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臍橙黃龍病

臍橙黃龍病
原圖鏈接

中國臍橙的主要產區是重慶江西湖北、湖南和四川等地;廣西、福建、浙江、雲南、貴州也有臍橙生產;以江西贛南臍橙最為著名。但是臍橙在種植過程中會發生病害,例如黃龍病。至今尚沒有特別有效的藥物能徹底治癒,只能以預防為主,治理為輔。

臍橙黃龍病
原圖鏈接

目錄

為害特點

黃龍病為立克次氏體(或稱類細菌)危害所致,它對四環素青黴素等抗生素以及濕熱處理較為敏感。又稱黃梢病,是臍橙的一種毀滅性病害,系國內外植物檢疫對象。感病植株樹勢衰退,產量極低,果實品質變劣,直到整株枯死。[1]

主要特徵

葉片是識別黃龍病的主要依據。發病初期在綠色的樹冠上出現一條或幾條枝梢葉片黃化。黃化葉片有三種:

(1)均勻黃化葉片。多出現在初期病樹、幼樹和夏、秋梢發病樹上,葉片呈均勻的淺黃綠色。

(2)斑駁型黃化葉片。從葉脈附近、葉片基部或邊緣開始黃化,後擴散形成黃綠相間不均勻斑塊。

(3)缺素型黃化葉片。稱為花葉,在主、側脈附近的葉肉保持綠色,而脈間的葉肉退綠呈黃色,類似缺鋅、缺錳、缺鐵時出現的症狀。

發病規律

病原為細菌,通過帶病接穗和苗木進行遠距離傳播;在田間,木虱是黃龍病的自然傳毒媒介,汁液摩擦和*壤均不傳染。幼齡樹易感病,成年樹較耐病,春梢發病輕,夏、秋梢發氣孔、皮孔和傷口侵入幼嫩組織,潛育期一般為3~10天。

防治措施

1、嚴格實行檢疫,防止病苗、病穗、病果傳入無病區,乙經發現病株應及時徹底燒毀。

2、建立無病苗木繁育體系,培育無病良種苗木。

3、徹底清園。結合冬季修剪,剪除病枝、病葉,病果,集中燒毀,減少病源。

4、化學防治。抓住新葉展開期(芽長2厘米左右)和新葉轉綠時、幼果期、果實膨大期、大風暴雨後等防治適期進行噴藥防治。幼果期應每隔15天噴藥1次,以保護幼果。藥劑可選用77%氫氧化銅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77%硫酸銅鈣可濕性粉劑400-600倍液,或20%松脂酸銅乳油800-1000倍液,或72%硫酸鏈黴素可溶性粉劑1000倍液,交替輪換噴施。注意,果實膨大期(7月份)至採收前,儘量少用波爾多液等銅製劑,以免果實表面產生藥斑,影響商品價值。

5、加強病蟲害防治,尤其是潛葉蛾防治。還可通過抹除抽生不整齊的嫩梢,減少枝、葉傷口,防止病菌的入侵,以減輕病害。[2]


相關視頻

臍橙黃龍病導致土地荒蕪,鄉村改種白蓮帶來商機,大力發展旅遊業

(央視)防控黃龍病合理高效種植臍橙技術

參考來源