自己的傳奇。

總部位於美國俄勒岡州Beaverton的耐克公司是全球著名的體育用品製造商。該公司生產的體育用品包羅萬象:服裝,鞋類,運動器材等等。2002財年,公司的營業收入達到了創紀錄的49.8億美元,比2001財年增長2%。耐克公司用自身驕人的業績印證着其創始人比爾·鮑爾曼曾說過的一句話:"只要你擁有身軀,你就是一名運動員。而只要世界上有運動員,耐克公司就會不斷發展壯大。"

耐克公司一直將激勵全世界的每一位運動員並為其獻上最好的產品視為光榮的任務。耐克的語言就是運動的語言。三十年過去了,公司始終致力於為每一個人創造展現自我的機會。耐克深知:只有運用先進的技術才能生產出最好的產品。所以一直以來,耐克公司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用於新產品的開發和研製。耐克首創的氣墊技術給體育界帶來了一場革命。運用這項技術製造出的運動鞋可以很好地保護運動員的身體,尤其是腳踝與膝蓋,防止其在作劇烈運動時扭傷,減少對膝蓋的衝擊與磨損。採用氣墊技術的運動鞋一經推出就大受歡迎。普通消費者和專業運動員都對它愛不釋手。

2001年,耐克公司在研製出氣墊技術後又推出了一種名為Shox的新型緩震技術。採用這種技術生產出來的運動鞋同樣深受歡迎,銷量節節攀升。除運動鞋以外,耐克公司的服裝也不乏創新之作。例如:運用FIT技術製造的高性能紡織品能夠有效地幫助運動員在任何氣象條件下進行訓練和比賽。耐克公司製造的其他體育用品,如:手錶,眼鏡等等都是高科技的結晶。

1972 年

NIKE公司正式成立。其前身是由現任NIKE總裁菲爾 耐特以及比爾 鮑爾曼教練投資的藍帶體育公司。

1973 年

全美2000米到10000米跑記錄創造者佩里 方庭成為第一個穿NIKE運動鞋的田徑運動員。

1978 年

NIKE國際公司正式成立。NIKE鞋開始進入加拿大、澳大利亞、歐洲和南美等海外市場。

1979 年

第一款運用NIKE專利氣墊技術的Thaiwind跑步鞋誕生。第一條NIKE服裝生產線開始上馬。

1980 年

NIKE進入中國,在北京設立了第一個NIKE生產聯絡代表處。之後,NIKE秉承"Local for Local"(在哪裡,為哪裡)的觀念,不僅將先進技術引入中國,而且全心致力於本地人才、生產技術、銷售觀念的培養,取之本地,用之本地,在中國取得了飛速進展。

1996 年

正式在中國成立了全資子公司??NIKE(蘇州)體育用品有限公司,總部設於上海,並在北京、廣州設立分公司(香港也於2002年1月作為分公司併入中國區)。

運動鞋是根據人們參加運動或旅遊的特點設計製造的鞋子。運動鞋的鞋底和普通的皮鞋、膠鞋不同,一般都是柔軟而富有彈性的,能起一定的緩衝作用。運動時能增強彈性,有的還能防止腳踝受傷。所以,在進行體育運動時,大都要穿運動鞋,尤其是高烈度體能運動,如:籃球、跑步等。

運動鞋的發展

1861年,硫化橡膠技術運用於製鞋,標誌着現代運動鞋的誕生。

20世紀初,日本美國德國英國法國就已經開始對運動鞋研究,最早對運動鞋進行研究的是運動項目的教練,其次是運動鞋的生產商,後來演變為二者密切結合的共同研究。世界各大品牌如銳步、阿迪達斯、新百倫、駱駝、彪馬等都建立有自己的研究機構或智囊團,設計和製造了一些獨具特色的功能部件和特殊結構的運動鞋。而耐克公司對運動鞋研究最為廣泛和深入,代表了當前世界運動鞋的研發和製造的最高水平。由於新的運動項目的不斷出現,研究和滿足這些項目的需求,提供新型的、多功能的、替代材料是運動鞋發展的主題,同時在原有運動鞋結構的基礎上,加以改進,使之更加符合運動特性也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為了提高競技體育運動的觀賞性,體現運動員的個性特點,在造型上趣於更加美觀、更加典型化、個性化。在色彩運用方面,採取多種色彩的搭配、提高明度,更加鮮艷程度等。

20世紀90年代以前,美國、德國和日本是世界運動鞋研究、設計、製造的三大國家,一直引領着世界運動鞋的潮流,左右着運動鞋的發展趨勢。且運動鞋生產的種類繁多,款式多樣、色彩豐富、圖案多變、立體感強、挺括性好,與服飾綜合搭配,整體效果協調。對運動鞋的衛生性能要求極高,研製出具有除臭性能的鞋用織物。

運動鞋的發展會隨着人們生活空間和活動範圍不斷擴展,新興運動項目不斷興起,加之旅遊業成為生活的時尚,運動鞋種類越來越多,款式不斷翻新,呈現出五彩繽紛,琳琅滿目的趨勢;其次專業運動要求運動水平不斷提高,運動鞋一方面向着更加專業化的方向發展,另一方面也向着更為大眾化、時尚化的方向發展,即從注重其運動功能向着服飾中裝飾物品的審美等多方向發展。第三,人們環境保護意識的增強,環保性運動鞋正在為人們所接受。第四,休閒運動鞋在大眾運動中十分青睞,其將融合了皮鞋與運動鞋的優點,二者的界限逐漸淡化。由於運動鞋所特有的功能性、保護性、舒適性、時尚性,尤其是越來越多的青少年消費運動鞋已成為一種時尚;1997年世界運動鞋產品的銷售額為170億美圓,2003年為230億美元,而2004年達到240億美元,相信運動鞋的市場份額將會進一步擴大。

21世紀,運用計算機和電子傳感裝置,準確測定和自動調整運動鞋的運動狀況是各大品牌公司關注的焦點,也是運動鞋更加符合運動員個人特徵和運動特點,既要滿足合腳性,而且更加具備舒適性和功能性將是運動鞋的發展趨勢。 古代

50萬年前,人類就能夠以立姿行走、奔跑,然而直到距今五萬年前左右,人類才懂得利用獸皮製作一些簡單的衣着與鞋子。原始人追趕野獸時將腳部用樹葉、樹皮乃至動物的皮包裹,是最早的鞋子雛形。這些遮護物往往在跑步中散落,於是,人類逐漸學會將遮護物系得更加牢固。再後來又將新鮮的動物皮割下一塊將腳包裹起來,而包裹的動物皮會越來越硬,甚至磨腳、割腳。人類便用石頭或獸骨製成的手工具將動物的皮處理得更軟一些,或者是改用更加柔軟的材料。他們還發現將綁縛在腳底的樹皮、動物皮乃至其它物質,做成與腳掌大致相似的形狀再對其綁縛不容易散落和被刺穿。與腳掌相似的形狀物便是後來所稱的底,而綁縛用的物質逐漸演變為鞋幫。當時,在比較激烈的運動中穿用的鞋子,如部落之間的戰鬥,為了搶奪戰機,或者逃避對方的追殺,將樹皮、藤條、動物的皮或其他草編綁縛在腳掌下面,將腳掌遮護起來,以便跑的更快。這些在生產、作戰,甚至 逃避自然災害或野獸的襲擊時穿的鞋,算是人類比較簡陋的早期運動鞋。

古典運動鞋起源於需要長距離跑步的古代傳令兵。當時,傳令兵都以奔跑的形式來傳送戰場上的命令。為了挑選能夠快速奔跑的傳令兵,就誕生了古代的運動會。最具有代表性的奧林匹克運動會始於公元前776年的希臘奧林匹亞村,項目主要是跑步,後來運動項目增加了劍擊、角力、射箭術、拳擊等。為了獲得最好成績,運動員逐漸由不穿鞋到穿上鞋子跑步。跑步鞋因而逐步發展起來。後來,體育娛樂與運動項目越來越多,開始出現了一些專用鞋。當時專用運動鞋的特點是運動員只能在足球、橄欖球、板球比賽運動中穿皮底運動鞋(與牛津鞋相近,還將一種橡塑鞋底叫牛津底)。為防滑鞋底常在底部加裝鞋釘或凸栓。這些僅具有運動項目所需的個別功能的運動鞋,標誌着古典運動鞋的產生。

近代運動鞋產生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世紀40年代。以橡膠用於製鞋工業為標誌,橡膠的使用為滿足運動要求的減震提供了條件。[1]

運動鞋的功能

按照功能特點的不同,運動鞋可以分為以下5種:

控制動作類適合中度至重度內翻型腳,以及體重較高的人,它能提高跑步者對腳跟和跑步動作的控制,並能支持足弓部位。其外部特點是足弓部位加厚,鞋的重量中等偏重。

減震加墊類適合跑步技術較好,用腳前掌或中部落地,用腳掌與外側支撐的跑步者。鞋的重量中等偏重,鞋底較厚。

穩定類適合輕度至中度內翻腳型,用腳中部與外側支撐的跑步者。鞋的自重量中等。

比賽類適合跑步技術好,體重較輕或腳輕度內翻的跑步者使用。鞋的自重量較輕。

越野類鞋底較厚,溝槽較深,適合在土地、林間等自然地面上跑步時穿着。鞋的自重量較重。

如何選購

最好在下午三點至六點左右選鞋,因為腳部在此時會略微膨脹,如果這時所選的尺碼不覺得小,一天中其他時間穿着也沒問題。站着試穿,因為站立時腳部會比坐着時略微大一點。試穿時不能只穿進去對着鏡子看一下就買,一定要來回走幾步,細心感覺鞋的穩定性與大小是否合適。

試鞋時自備乾淨的襪子,便於試鞋時的穿脫,避免試過的鞋子裡出現汗漬污漬的尷尬。

大概有2/3的人兩隻腳不一樣大,記住哪只長哪只短,試鞋時兩隻腳都要試穿。按照稍微大一點的那隻腳選鞋。不能單純根據鞋號去選鞋或托人代買,一定要親自試穿,因為往楦頭、款式或品牌型號標準的不同,鞋的具體大小也會有差異。

腳隨着季節不同也會有熱脹冷縮,所以在冬天買夏天的打折鞋時,你試穿合適的尺碼跟夏天比可能稍微小一點。

理想的尺碼至少是:十個腳趾可以在鞋裡自由地活動,有舒服的襯墊和適度的內部空間;鞋底面與腳部凹陷處的弧度十分合腳,踝骨與腳尖觸不到鞋;前腳要有一定的活動餘地,如果用腳尖頂住鞋頭時腳後跟與鞋後幫之間還能伸進一個手指的距離,這個尺碼剛好合適;腳後跟部的鞋底上表面要很好地貼住腳後跟,走路的時候不能滑來滑去;自己從上往下看腳弓部與鞋子的中央弧度是否吻合,確認腳圍的鬆緊是否合適。

別因為季末打折的誘惑或實在喜歡為由讓自己的腳遷就一雙不合尺寸的鞋,尺寸太小的鞋子即便穿得再久,撐大程度也很有限,一時的腳面風光可能引起雞眼、水泡、腳疼、腿疼、後背疼等一系列的病症。

如果眼前的那雙鞋擁有你夢寐以求的設計、近乎完美的弧度、散發着最時髦的色彩光芒、合理的價格,你簡直對它一見鍾情。可惜材質不好,勸你還是選擇擦肩而過吧。

檢查鞋的皮質好壞,不在鞋頭而在鞋側兩邊,選鞋時最好摸兩邊的皮料,看看厚薄是否均勻。

選擇柔軟而有彈性的鞋底,能比較平均地分散衝擊力。

一般來說,令人感覺舒適的搭配是:鞋跟越高,褲腳越寬;鞋跟越矮,褲腳越窄。

選擇顏色比皮膚色調稍微暗一些的鞋,會顯得腿長個子高挑。

如果你喜歡,我們建議選擇有接近皮膚色繫鞋帶的鞋。

選擇有科學足弓設計的運動鞋,減少地面來自人體的反作用力,平衡足部受力,使足弓處於三點受力的中立狀態,減輕足部疲勞,增加身體運動機能。[2]

視頻

實拍製作運動鞋全過程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